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雞蛋價格近期急劇上漲,2月蛋價較去年同期上漲59%,雖一度有所回落,但政府預測未來仍有回升可能。《衛報》解讀,雞蛋在美國生活中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因此蛋價波動不僅是民生問題,甚至躍升為政治討論的焦點。
雞蛋在美國文化中一直占據特殊地位。相較於牛排和香檳等“高檔食材”,或廉價速食等“垃圾食物”,雞蛋是大多數美國家庭的健康日常食品,因此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感受尤為直接。愛爾蘭科克大學政治講師哈靈頓(Clodagh
Harrington)形容,大眾不需要懂任何經濟學,也會知道雞蛋多少錢,讓蛋價成為最通俗易懂的經濟指標。
禽流感疫情造成的供應短缺是蛋價飛漲的主因,美國已有約3000萬隻雞被撲殺。不僅對市場供應產生衝擊,也對政治局勢帶來影響。川普競選期間曾承諾降低食品雜貨價格,但目前的雞蛋價格走勢讓他難以兌現自己的政見。
共和黨試圖將食品價格問題作為對現任川普政府的批評點。在競選活動中,川普模仿金正日的風格,站在店門前批評食品價格飛漲,並承諾若當選將立即降低物價。此外,副總統範斯亦在賓州一處超市召開記者會,批評一盒12個裝的雞蛋竟然要價4美元(約新台幣132元)。然而,媒體發現他身後的標示牌寫著“雞蛋2.99美元”。
除了經濟與政治層麵,雞蛋在美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亦是引發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為什麽美國人不會因為雞蛋漲價就暫時放棄吃蛋?哈靈頓指出,“美式早餐”的一大特征就是雞蛋和咖啡,雞蛋已經成為美國飲食的經典形象。如果蛋價飛漲的是歐洲,問題或許沒那麽嚴重,因為還有可頌等其他選擇。
美國雞蛋委員會則長期致力於推廣雞蛋的營養價值,並試圖鞏固民眾對雞蛋的需求。委員會主席梅茲(Emily
Metz)表示“雞蛋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過90%美國家庭都會買雞蛋。因此當價格上漲時,民眾的關切是可以理解的。
近期數據顯示,自2月底以來,每打雞蛋平均價格已下降1.85美元。然而,美國農業部指出,市場需求依然穩定,價格下跌的主因可能是購買量短期內減少。然而,隨著複活節臨近,雞蛋需求料將回升,價格可能再度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