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道,川普表示美國進口的商品多於出口,這讓他感到憤怒。但他很少提及的是,在服務貿易方麵情況正好相反。

服務行業——包括金融、旅遊、工程、醫療等多個領域——構成了美國經濟的主要部分。去年,這些服務出口為美國帶來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收入。
但這種主導地位也賦予其他國家在談判中的影響力,包括在報複川普針對商品征收關稅時,對美國經濟施加壓力的能力。
例如,歐洲聯盟可以利用限製服務進入這個聯盟的工具,作為施壓的手段。
歐亞集團負責歐洲事務的董事總經理拉赫曼表示:“歐洲真正的籌碼最終是在服務領域。這場衝突會升級,然後才可能緩和。”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其中大部分服務——從金融服務到雲計算——都是通過數字方式交付的。
去年,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麵實現了將近3000億美元的順差。
比如,每當一名歐洲遊客在美國的酒店住宿,他花費的金額就計入美國的服務出口。又比如,加拿大、日本或墨西哥的用戶付費收聽美國的音樂、觀看美國製作的電影和電視節目,這些都增加了美國服務貿易的順差。
許多受到美國商品關稅打擊的國家,與美國之間在服務貿易上存在逆差。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這些國家包括加拿大、中國、日本、墨西哥以及歐洲大部分地區。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門董事總經理塔代伊在一份關於歐洲可能回應措施的研究報告中寫道:“歐盟現在已經有政策工具,能夠將報複美國商品關稅的範圍擴大到服務進口。”
其中最極端的措施可能是“反脅迫工具”。這個工具於2021年首次提出,尚未經過實質性測試,允許歐盟對貿易夥伴采取“各種可能的反製措施”。
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征收關稅、限製服務貿易以及限製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這可能會影響像Google這樣的美國科技巨頭。一些歐洲外交官表示,如果貿易戰升級,使用這個工具是明確的可能性。
雖然針對服務的限製將是貿易戰中的新策略,但布魯塞爾長期以來因其他原因懲罰美國科技行業。十多年來,歐盟持續對矽穀最大的公司采取監管行動,指責其存在反競爭商業行為、數據隱私保護薄弱和內容監管不力等問題。
由於歐盟擁有約4.5億人口,是一個重要市場,歐洲的監管壓力已經迫使多家科技公司調整產品。Google修改了搜索結果的展示方式,蘋果調整了App Store的設置,Meta對Instagram和Facebook也進行了修改,都是因為歐盟的法規。
如果把矛頭對準科技行業,這將加劇與川普政府在歐洲科技監管問題上的爭端。即使在關稅衝突之前,包括副總統萬斯在內的高級官員就已批評歐盟對美國科技公司監管過嚴。
本周內,歐盟預計將宣布對蘋果和Meta的新罰款,原因是兩家公司違反了2022年通過的《數字市場法》,該法旨在讓小型企業更容易與科技巨頭競爭。Meta和X目前還在接受另一部新法《數字服務法》的調查,這部法律要求公司加強平台上的非法內容監管。
另一方麵,英國可能會把服務進口相關的法規作為“胡蘿卜”,而非“棍棒”。
幾周來,英國官員一直試圖安撫公眾,表示在與川普政府談判避免關稅方麵,英國處於有利地位,並多次強調兩國之間商品貿易較為平衡(在服務領域,英國對美國還有順差)。
不過,川普政府官員對英國的數字服務稅一直頗有微詞,認為這個稅收對美國科技巨頭不公平。這項稅於2020年實施,對搜索引擎、社交媒體服務和在線市場的收入征收2%的稅率,預計本財年將為英國財政部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
英國官員表示,這一稅收政策的調整已經列入與川普政府的談判議程。上個月,財政大臣裏夫斯表示:“我們必須把握好平衡。”
根據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法,英國試圖在美國和歐盟之間保持“剛剛好”的位置,同時與兩方維持良好關係,並保留一定的監管權。
研究人員克拉索多姆斯基和奧沙利文寫道:“如果取消數字服務稅能換來英國避免最嚴厲美國關稅的‘甜心協議’,這可能是一個高明之舉。但這種可能性仍充滿不確定性——總統的關稅政策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中。”
他們還說,英國最終更有可能不得不在美國和歐盟之間做出更明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