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胸口突然疼得厲害,懷疑自己心髒出了問題,趕緊跑去急診室。醫生給你做了心電圖、拍了X光,還抽了血,然後讓你等著結果。這時候,你打開手機,把檢查報告傳給ChatGPT,它立刻告訴你:“別擔心,不是心髒病,可能是胸骨附近的炎症。”過了一會兒,醫生走進來,說的竟然跟ChatGPT一樣。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美國Reddit網友“AnomalousBurrito”的真實經曆。
他在帖子“ChatGPT is Best ER Doc”裏分享了這件事引來一大堆跟帖討論。
ChatGPT成了我的“急診醫生”

“AnomalousBurrito”的故事從一次胸痛開始。那天晚上,他疼得懷疑自己得了心髒病,趕緊去了急診室。醫護人員動作很快,做了心電圖、X光和血液檢查,然後告訴他結果得等化驗出來才能知道。可他不想幹等著。醫院有個app可以看到檢查報告,他就下載下來整理成PDF,傳給了ChatGPT,還順便說了說自己的症狀:疼得像針紮,動一下更疼。ChatGPT分析後說:“這不太像心髒病,可能是胸骨附近的組織發炎。”沒多久,醫生回來,診斷果然一樣,連解釋都差不多。
這不是他第一次靠ChatGPT。他提到,有一次家裏的狗狗生病,去獸醫那兒查了血,獸醫還沒給出結論,他先問了ChatGPT。AI告訴他:“可能是腹部腫瘤破裂,很嚴重。”後來獸醫也這麽說,他雖然難過,但至少提前有了準備。還有一次,他丈夫腿上起了疹子,當地醫生說是藥物過敏,讓停藥。ChatGPT看了照片後卻說:“像是接觸性皮炎,可能接觸了什麽東西。”他們找了個外州的皮膚科醫生,果然是接觸性皮炎。
他總結說:“我不會用ChatGPT代替醫生,但它讓我覺得心裏有底。它能很快解釋結果,還幫我準備問題跟醫生聊,尤其在我們這兒醫生不太靠譜的時候,特別有用。”
ChatGPT的“高光時刻”
帖子一出,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的經曆,感覺像是ChatGPT的“醫療戰績展”。
心髒病患者的幫手
用戶“fluffy_serval”有心力衰竭,把三個月的心髒數據、藥物清單和醫生記錄都給了ChatGPT。它給了治療建議和問題清單,他拿著這些去問醫生,生活質量真的改善了。他說:“醫生都承認他們在用ChatGPT,效果不錯。它讓我覺得自己能多做點什麽。”
罕見病的突破
用戶“Counter-Business”說,ChatGPT幫他確診了一種罕見病,之前五六個醫生三年都沒搞清楚。他沒說是什麽病,但提到ChatGPT的分析讓他有了方向,最後醫生也確認了。
牙痛竟是耳感染
用戶“Chire85”因為牙痛看了三個牙醫,甚至約了第四個都沒解決。ChatGPT卻猜是耳感染,後來耳鼻喉科醫生證實了。這說明ChatGPT有時候能跳出框框想問題。
長新冠的日常助手
用戶“danclay2000”得了長新冠,腸道有炎症,飲食很受限。ChatGPT給他做了餐計劃和購物清單,買東西時還能問它某個食物行不行。他說:“醫生很重要,但ChatGPT幫我處理日常問題,太方便了。”
這些故事讓人覺得,ChatGPT在分析複雜情況、給建議上真有點本事,尤其對慢性病或疑難雜症,像是多了一雙眼睛。
ChatGPT也有“翻車”的時候
不過,ChatGPT也不是萬能的。跟帖裏有些人吐槽它出錯,現實中也有誤診案例。
前後不一的診斷
用戶“WillRikersHouseboy”說,ChatGPT對同一個問題給了兩種答案。第一次說可能是輕病,第二次又排除,最後醫生確認第二次是對的。這說明它有時候會“自己打自己臉”。
危險的建議
急診醫生“gibda989”提到,他在重症護理中見過ChatGPT給出“明顯錯誤而且危險”的治療建議,雖然沒細說,但聽起來挺嚇人。
差點誤大事
有報道說,一位英國人胸痛問ChatGPT,它說是胃酸倒流。他信了沒去醫院,結果是輕微心髒病發作,差點沒命。醫生說,ChatGPT沒法摸肚子、聽心跳,容易漏掉關鍵信息。
癌症判斷不準
2023年有研究測試ChatGPT對癌症症狀的判斷,早期癌症識別率隻有60%,比醫生的90%差遠了。有時候它把嚴重問題看成小毛病,可能耽誤治療。
這些例子提醒我們,ChatGPT雖然聰明,但靠的是數據,不是經驗,偶爾會掉鏈子。
AI能取代醫生嗎?

看到這些故事,你可能會想:AI這麽厲害,能不能直接當醫生?比如給它開藥的權力,把醫生擠下去?
現在ChatGPT隻能分析和建議,沒法開處方。要是真給它這個權力,麻煩就來了。
首先,法律上不行,美國開藥得有執照,ChatGPT這種AI沒資格,監管部門也要求有人盯著,短期內改不了規矩。再說,要是它開錯藥害了人,誰負責?是用戶自己,還是開發公司,或者醫院?沒人願意擔這個風險。還有技術問題,它不會檢查你的身體,也沒法看你吃藥後怎麽樣。比如開個抗生素,可能用錯了劑量,或者跟別的藥衝突,它未必能發現。
網友“ContestedPanic7”就警告說:“用它得小心,得有臨床經驗的人才知道啥時候它是瞎說。”不過,要是以後有專門的醫療AI,配上傳感器和實時數據,也許能開點簡單的藥,比如感冒藥或者續方那種。網友“LanceThunder”就設想,醫院弄個本地服務器,加點設備,說不定能跟年輕醫生比一比。
至於醫生會不會被AI取代,得看具體情況。有些活兒確實容易被搶。
比如網友“aanchondo1971”是個醫生,他說像內科這種靠腦子的領域可能先受影響。研究也發現,ChatGPT在診斷上有時候比醫生還準,整理病曆、初步分析這種重複工作,它幹得又快又好。可有些事AI真不行。
急診醫生“gibda989”提到,手術、搶救這些得靠手和直覺,AI還差得遠。網友“phxees”說,醫生知道本地流行什麽病,這種經驗ChatGPT學不來。還有,病人有時候需要醫生拍拍肩說兩句安慰話,AI再聰明也沒這人情味。
現實裏,不少醫生已經在用AI幫忙,比如“AnomalousBurrito”提到他的醫生會偷偷查Google。以後AI可能會變成醫生的“標配助手”,醫院還能開發專用的係統,提高效率。對患者來說,這東西像是多了個“知識庫”,尤其在醫生忙不過來的地方特別管用。但要是太信它,可能誤判,或者跟醫生對著幹,反而麻煩。
總的來說,AI現在更像個幫手,不是主角。以後能不能開藥、把醫生擠下去,還得看技術和規矩怎麽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醫生不會完全消失,隻是可能會換個玩法。醫生和AI搭檔,可能才是未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