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貿易戰中的美國農民不值得同情和支持,理由並不隻是他們對特朗普的高支持率
大西洋月刊的分析說,美國農村在投票給特朗普的同時就投票支持了關稅,而且與很多人想像的相反,美國農民是相對富裕的人群。

美國農民正在懇求豁免特朗普的關稅。來自農業州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正在努力為農民爭取他們想要的減免。
但美國農民不值得獲得特殊待遇,也不應享有優待。
關稅確實會對農民造成嚴重傷害。農業成本會上升,農場收入會下降。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農民將為化肥支付更高的費用。他們將為農業設備支付更高的費用。
他們還將為將產品運往市場的燃料支付更多費用。當外國進行報複,提高本國的關稅壁壘時,美國農民將失去出口市場。
他們在國內的銷售也將承壓,因為關稅將減少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消費者不得不在各方麵削減支出,包括在雜貨店的消費。
除了最富有的美國人以外,幾乎所有人都將和農民一起承擔這種“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的關稅困境。最富有的人因消費比例較低,並且可以通過特朗普提供的其他好處來抵消關稅帶來的痛苦,例如大幅減少稅收執法,因此受到的影響較小。
不過,農民與其他美國人相比,有三個不同之處。
第一,農民以壓倒性優勢支持特朗普。在美國最依賴農業的444個縣中,特朗普平均獲得77.7%的選票,比2020年在這些縣的得票率還高近兩個百分點。
第二,農民已經從特朗普先前一輪的關稅政策中獲得了暴利。
當特朗普在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時,中國將大豆采購從美國轉向巴西。到2023年,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已達到美國的兩倍。特朗普用大筆現金補貼來補償農民。
一項關於這一影響的主要研究表明,由於特朗普政府未能考慮到未出口到中國的美國大豆,最終還以較低價格在其他市場出售,大豆農民從特朗普的農業紓困計劃中獲得的補貼,可能是他們在2018年那輪關稅中損失的兩倍。
最富有的農民獲得的收益最大。根據經濟學家埃裏克·貝拉斯科和文森特·史密斯為美國企業研究所撰寫的一項2019年研究,規模最大的10%農場平均每英畝獲得85美元的補貼,中等規模的農場則隻有每英畝56美元。
總的來看,農民已經提前得到了特朗普所帶來損害的豐厚補償。
第三,相較於其他受關稅影響的群體,農民更有能力承擔特朗普關稅帶來的代價。
農民已經可以獲得聯邦保險,用於對衝產品價格下跌的風險。大多數農民報告說,他們來自農業的收入不高,但他們的淨資產卻很高。美國中位數農場的淨資產大約為150萬美元。商業農場家庭的中位數淨資產為360萬美元。
而收入偏低的印象,其實也是誤導性的。根據史密斯的研究,擁有農場的家庭隻有20%的收入來自農業。即使是最富有的農民,那些擁有超過600萬美元農業資產的人,仍然約有一半的收入來自其他來源,包括配偶在本地企業的工作,或是擔任鄉村地區政府職位如縣推廣員。
平均而言,農場家庭的總收入高於非農家庭,而且他們的債務對資產比例通常很低。
這並不是否認農民會因關稅而受苦。他們確實會,非常嚴重。但城市居民也會受苦。那些使用鋼鐵、鋁或銅作為零部件的行業人員也會受苦。服務業和出口行業的人們也會受苦,這些人依賴被特朗普撕毀的貿易協定來保護他們的版權和專利。
還有任何在股市中有投資的人,以及任何開車的人。
在2024年總統選舉期間,美國人被告知,為了振興國內烤麵包機製造業,任何犧牲都不算大。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麽農民理應為此感到自豪——他們也應多付出、少收獲,像所有其他美國人一樣做出犧牲。
但如果一個農場家庭投票支持特朗普,是因為他們相信他的政策是正確的,那麽他們隨後卻要求隻有他們自己可以免受這些政策帶來的全部後果,這顯得非常奇怪。
關稅正是美國農村為全國點的菜。現在這道菜端上桌了,他們卻不想嚐、不願結賬。
事情不該是這樣的。你端給別人的飯菜,也應該自己吃。如果美國農村覺得不好吃,憑什麽其他美國人就必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