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指出目前中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他還強調要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然而,中國一方麵又透過輿論與港府官員喊話施壓,試圖幹預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出售港口,這與中國所謂支持民企似乎背道而馳。【穩外貿!李強喊話支持民企】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rch 21, 2025
【阻李嘉誠出售港口自我矛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指出目前中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他還強調要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然而,中國一方麵又透過輿論與港府官員喊話施壓,試圖幹預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出售港口,這與中國所謂支持民企似乎背道而馳。… pic.twitter.com/byn6Ms1uZU
新華社報道,李強18日至20日前往福建調研,他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聽取8家企業負責人發言後,李強說,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要大力開拓多元化市場。他還表示,“民營企業是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各級政府要努力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同時也對民營企業家喊話,要發揚“愛拚才會贏”的那樣一種精氣神。
穩外資!傳習近平下周將與外企CEO會麵
在穩住中國外貿企業的同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後,與出席論壇的外企CEO座談。受到美國特朗普政府祭出加征關稅的影響,對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外貿企業形成壓力。另一方麵,中國去年外商直接投資(FDI)淨額下降1680億美元,資本外流規模創1990年有數據以來的最大。2024年外商對中國的投資規模僅為45億美元,隻剩2021年3440億美元的曆史高峰的1.3%。
特朗普加征關稅 加速外企出走中國
旅美財經學者程曉農對本台表示,外媒曾報道,一兩年前也許還有外企試圖回中國找尋商機,但是,現在還要回中國就太奇怪了。據中國外匯管理局的年報顯示,目前1.8萬億美金外商投資被押在中國,外商當然希望能盡力挽救套牢的資金,但並不意味著要赴中國投資。他以近期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Costco開市客為例,他們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以應對美國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的壓力。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找到替代貨源,在此情況下,已經難有外企有動力赴中國。“做中國生意的美國企業都很清楚,這條路就要完了。所以中國政府希望外資回流是沒有期望。”
中國力挺民企玩真的?
除了關稅之外,中國“政治掛帥”的營商環境,更是在中國的外企與民營企業裹足不前的挑戰。習近平不僅在兩會期間表達力挺民企的立場,16日在第6期《求是》雜誌發表文章《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力求挺民企,穩經濟。
中國喉舌鋪天蓋地批評李嘉誠賣港口
然而,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計劃以228億美元出售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業務,轉讓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交易對象為由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
“李嘉誠處理這些港口事宜,讓中國在國際談判上的籌碼較少,至少麵對美國時,無法以此要脅。此外,在美國特朗普政府4月2日對等關稅即將上路之際,此時中國政府應想趁機提供更友好的經貿策略,吸引外資回流。中國若處理李嘉誠,可能會讓外資又開始有了提防和戒心,這是中國不願意見到,所以中國陷入這樣的為難,”他說。
程曉農分析,北京已經對李嘉誠資產完成調查,大部分資產都不在香港與中國,不在中共控製範圍內。也因此中國無法逼李嘉誠毀約,隻能喊話,但是沒有有效的遏製手段一刀斃命。“而且中國還有顧忌,逼李嘉誠等於逼美國總統特朗普,巴拿馬是美國從大西洋海軍基地,調動海軍到太平洋去應對中國的一個主要的通道,這條命脈不能被中國控製,否則隻要中國技術性切斷運河,美國在自家後門就調不動兵。”
程曉農認為,就算最後李嘉誠屈服於中國,美國仍然不會放棄。因此,對習近平而言,他知道巴拿馬運河保不住,但仍需要台階下。如果中國馬上屈服,未來在國際爭端上,可能淪為與俄羅斯平級國家。
在香港方麵,香港喉舌《大公報》連發十餘篇批判李嘉誠,港澳辦轉發香港《大公報》的文章《莫天真,勿糊塗》和《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香港特首李家超也提出關切。在北京方麵,則有《人民日報》、新華社針對交易提出評論,但目前仍未見中國官方針對此事發表公開談話。由此可看出,中國在維持所謂“力挺民企”的形象,與“力阻”李嘉誠交易案之間進退維穀。
中國逼李嘉誠毀約於法無據 將引外資戒心
台灣的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侍建宇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如果香港還是維持中國宣稱的“一國兩製”,至少在自由貿易並未受中國政府管製,實際上北京並不適合出手幹預李嘉誠。李嘉誠的長和集團香港業務僅占1成左右、9成業務不在香港,公司也並非注冊在香港。中國透過媒體喉舌或部分官員口頭放話,無法從香港法律處理港口出售事宜。這也代表中國政府與李嘉誠從2019年反送中運動,因李嘉誠曾經發表過一些隱晦的談話,盡管當時雙方關係未影響,但如今可能準備公開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