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頒布實施《反外國製裁法》的規定,認定幹涉內政、對中采取歧視性措施,支持危害中國主權等。製裁方式包括拒發簽證、拒絕入境、查封凍結資產、知識產權等。【模仿西方 挽顏麵 中國擴大反外國製裁法製定新規】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rch 25, 2025
中國頒布實施《反外國製裁法》的規定,認定幹涉內政、對中采取歧視性措施,支持危害中國主權等。製裁方式包括拒發簽證、拒絕入境、查封凍結資產、知識產權等。評論稱是“仿外國製裁法”對國內民眾擺樣子。https://t.co/2dTx6T4vQ1#反外國製裁法 pic.twitter.com/MPOhene0EW
新華社24日發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製裁法〉的規定》,共22條文,其中規定,外國國家對中國進行遏製、打壓;對中國公民、組織采取歧視性限製措施,幹涉中國內政的,或者外國國家、組織、個人實施、協助、支持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有權決定采取反製措施。
反製措施包括不予簽發簽證、不準入境、注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實施查封、扣押、凍結資產等。
旅美時事評論員陳破空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中方此時推出的應叫“仿外國製裁法”實施規定,是被動、模仿西方。
挨批是“仿外國製裁法” 對國內民眾擺樣子
陳破空說:“給中國人做個樣子看,宣傳需要,沒有實際用途。知道特朗普上台後來勢洶洶,中國的企業、領導人可能受製裁,特朗普也公布中共高官腐敗情況,他們害怕,不得不推出應對法規,做給中國老百姓看,一副跟美國並駕其驅的樣子。”
不過陳破空認為,中方此舉根本嚇不倒西方政要:“美國、西方不會有什麽官員到中國做生意、存錢,或把家屬、子女移去中國。”
曾被中國關押的台商李孟居也說:“中國立這法很可笑,中國高官在美國資產多得數不清。據不成文統計,據說好像有一萬億美金。反觀美國政治家在中國有資產、做生意的寥寥可幾,特朗普政府成員在中國擁有的資產,馬斯克可能最多,可能是最大受害者。”
被中方認定“幹涉內政”的個人或組織都適用此法進行反製
台灣的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龔祥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新規比起2021年增加更細則的東西,範圍、手段非常廣泛,凡被中方認定幹涉內政、批評過他的個人、組織,都可算危害主權、安全,幾乎是中方說了算。
中國在外交上最常拿出“反台獨”、“一中原則”威嚇外國政要表態。反共、挺台國際政要,具有被製裁的風險,龔祥生就說:“港、澳、台、新疆、西藏,都算他認定的‘內政’範圍。一些公司行號把台灣、中國網站切開,都可以被中方說成你支持一中一台、兩國論,就可用這法來辦。”
但龔祥生說,尷尬的是,特朗普政府中如國務卿盧比奧等官員,仍在中國政府製裁名單,依照此法,將無法訪問中國。
李孟居形容,中方像瘋狗、戰狼亂咬,對香港人說一聲“加油”就可能觸紅線。且中方擅於“長臂管轄”,境外都可管,執行下去產生的極端效果是回到毛澤東時代的閉關鎖國,台商會更謹言慎行,深怕踩到地雷。
分析指為可能發動台海衝突遭製裁預先立法作反製武器
此外,李孟居提到,中方立法另一層麵,也可能預先為未來台海衝突、地緣政治風險先行立法。“他也知道不管是侵略菲律賓或台灣,一定會有非常強大的外國製裁,先訂法律。”
中方24日發布的新規,是對2021年6月10日中國公布實施的《反外國製裁法》提供更具體的反製措施及程序。
李孟居提到,《反外國製裁法》當年立法背景是北京、港府打壓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歐美多國針對迫害香港人權、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被民主國家視為惡劣行徑的官員進行製裁。當時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敦大使館,中國也對等關閉美國駐成都使領館作為報複。
龔祥生提到,企業機關或個人如果與中國有商務往來,違反此規定 ,中方可祭出進出口禁令、禁止投資跟資訊傳輸、也可取消工作居留許可等,如果企業有專利、知識產權在中國注冊也可能被停止、查封。企業可能因為協助美國政府對中國的製裁,或過去因為中國人權問題配合過美國政府抵製,反過來被中國製裁。
陳破空提到,中國情勢已很緊張,2天前召開“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財政官員以懇求口氣叫外資回歸,好像呼籲香港、台灣回歸,把外資當成是“自古是中國一部份”的樣子,間接承認外資、外企撤離中國是大勢所趨,且情況非常嚴重。此時祭出此法反倒嚇跑外國公司。
龔祥生呼籲,跟中國有貿易往來、置產、智財權注冊的企業,須提防中國借以針對個別企業製裁,當作籌碼跟美國的製裁進行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