清明節是祭祀、祭祖和掃墓的節日。今年清明節是4月4日,碰巧404了。這也讓我們想到被404
not found的文章。
去年,食通社有好幾篇文章在微信公眾號上“被消失”,數量為曆年之最高。文章陰魂不散,散落在互聯網各個角落。有時讀者來問,在哪還能看到?受此啟發,食通社想趁著清明節這天,為“被消失”的文章建一塊墓地,留一處地方讓它們魂歸於此。
文章的消失並不都是悲壯地犧牲。每篇文章被消失的原因都不太相同,有的是發布之前就知道它有自己的壽命,每活多一分鍾,多一個人閱讀,它的使命得以延伸。而有一些,從沒想過會被消失,直到被處理了才知道,就這······也觸及到了一些企業、團體、甚至更大機構的利益——因此也消失得更加徹底。
文章消失之後,幾乎沒有救助的辦法。這也是目前微信公眾號的一個特點,申訴溝通的可能微乎其微,也不知道誰在放冷箭。
雖然文章的軀殼不在了,但魂魄猶存。每篇文章下都有獲得“魂魄”的方式。
謹以此文紀念食通社“被消失”的文章。
文章以先後消失時間排序
404 not found NO.1
本文采訪了一位已經離職的便利蜂店長,她講述在便利蜂工作時,如何與“笨得要死”卻被視作便利蜂優勢的算法“博弈”。這也反映出便利蜂背後的價值觀——將人視為低效,以服從算法為主,忽略一線勞動者的洞察和經驗,比如:用算法係統替代店長;店員和顧客溝通是浪費時間;服從係統指令,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
文章發布後,不少讀者表示文章所描述的整個氛圍非常“賽博朋克”,也有便利蜂的消費者反映,店內的機器人確實很礙事。當算法越來越侵入商業和生活的方方麵麵,如何讓技術更好地參與創造,而不是成為壓迫和異化勞動者的工具,這是食通社一直以來想探討的問題。
便利蜂某門店內的攝像頭巡邏機器人,負責檢查貨架陳列。店內的員工基本不能按照門店消費者的特點擺放貨品,如果被機器人拍照判定貨品沒有按照規定位置擺放,必須整改。
文章於2024年7月發布,9月被投訴因涉及訴訟或仲裁暫無法查看。經查證,采訪對象沒有涉及任何訴訟或仲裁糾紛,唯一的可能性是,文章中引用的一篇非核心信源的媒體報道中采訪的加盟商與便利蜂之間涉及法律糾紛,但食通社引用的內容似乎也並無法律風險。且不論那篇媒體報道是否真正違法,但當企業憑借強大的法務團隊和經費,以訴訟為武器讓媒體禁聲,甚至讓非涉事機構“連坐”,損害的不僅是媒體和公眾的利益,也是法律的威信。
消失原因:此內容因存在訴訟或仲裁糾紛,暫無法查看。
後台回複【小蜜蜂】獲取它的魂魄
404 not found NO.2
本文於2024年10月發布,發布後兩天被刪除。文章介紹了新加坡的《平台工人法案》。從2025年1月1日開始,新加坡為從事外賣、快遞、網約車等行業的平台工人完善工傷、退休、醫療、住房等方麵的社會保障,並通過組建“平台工作協會”來提升集體議價能力。文章發布時,食通社認為新加坡的《平台工人法案》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能夠為中國及其它國家解決平台經濟的勞動保障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而在今年2月份,美團和京東宣布,計劃在今年給旗下部分騎手繳納社保。隨後引發了國內各界討論。
我們不知道在這篇文章被刪時,美團內部是否已經開始討論為騎手繳納社保。如果已經有討論,那麽文章為什麽會被刪?如果沒有討論,那麽美團又是從什麽時候決定為騎手繳納社保?——恐怕是從京東宣布為騎手繳納社保的時候。
美團宣布預計從2025年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消失原因: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接相關投訴,此內容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後台回複【醜團】獲取它的魂魄
404 not found NO.3
2024年6月,食通社采訪了國際反轉運動先驅Benedikt
Haerlin。他曾在多家機構領導針對轉*因作物立法的運動,一直活躍在推動可持續農業的最前線。2024年,中國各地開始推廣種植轉*因作物。通過食品工業的加工,轉*因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正在麵對的日常現實。然而關於轉*因的爭議從未消失。食通社認為,探討轉*因的問題不應該浮於表麵,而是既需要深入技術細節與監管過程,又要引起公眾廣泛參與討論。Benedikt
Haerlin見證了轉*因的興起和對這一技術迷思的破滅。透過這次的采訪,我們希望他的觀察能夠給中國轉*因問題的討論打開新的空間。
“拯救我們的種子”倡導對種子轉*因汙染零容忍,支持有機農業、生物多樣性和糧食主權。圖為2022年SOS倡議歐盟推動基因編輯國際立法規管,右一為Benedikt
Haerlin。圖源:Save Our Seeds
文章於2024年12月23日發布,發布後受到微信公眾號平台的限製,許多讀者沒有看到推送。文章隨後在朋友圈和群聊內傳播,31日,文章被刪除。1月2日,文章重新發布,當天很快又再次被刪除。
消失原因: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接相關投訴,此內容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後台回複【反轉】獲取它的魂魄
404 not found NO.4
文章梳理了2024年讓人印象深刻的關於外賣員的事件和媒體作品,包括杭州一騎手被逼下跪和猝死在電動車上的“單王”;兩部關於外賣騎手但是立意完全不同的電影——《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和《逆行人生》,以及兩本研究外賣員的書籍《數字疾馳:外賣騎手與平台經濟的勞動秩序》和《過渡勞動:平台經濟下的外賣騎手》。食通社一直持續關注食物生產和消費背後的數字技術和資本,以及它們對食物係統中的自然和人的影響。文章於1月6日發布,10天之後,此內容因“違規”無法在微信公眾號上查看。
消失原因: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接相關投訴,此內容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後台回複【醜團】獲取它的魂魄
404 not found NO.5
文章於2025年3月發布,記錄了一位農民遇到的困境:農田被鄰近企業加工玉米稈過程中飄散的零碎地膜汙染,但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卻相互推諉,均不做處置。文章在發布一天後多次遭到涉事政府部門舉報,但通過我們向微信的申訴,文章得以保留。但是,兩天後,此文仍然被微信以“接到投訴,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為由刪除,食通社在其他平台發布的文章也被陸續下架。
截止目前,當地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部門仍然以權限不明為由,未對涉事企業做出處置。也許是因為撿地膜耗時耗人,土壤修複更是漫長的過程,但動動鍵盤打打電話,就能刪稿,簡直多快好省。所以,在某些人眼裏,與其解決實際問題,不如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消失原因: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接相關投訴,此內容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某機關單位以“涉嫌侵犯企業的權益”為由向知乎投訴,該文章隨後被刪除。
後台回複【地膜】獲取它的魂魄
願文章越來越少被消失,願所有被消失的聲音不安息,仍被聽到,仍有回響。
May you all be found. May none of you rest in peace. May
all voices be heard.
我們也歡迎大家在豆瓣、小紅書和騰訊新聞各媒體平台關注食通社。總有一條路,能通向我們。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以上哪篇文章你印象最深?猜猜這篇悼文會變成魂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