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一名52歲的中國女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尤馬邊境巡邏站內自殺身亡。這一事件引發了美國社會對移民拘留設施條件以及邊境執法程序的廣泛關注。據多方報道,這名女子因簽證逾期被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拘留,隨後在拘留期間選擇用繩結自縊結束生命。

事發的邊境拘留所
事件曝光後,美國國會眾議員普拉米拉·賈亞帕爾(Pramila Jayapal)公開批評邊境巡邏機構未能妥善執行福利檢查,稱這是一起“本可避免的死亡”。
事件經過
這名52歲的中國女性最初於2025年3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尼德爾斯(Needles)附近的一次交通檢查中被拘留。據尤馬地區邊境巡邏部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消息,當天,布萊斯站(Blythe Station)的邊境巡邏人員攔截了一輛小型貨車,發現車內有四名中國公民,其中兩人——一名38歲男子和一名52歲女子——被確認非法滯留在美國。
檢查中,執法人員在兩個行李袋內發現了用鋁箔包裹的超過22萬美元現金。邊境巡邏部門表示,這些現金疑似與非法活動有關,並根據聯邦法律以民事沒收程序扣押了這筆資金。這兩名中國公民隨後被指控違反《美國法典》第8章第1182節,該法律規定涉嫌洗錢或其他犯罪活動的人不得獲得簽證或進入美國。
被拘留後,這名52歲女子被轉移至亞利桑那州尤馬的邊境巡邏站。據賈亞帕爾議員的聲明,她持有B-1/B-2訪客簽證,這是一種用於旅遊或商務的短期簽證,但已被確認為逾期滯留。
3月29日星期六,她被發現在尤馬邊境巡邏站的一間牢房內“失去反應”。CBP發言人向《圖森哨兵報》表示,邊境巡邏人員立即提供了醫療救助,隨後緊急醫療服務人員將她送往當地醫院,但她在醫院被宣布死亡。
事後調查顯示,她在拘留期間利用浴室隔間內的隱私空間製作了繩結,並在那裏上吊自殺。由於該區域位於監控攝像頭的盲區,執法人員未能及時發現異常。
事件發生後,CBP未能在其自設的24小時內向國會報告和1小時內向公眾披露的截止時間內主動公布消息。直到《圖森哨兵報》於4月3日直接詢問後,CBP才於次日晚上發布聲明確認了這一死亡事件。這一延遲引發了外界對透明度和責任製的質疑。
福利檢查的爭議
事件的核心爭議之一是邊境巡邏人員是否按照規定對這名女子進行了必要的福利檢查。賈亞帕爾議員在4月3日的聲明中指出,根據CBP提供的初步報告,監視錄像顯示這名女子在自殺前製作繩結並將其係在脖子上,但近兩個小時內無人提供醫療響應。
她進一步表示,CBP的記錄顯示曾進行了多次福利檢查,但負責調查此事的CBP職業責任辦公室(OPR)無法證實這些檢查是否真實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一名邊境巡邏處理協調員承認,他並未執行記錄中標明的某些檢查。
邊境巡邏處理協調員並非執法人員,而是2014年設立的文職崗位,旨在為拘留中的移民提供人道主義關懷。這一職位在拜登政府時期得到擴展,計劃組建約1200人的隊伍,以減輕邊境巡邏探員的非執法負擔。然而,此次事件暴露了這一製度在執行中的漏洞。
賈亞帕爾強調:“當CBP探員將某人拘留時,他們對其福祉負有完全責任。這名被拘留者死於自殺,初步報告表明某些確保在押人員安全和福祉的程序並未執行。沒有理由解釋為何探員無法證實必要的福利檢查是否發生,或者為何某些記錄的檢查被錯誤報告。”
CBP發言人在回應《圖森哨兵報》時承認,每間牢房均配備持續監控攝像頭,但由於事發地點位於浴室隔間,攝像頭無法捕捉全景,導致觀察受限。這一說法雖解釋了為何自殺行為未被及時發現,但未能平息外界對福利檢查缺失的批評。
官方反應與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這名女子的拘留時間與尤馬地區邊境巡邏部門3月26日報告的另一起逮捕行動重合。在那次行動中,一名52歲中國女性和一名38歲中國男性因非法滯留被捕,並涉及22萬美元現金的沒收。盡管兩起事件的主角年齡和國籍相同,但截至4月5日,官方尚未確認自殺的女子是否就是被捕的52歲女性。《紐約時報》和其他媒體指出,這一巧合令人關注,但目前缺乏確鑿證據將兩者直接聯係起來。
如果兩者確為同一人,她的拘留背景可能為案件增添更多複雜性。攜帶巨額現金可能暗示她涉及某種非法活動,而被捕和拘留的壓力或許成為她選擇自殺的誘因之一。然而,在調查結果公布前,這種推測僅停留在假設層麵。
事件發生後,CBP遵循內部協議,將此事報告給國土安全部監察長辦公室(OIG),並由CBP職業責任辦公室展開調查。CBP發言人表示:“所有在押死亡事件均屬悲劇,我們嚴肅對待,並將徹底調查。”然而,這一表態未能緩解外界的不滿情緒,尤其是針對CBP未及時公開信息的行為。

眾議員賈亞帕爾
賈亞帕爾在聲明中不僅批評了福利檢查的缺失,還對移民拘留設施的整體條件表示“極度擔憂”。她提到,過去一年中,西北移民處理中心(由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管理)已有兩人死亡,而此次事件進一步凸顯了美國在對待被拘留者方麵的不足。她呼籲OPR調查人員回答為何福利檢查未被執行且被虛假記錄,以及為何這名女子能在無人幹預的情況下自殺。
此外,CBP未能遵守其2018年製定的在押死亡報告政策也成為爭議焦點。該政策源於當年一名7歲女孩在邊境巡邏拘留期間死亡的事件,要求CBP在死亡發生後24小時內通知國會議員,並在1小時後發布公開聲明。此次事件中,賈亞帕爾作為移民監督小組的排名成員本應第一時間獲悉,但CBP直到媒體介入才做出回應。
並非個案
這起自殺事件並非孤立個案,而是美國邊境執法和移民拘留係統長期存在問題的一個縮影。過去十年中,邊境巡邏站的拘留條件多次受到批評。2020年,一名聯邦法官在針對鄰近圖森地區的案件中裁定,當地拘留條件“具有懲罰性且違反憲法”。擁擠、缺乏醫療服務以及對被拘留者心理健康的忽視等問題屢被提及。

與此同時,美國西南邊境的移民活動近年來顯著減少。據CBP數據,自2024年10月以來,尤馬地區拘留人數下降了76%,全國每日邊境逮捕人數降至約230人。這一下降趨勢被官方視為執法成效的體現,但此次事件表明,即便拘留人數減少,設施管理和程序執行的缺陷依然存在。
對於中國移民而言,跨越美墨邊境的現象近年來有所增加。他們往往通過複雜路線進入美國,可能是出於經濟、政治或其他個人動機。這名52歲女子持有B-1/B-2簽證,可能是合法入境後因故滯留,但其具體背景尚不清楚。
從交通檢查中被拘留,到轉移至亞利桑那州,再到在浴室隔間內結束生命,這位女性的經曆揭示了CBP在福利檢查、透明度以及設施管理方麵的嚴重問題。賈亞帕爾的批評直指核心:執法機構對被拘留者的福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此次事件顯然未能兌現這一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