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張國榮、李玟…明星不缺錢為何抑鬱?

張國榮、李玟…明星不缺錢為何抑鬱?

文章來源: 晴日精準心理何日輝 於 2025-03-30 23:59:1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01、身家過億的明星也會患抑鬱症,這不是“窮病”!

4月1號不隻是愚人節,還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

張國榮,圖片來源於網絡

22年前,哥哥的抑鬱症病情惡化,從酒店24樓一躍而下,璀璨奪目的一生就此結束。

後來,有個香港的精神科醫生給哥哥的大姐張綠萍寫信,說抑鬱症分兩種:一種是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了,另一種是遇到糟心事導致的。

他斬釘截鐵地說,“哥哥絕對是第一種”。

這個醫生的思路很簡單:哥哥名利雙收,跟伴侶的感情又好,在演藝圈裏人緣一流,整天開心豁達、嘻嘻哈哈的,哪有什麽很大的糟心事?

既然心理社會因素解釋不了,那就隻能是生理因素導致的。

張綠萍很相信這個醫生說的話,因為她也想不明白,以弟弟的性格和生活條件,怎麽可能抑鬱呢?

但說真的,張綠萍信錯人了,那個精神科大夫根本不懂科學心理學,隻會看表麵症狀。

如果能利用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從內隱記憶層麵去理解哥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就會發現:

哥哥心裏其實藏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哥哥罹患的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鬱症”!

哥哥去世之後,仿佛撕開了一個口子,“明星患抑鬱症”的話題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

2023年7月,活力四射、熱情如火的天後李玟,竟因抑鬱症自殺去世!

2025年1月,明星趙露思因“被送醫院搶救”、“患失語症”、“暴瘦”登上熱搜。後來她發文說自己患有抑鬱症。

明星張大大在直播時,說自己在2016年時,就被診斷為中重度抑鬱症。

明星景甜也得了抑鬱症,在2019年還複發了。她說當時心情極度低落,根本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有幾天幾夜都出不了房間。

歌手王嘉爾也說,他是個工作狂,通常不會讓自己停下來,但因為得抑鬱症,他休息了一年。

還有“喜劇女王”馬麗,她那麽會搞笑,竟然也得過抑鬱症,她說病情發作的時候不想跟任何人說話,“覺得活著沒意思”。

說實話,我們不希望任何一個人得抑鬱症,那太折磨人了;

但從積極的角度來說,那麽多大明星也得抑鬱症,這說明了一個事實:

抑鬱症不是“窮病”!

在很多網友眼裏,抑鬱症就是窮出來的,“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就emo了唄!”“要是給我一個億,我立馬精神抖擻!”

但你們看看上麵那些明星,哪一個跟“窮”字沾邊兒?他們一天掙的比咱們一年掙的都多得多。但抑鬱症照樣找上門來。

就連有“鈔能力”的世界首富馬斯克,也說自己得過抑鬱症。

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抑鬱症的真正根源不是物質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是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有錢人是有錢,但不是所有煩惱都能用錢解決的。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隻要滿足了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人身安全的需求,就會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對於有錢人來說,錢可以買來豪宅、山珍海味,可以請保鏢,但是不能買來真愛啊!

所以,有個事實很多人不知道——很多有錢人正因為有錢,低層次的需求早就解決了,所以他們的精神需求比普羅大眾更高。

不是所有有錢人都隻會吃喝玩樂、揮金如土的,很多富人已經進入了“生命階段”,渴望實現生命的價值。

如果他們有些精神追求實現不了,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他們會產生到巨大的挫敗感、無意義感,陷入重度抑鬱發作。

還有,有的所謂“窮人”本來過得很壓抑、很苦逼,但突然中彩票暴富了!

他們不但不抑鬱了,簡直都亢奮了,苦盡甘來啊!

但他們根本hold不住這筆錢,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智慧。他們飄了,花錢如流水,天天紙醉金迷。

很快,他們把錢花光了,甚至可能欠了一屁股賭債,過得比暴富之前更慘,再次陷入抑鬱的深淵。

這哪是錢能治愈抑鬱啊,分明就是暴富之後出現輕躁狂/躁狂發作了,雙相障礙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錢不但不是萬能的,有錢甚至可能“致鬱”!

所以,別再以為抑鬱症是個“窮病”了。

貧窮確實會讓生活進入“困難模式”,可能讓人增加遭受心理創傷的風險,但這隻是影響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

02、“抑鬱症”與“雙相障礙”,常常被混淆

其實,很多明星得的其實不是抑鬱症,而是雙相障礙,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躁鬱症”。

隻不過,因為雙相障礙又叫做“雙相抑鬱”或者說曾有抑鬱發作,所以很多人以為它也屬於抑鬱症。但其實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兒。

雙相障礙有兩個“相”,一個是“躁狂/輕躁狂相”,另一個是 “抑鬱相”。

雙相障礙患者處於“抑鬱相”的時候,症狀就跟抑鬱症差不多,情緒很差很差,啥也不想幹,總想哭,特別悲觀,甚至想自殘、自殺。

但患者處於“躁狂/輕躁狂相”的時候,完全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亢奮,渾身都是勁兒,覺得自己就是個天才,從社恐變成社牛,逮著人就吹牛皮。

在主流精神科醫生的眼裏,丘吉爾、梵高、達芬奇、海明威這些名人,極有可能就是雙相障礙患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來看,梵高其實不是真正典型的雙相障礙。

很多明星從小就長得好看,人人都誇他們長得俊,長得美,“長大了肯定是大明星!” 要是他們還是個學霸,那得到的過度誇獎就更多了。

他們出名之後,粉絲把他們捧得高高的,就算他們做錯事了,有些死忠粉也無原則“護主”。

這麽長期下來,這些明星很容易形成疊加性心理渴求,順風順水時覺得自己厲害得不行,天天精力充沛,特別狂妄,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從表麵看,人們以為他們是耍大牌,但其實,這極有可能是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

但如果他們在生活、事業上遇到較大的挫折,他們可能會完全無法接受,一下子陷入重度抑鬱發作,認為自己特別沒用,特丟人。

當然,重度抑鬱發作的背後是疊加性心理創傷,這部分明星在成長經曆、出名過程中,肯定也遭受過很多心理傷害。

如果他們有過典型的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也出現過重度抑鬱發作,那他們更準確的診斷應該是雙相障礙。

隻不過,很多明星和大眾一樣,也分不清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所以對外接受采訪時也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導致更多人傻傻分不清了。

03、“微笑型抑鬱症”是明星圈的隱形殺手

除了雙相障礙外,“微笑型抑鬱症”也很容易盯上明星!

如果“微笑型抑鬱症”是一個獵人, 那明星群體簡直就是“最佳獵物”。

可以說,“微笑型抑鬱症”才是明星圈的“隱形殺手”!

我們以前科普過,“微笑型抑鬱症”又叫“陽光抑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患者表麵看上去陽光開朗,總是掛著個大笑容,但心裏早就抑鬱了。

此圖為AI生成

很多明星可能會說:紮心了老鐵,這不就是我本人嗎?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笑容要甜,身材要好,不能有不良嗜好——這就是明星的基本“人設”。

明星享受著那麽大的社會資源,掙著那麽多的錢,他們的一舉一動肯定會被放在放大鏡下接受審視。

比如很簡單的,一般人可以罵罵髒話,解解壓,但明星就不行。

所以,無論心裏有多苦,隻要明星還想在這一行幹下去,就得保持這種“營業狀態”。

有的時候,是大眾輿論和娛樂公司給他們施壓,他們不得不保持微笑;

但有的時候,是明星特別追求流量和名氣,自我施壓,逼迫自己必須時刻打雞血。

有的明星甚至有強迫型人格異常,做啥都追求完美,做到極致,必須當“六邊形戰士”,必須不讓任何一個粉絲失望!

這種明星往往事業很出色,口碑也好,簡直是行業楷模,但也快把自己壓垮了。

無論是什麽原因,他們總帶著微笑“假麵具”,但心裏無比壓抑。

他們晚上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很容易失眠、痛哭、借酒消愁,甚至用小刀割自己,釋放心理壓力。

如果到了這種地步,說明他們已經得了“微笑型抑鬱症”。

他們往往沒意識到這玩意兒有多可怕了,它又凶險、又隱蔽!

如果明星們再不及時重視,等到病情不斷惡化,他們會陷入嚴重的災難化思維,覺得活在世上毫無意義,隻有痛苦,然後偷偷自殺!

他們身邊的人毫不知情,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抑鬱了,根本沒法攔著。所以他們自殺的“成功率”極高!

“哥哥”張國榮和天後李玟,他們就是這樣離世的。噩耗傳出時,所有人都震驚了,還以為是假新聞,最後才發現斯人已逝,無法挽回!讓人心如刀割!

04、那麽有錢都治不好抑鬱、雙相,這真是“絕症”?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這些明星根本不差錢,他們為什麽不找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看病呢?

就算在國內治不好,還可以去歐美國家治啊!

有些網友想得更深入一點:這些明星肯定請了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藥,結果還是沒治好,這難道說明——抑鬱症、雙相障礙根本治不好?

其實明星們也不傻,就算他們消極悲觀,他們的家人也會督促他們積極求治。網友們能想到的,他們也想到了。

而且,明星們生病後,他們跟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是一樣的:

國內最好的大夫肯定在最權威的三甲醫院裏;

全球的最好大夫肯定在歐美國家裏;

北京上海的大專家、大教授,必須安排上!全網有名的心理專家、心理學教授一個都不能少!

明星們為了治病,也是願意花大價錢、大力氣的。

但結果呢?往往還是沒治好,反而因為吃藥而發胖、嗜睡、記憶力下降,這對演藝事業的影響簡直是“億點點”!

所以,很多明星根本不願意吃藥和接受電休克治療。

就算遵醫囑接受規範治療,很多人還是沒法完全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軌道。

所以,不是明星們治病不努力,而是主流精神醫學不給力!

很多精神科大夫還說:“抑鬱症複發3次或以上,建議終生吃藥。”

就連咱們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都說:“抑鬱症是一種終身慢性疾病。”

那麽,抑鬱症、雙相障礙真的治不好嗎?當然不是!

精準精神心理學已經顛覆性地發現,抑鬱症的病因是非常明確的——是患者後天經曆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及不斷地自我否定導致的。

如果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得到修複,調整出理性的綜合歸因模式,抑鬱症患者完全可以真正走向康複!

事實上,精準心理學已經發現了精神心理領域的“第一性原理”:

不管是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還是心理障礙、常見的精神障礙,甚至是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這樣的嚴重精神障礙,主要根源都是後天的病理性記憶。

它們是病理性記憶不停地疊加,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也就是說,那些得了雙相障礙的明星們、患者們,如果主要的病理性記憶被修複,他們也能真正康複。

但是,這些病理性記憶大多儲存在人的內隱記憶層麵,患者自己都很難意識到。

國內外主流的精神大夫、心理專家為什麽解決不了問題?

就是因為他們都還停留在外顯記憶層麵這個 “淺水區” ,沒法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麵理解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沒法找到真正的患病根源,更別說精準處理了。

有一對複旦大學教授夫妻的14歲兒子要自殺,兩個教授愁壞了,帶著孩子找了一個高校心理學教授,結果教授也沒轍,最後隻能建議讓孩子養隻貓。

理論上,這些患病的明星也不是完全沒希望了。

因為,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複)能夠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麵,精準地找到病理性記憶,並且修複,患者的症狀很快就能緩解,實現停藥,真正走向康複。

但是,3PT目前還沒普及,名氣不大,也還沒能複製,明星們很難找到。

而且明星及周邊的人包括家屬,也有自己的認知邊界。他們很可能壓根兒沒聽說過精準精神心理學,就算偶爾看到我們的文章和視頻,可能也一刷而過,根本就不信。

就算他們有點心動,可能也會很猶豫,覺得民營機構會借著他們的名氣炒作,很難建立信任。

不過,我相信這隻是一個過程。

肯定會有一天,精準精神心理學會衝上熱搜,成為“網紅”,成為人人都知道的 “顯學”,就跟現在的精神醫學一樣普及。

到那時,很多明星、患者才會拋棄偏見,提升認知維度。

他們就算不能接受3PT,也能在精準精神心理學的指導下加快康複、真正康複,精神心理障礙再也不是臨床難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免費試吃也要管!Costco“2項新措施”惹怒會員和員工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紐時:反對起訴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張國榮、李玟…明星不缺錢為何抑鬱?

晴日精準心理何日輝 2025-03-30 23:59:14
01、身家過億的明星也會患抑鬱症,這不是“窮病”!

4月1號不隻是愚人節,還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

張國榮,圖片來源於網絡

22年前,哥哥的抑鬱症病情惡化,從酒店24樓一躍而下,璀璨奪目的一生就此結束。

後來,有個香港的精神科醫生給哥哥的大姐張綠萍寫信,說抑鬱症分兩種:一種是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了,另一種是遇到糟心事導致的。

他斬釘截鐵地說,“哥哥絕對是第一種”。

這個醫生的思路很簡單:哥哥名利雙收,跟伴侶的感情又好,在演藝圈裏人緣一流,整天開心豁達、嘻嘻哈哈的,哪有什麽很大的糟心事?

既然心理社會因素解釋不了,那就隻能是生理因素導致的。

張綠萍很相信這個醫生說的話,因為她也想不明白,以弟弟的性格和生活條件,怎麽可能抑鬱呢?

但說真的,張綠萍信錯人了,那個精神科大夫根本不懂科學心理學,隻會看表麵症狀。

如果能利用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從內隱記憶層麵去理解哥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就會發現:

哥哥心裏其實藏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哥哥罹患的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鬱症”!

哥哥去世之後,仿佛撕開了一個口子,“明星患抑鬱症”的話題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

2023年7月,活力四射、熱情如火的天後李玟,竟因抑鬱症自殺去世!

2025年1月,明星趙露思因“被送醫院搶救”、“患失語症”、“暴瘦”登上熱搜。後來她發文說自己患有抑鬱症。

明星張大大在直播時,說自己在2016年時,就被診斷為中重度抑鬱症。

明星景甜也得了抑鬱症,在2019年還複發了。她說當時心情極度低落,根本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有幾天幾夜都出不了房間。

歌手王嘉爾也說,他是個工作狂,通常不會讓自己停下來,但因為得抑鬱症,他休息了一年。

還有“喜劇女王”馬麗,她那麽會搞笑,竟然也得過抑鬱症,她說病情發作的時候不想跟任何人說話,“覺得活著沒意思”。

說實話,我們不希望任何一個人得抑鬱症,那太折磨人了;

但從積極的角度來說,那麽多大明星也得抑鬱症,這說明了一個事實:

抑鬱症不是“窮病”!

在很多網友眼裏,抑鬱症就是窮出來的,“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就emo了唄!”“要是給我一個億,我立馬精神抖擻!”

但你們看看上麵那些明星,哪一個跟“窮”字沾邊兒?他們一天掙的比咱們一年掙的都多得多。但抑鬱症照樣找上門來。

就連有“鈔能力”的世界首富馬斯克,也說自己得過抑鬱症。

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抑鬱症的真正根源不是物質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是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有錢人是有錢,但不是所有煩惱都能用錢解決的。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隻要滿足了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人身安全的需求,就會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對於有錢人來說,錢可以買來豪宅、山珍海味,可以請保鏢,但是不能買來真愛啊!

所以,有個事實很多人不知道——很多有錢人正因為有錢,低層次的需求早就解決了,所以他們的精神需求比普羅大眾更高。

不是所有有錢人都隻會吃喝玩樂、揮金如土的,很多富人已經進入了“生命階段”,渴望實現生命的價值。

如果他們有些精神追求實現不了,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他們會產生到巨大的挫敗感、無意義感,陷入重度抑鬱發作。

還有,有的所謂“窮人”本來過得很壓抑、很苦逼,但突然中彩票暴富了!

他們不但不抑鬱了,簡直都亢奮了,苦盡甘來啊!

但他們根本hold不住這筆錢,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智慧。他們飄了,花錢如流水,天天紙醉金迷。

很快,他們把錢花光了,甚至可能欠了一屁股賭債,過得比暴富之前更慘,再次陷入抑鬱的深淵。

這哪是錢能治愈抑鬱啊,分明就是暴富之後出現輕躁狂/躁狂發作了,雙相障礙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錢不但不是萬能的,有錢甚至可能“致鬱”!

所以,別再以為抑鬱症是個“窮病”了。

貧窮確實會讓生活進入“困難模式”,可能讓人增加遭受心理創傷的風險,但這隻是影響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

02、“抑鬱症”與“雙相障礙”,常常被混淆

其實,很多明星得的其實不是抑鬱症,而是雙相障礙,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躁鬱症”。

隻不過,因為雙相障礙又叫做“雙相抑鬱”或者說曾有抑鬱發作,所以很多人以為它也屬於抑鬱症。但其實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兒。

雙相障礙有兩個“相”,一個是“躁狂/輕躁狂相”,另一個是 “抑鬱相”。

雙相障礙患者處於“抑鬱相”的時候,症狀就跟抑鬱症差不多,情緒很差很差,啥也不想幹,總想哭,特別悲觀,甚至想自殘、自殺。

但患者處於“躁狂/輕躁狂相”的時候,完全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亢奮,渾身都是勁兒,覺得自己就是個天才,從社恐變成社牛,逮著人就吹牛皮。

在主流精神科醫生的眼裏,丘吉爾、梵高、達芬奇、海明威這些名人,極有可能就是雙相障礙患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來看,梵高其實不是真正典型的雙相障礙。

很多明星從小就長得好看,人人都誇他們長得俊,長得美,“長大了肯定是大明星!” 要是他們還是個學霸,那得到的過度誇獎就更多了。

他們出名之後,粉絲把他們捧得高高的,就算他們做錯事了,有些死忠粉也無原則“護主”。

這麽長期下來,這些明星很容易形成疊加性心理渴求,順風順水時覺得自己厲害得不行,天天精力充沛,特別狂妄,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從表麵看,人們以為他們是耍大牌,但其實,這極有可能是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

但如果他們在生活、事業上遇到較大的挫折,他們可能會完全無法接受,一下子陷入重度抑鬱發作,認為自己特別沒用,特丟人。

當然,重度抑鬱發作的背後是疊加性心理創傷,這部分明星在成長經曆、出名過程中,肯定也遭受過很多心理傷害。

如果他們有過典型的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也出現過重度抑鬱發作,那他們更準確的診斷應該是雙相障礙。

隻不過,很多明星和大眾一樣,也分不清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所以對外接受采訪時也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導致更多人傻傻分不清了。

03、“微笑型抑鬱症”是明星圈的隱形殺手

除了雙相障礙外,“微笑型抑鬱症”也很容易盯上明星!

如果“微笑型抑鬱症”是一個獵人, 那明星群體簡直就是“最佳獵物”。

可以說,“微笑型抑鬱症”才是明星圈的“隱形殺手”!

我們以前科普過,“微笑型抑鬱症”又叫“陽光抑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患者表麵看上去陽光開朗,總是掛著個大笑容,但心裏早就抑鬱了。

此圖為AI生成

很多明星可能會說:紮心了老鐵,這不就是我本人嗎?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笑容要甜,身材要好,不能有不良嗜好——這就是明星的基本“人設”。

明星享受著那麽大的社會資源,掙著那麽多的錢,他們的一舉一動肯定會被放在放大鏡下接受審視。

比如很簡單的,一般人可以罵罵髒話,解解壓,但明星就不行。

所以,無論心裏有多苦,隻要明星還想在這一行幹下去,就得保持這種“營業狀態”。

有的時候,是大眾輿論和娛樂公司給他們施壓,他們不得不保持微笑;

但有的時候,是明星特別追求流量和名氣,自我施壓,逼迫自己必須時刻打雞血。

有的明星甚至有強迫型人格異常,做啥都追求完美,做到極致,必須當“六邊形戰士”,必須不讓任何一個粉絲失望!

這種明星往往事業很出色,口碑也好,簡直是行業楷模,但也快把自己壓垮了。

無論是什麽原因,他們總帶著微笑“假麵具”,但心裏無比壓抑。

他們晚上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很容易失眠、痛哭、借酒消愁,甚至用小刀割自己,釋放心理壓力。

如果到了這種地步,說明他們已經得了“微笑型抑鬱症”。

他們往往沒意識到這玩意兒有多可怕了,它又凶險、又隱蔽!

如果明星們再不及時重視,等到病情不斷惡化,他們會陷入嚴重的災難化思維,覺得活在世上毫無意義,隻有痛苦,然後偷偷自殺!

他們身邊的人毫不知情,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抑鬱了,根本沒法攔著。所以他們自殺的“成功率”極高!

“哥哥”張國榮和天後李玟,他們就是這樣離世的。噩耗傳出時,所有人都震驚了,還以為是假新聞,最後才發現斯人已逝,無法挽回!讓人心如刀割!

04、那麽有錢都治不好抑鬱、雙相,這真是“絕症”?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這些明星根本不差錢,他們為什麽不找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看病呢?

就算在國內治不好,還可以去歐美國家治啊!

有些網友想得更深入一點:這些明星肯定請了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藥,結果還是沒治好,這難道說明——抑鬱症、雙相障礙根本治不好?

其實明星們也不傻,就算他們消極悲觀,他們的家人也會督促他們積極求治。網友們能想到的,他們也想到了。

而且,明星們生病後,他們跟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是一樣的:

國內最好的大夫肯定在最權威的三甲醫院裏;

全球的最好大夫肯定在歐美國家裏;

北京上海的大專家、大教授,必須安排上!全網有名的心理專家、心理學教授一個都不能少!

明星們為了治病,也是願意花大價錢、大力氣的。

但結果呢?往往還是沒治好,反而因為吃藥而發胖、嗜睡、記憶力下降,這對演藝事業的影響簡直是“億點點”!

所以,很多明星根本不願意吃藥和接受電休克治療。

就算遵醫囑接受規範治療,很多人還是沒法完全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軌道。

所以,不是明星們治病不努力,而是主流精神醫學不給力!

很多精神科大夫還說:“抑鬱症複發3次或以上,建議終生吃藥。”

就連咱們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都說:“抑鬱症是一種終身慢性疾病。”

那麽,抑鬱症、雙相障礙真的治不好嗎?當然不是!

精準精神心理學已經顛覆性地發現,抑鬱症的病因是非常明確的——是患者後天經曆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及不斷地自我否定導致的。

如果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得到修複,調整出理性的綜合歸因模式,抑鬱症患者完全可以真正走向康複!

事實上,精準心理學已經發現了精神心理領域的“第一性原理”:

不管是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還是心理障礙、常見的精神障礙,甚至是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這樣的嚴重精神障礙,主要根源都是後天的病理性記憶。

它們是病理性記憶不停地疊加,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也就是說,那些得了雙相障礙的明星們、患者們,如果主要的病理性記憶被修複,他們也能真正康複。

但是,這些病理性記憶大多儲存在人的內隱記憶層麵,患者自己都很難意識到。

國內外主流的精神大夫、心理專家為什麽解決不了問題?

就是因為他們都還停留在外顯記憶層麵這個 “淺水區” ,沒法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麵理解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沒法找到真正的患病根源,更別說精準處理了。

有一對複旦大學教授夫妻的14歲兒子要自殺,兩個教授愁壞了,帶著孩子找了一個高校心理學教授,結果教授也沒轍,最後隻能建議讓孩子養隻貓。

理論上,這些患病的明星也不是完全沒希望了。

因為,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複)能夠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麵,精準地找到病理性記憶,並且修複,患者的症狀很快就能緩解,實現停藥,真正走向康複。

但是,3PT目前還沒普及,名氣不大,也還沒能複製,明星們很難找到。

而且明星及周邊的人包括家屬,也有自己的認知邊界。他們很可能壓根兒沒聽說過精準精神心理學,就算偶爾看到我們的文章和視頻,可能也一刷而過,根本就不信。

就算他們有點心動,可能也會很猶豫,覺得民營機構會借著他們的名氣炒作,很難建立信任。

不過,我相信這隻是一個過程。

肯定會有一天,精準精神心理學會衝上熱搜,成為“網紅”,成為人人都知道的 “顯學”,就跟現在的精神醫學一樣普及。

到那時,很多明星、患者才會拋棄偏見,提升認知維度。

他們就算不能接受3PT,也能在精準精神心理學的指導下加快康複、真正康複,精神心理障礙再也不是臨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