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和黃金相關的新聞似乎都自帶熱搜屬性。
這幾年金價屢創新高的同時,關於黃金的討論聲也從未停止。
金價越高,大家對黃金的喜愛就越顯狂熱。
有的品牌給黃金附加古法工藝賣成了奢侈品,拉高溢價也不會影響顧客去金店門前大排長隊。
有的品牌將黃金的規格無限切小,從1g的金豆豆到0.1g手機貼全都銷售火熱。
本以為黃金消費精細化已經做到極致,沒想到今年還能翻出新的花樣。
不同的是,這次的變化來自消費者。

為了能省點錢,大家買來坩堝鉗、噴火頭、油泥等煉金工具,人均化身打金師傅,開始嚐試居家打金。
那麽,網上風聲很大“居家打金”究竟是“新型噱頭”還是省錢妙計,打金真的那麽容易嗎?
01
為了省錢,把黃金玩成橡皮泥
都說喜歡黃金是一種人到年紀就會自動覺醒的血脈。
但和上一輩人不同的是,這屆年輕人連黃金製作過程都可以自己動手解決。
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居家打金教程”有一千多篇相關內容。

盡管帖子裏成功和失敗五五開,但相對低廉的打金成本,還是引得很多人親自上手嚐試。


在電商平台,居家打金工具通常成套出售,入門套裝價格在150元-300元不等。
商品簡介中顯示,隻要按照流程將黃金加熱、熔化、放入在模型裏擠壓,就能做出和金店看起來相差無幾的自製金飾。
有網友計算,目前金店黃金加工戒指的工費約為1g/40元,以10g金飾為例,打金工費約為400元。
與之對應的,如果自己居家打金,隻需要花費150元購買工具,很多工具甚至可以重複使用很多次。

在傳統金店,大家通常要為金飾支付更多設計費、品牌工藝等溢價,而再次賣出時通常隻能以基礎金價回收。
“舊手機變不成新手機,但舊首飾有可能變成新首飾。”
在金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人希望用居家打金的方式讓家裏舊黃金煥發新生。
不同消費者對居家打金的態度持不同意見。
有支持者認為:“居家打金主打低成本和高參與感,百元出頭的簡單工具,就能體驗打金的解壓過程。”

“自己打的黃金可能細節會有差異,但還是有沉甸甸的獲得感。”
也有反對者表示:“在家使用火焰噴槍打金完全是不必要的風險,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此外,居家打金的火熱讓打金博主成為一個很新的新賽道。
在小紅書平台,最熱門的居家打金飾品有上萬條點讚,翻看評論區中的留言,就能感受到大家對打金溢出屏幕的熱情。
我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把居家打金當作一種理財的新嚐試。
前幾年小克重的“金豆豆”流行,當年躺在玻璃瓶中的“金豆豆”和如今的居家打金結合,借此機會化整為零,自然過渡到了年輕人微觀理財的新階段。
02
居家打金,對衝金價上漲?
關於居家打金,真實打過的人更有發言權。
於是,我們聯係到居家打金實踐者小E。
一個月前他在網上看到相關內容,花費140元購買了打金工具。
他向我們介紹,自己打金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大牌金店的工費和附加費太高,喜歡自己動手的樂趣。

“我平時就喜歡攢一些金條和首飾,所以就想嚐試自己在家打金,這樣可以把金條的款式變化一下。我很喜歡做手工,可以在這件事上獲得做手工的樂趣。”
“剛開始失敗了兩次,對我打擊很大,後來我在網上分析失敗的原因,攻克問題本身就非常有成就感。”

“我前前後後一共打了差不多30g,後期熟練之後差不多半小時能完成一個戒指,之後還會買更多的模具繼續嚐試。”
為了將成本壓縮到極致,居家打金的原料來源也有說法。
通常情況下,一種是當年薅羊毛攢下的小克重金豆豆,另一種則是低於當日市場價的小克重投資金條。
多數人上次使用火焰熔化金屬還都在中學化學課堂,時間間隔太久技能就格外生疏,鬧出很多打金趣聞。

有的人因為沒有專業器皿,找來土豆當打金容器,打金後房間彌漫著烤土豆的香味。
有的人為了將磨具水口打磨平整,隨手用指甲刀、指甲銼剪黃金,結果白白損失不少黃金餘料。
為了減少居家打金失敗的沉默成本,先用白銀練手的人也不在少數。
小E向我們補充:“打金這件事的容錯率比較高,即便打壞了,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交給金店重新加工。”

但金店工作人員有不同看法,金店員工小龔表示並不推薦大家居家打金。
在他看來:“居家打金更像是一種趣味體驗,很多工具都無法達到工藝標準,比如家用噴槍溫度不夠,通常隻能加工小克數飾品,用手壓模的受力不平均,初學者前幾次做出來東西幾乎都奇醜無比。”

“如果不小心‘炸金’損耗無法估計,以現在的金價零點幾克損失也要幾百元,更重要的是在家使用氣罐燒黃金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有很多在家打金結果被燙傷的案例。”
“結果常常是工費確實能省下,但是損耗、無法回收的部分可能更多。”
03
居家打金“防翻車指南”
小龔向我們補充,居家打金之前可以先思考兩點。
一是家裏自製的黃金能否達到你想要的標準,手壓磨具很難做出複雜細節,最基本的水口、表麵平整都無法保證。

二是就算你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很好,如果沒有回收金屑的方式,金料損耗也可能讓你“越打越虧”。
我們發現,其實居家打金更像是一種年輕人探索理財和生活方式的實驗,雖然省錢是初衷,但打金過程本身也在提供情緒價值。
居家打金流行的背後更像一種情緒價值大於實際收益的悅己消費。
當年輕人經曆過其他理財產品的沉浮之後,逐漸像父輩們一樣喜歡上了能握在手中的黃金。
TIPS:
1、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娛樂體驗還是理財,避免跟風投入大額資金。
2、請選擇通風環境,佩戴防護裝備,務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