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越收越緊,執法力度越來越強硬,更多人正在感受到切身的影響。
最近幾天,德國、英國政府相繼向本國公民發布旅行警告,建議謹慎赴美。在此之前,在關稅大棒下“受傷”最深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也更新了赴美旅行的提示。
這些旅行警告源於近期多名具有合法身份的遊客、科學家、教師等在美國邊境被拘留或被阻攔入境,有人甚至遭遇了相當惡劣的身體折磨。這一係列案件不僅讓赴美旅行的危險性驟然升高,也讓美國社會擔憂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會大大下降。
多國發出旅行警告:
擁有合法證件也不能保證順利入境
當地時間3月18日,德國外交部在旅行信息頁麵做出更新,警告稱美國當局大幅收緊移民政策。“在美國有犯罪記錄、提供虛假旅行目的信息、入境或出境時簽證逾期,可能會導致逮捕、拘留和驅逐出境。”該頁麵還稱,“哪怕是在美國境內的旅行計劃不清晰,這樣的微小瑕疵也有可能導致旅行者被拒絕入境甚至被拘留”。在該頁麵的“安全狀況”一欄,德國外交部強調美國國內城市暴力犯罪風險較高,而且由於加沙局勢動蕩,美國遭受恐怖襲擊的可能性也在升高。
在此之前,有德國公民在入境美國時遭到了不合理待遇。德國外交部因此警告:“擁有簽證等合法證件也不能保證一定順利入境,最終的決定權完全掌握在美國邊境管理當局手裏。”
當地時間3月20日,英國外交部也更新了相關信息。在更新之前,該部門網站對赴美旅行的英國旅行者的提醒非常簡短,隻表示美國當局“製定和執行移民規則”。在更新之後,頁麵顯示“美國當局製定移民規則,並且非常嚴厲地執行法律。英國公民必須完全遵守有關簽證、入境條件等方麵的任何規則,任何違反規則的地方都會讓你麵臨被遣返或拘留的風險”。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還收緊了加拿大人入境的要求。以往加拿大人基本可以無需任何手續,直接入境美國。但特朗普上任後卻規定:從陸路進入美國的加拿大人如果逗留超過30天,需要登記備案。對此,加拿大全球事務部3月中旬發出警告,要求加拿大人“務必熟悉美方全部的入境要求”。該部門還表示,“每一個國家都有權製定入境規定,而旅行者是否要進入一個國家,風險完全由自己承擔”。
今年2月,墨西哥方麵也更新了赴美旅行的提醒:“赴美旅行前,請確保你已經完成疫苗接種計劃。前往得克薩斯州的人感染麻疹的風險為中等。”
多人入境美國被刁難:
擁有綠卡都被關押4天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發生多起擁有合法身份和證件的移民受到執法當局刁難事件,特別是34歲的法比安·施密特的遭遇在美國國內和德國都引起了輿論震動。
施密特是一名電氣工程師,從2007年開始就跟隨母親長居美國,取得了美國永久居民身份(俗稱“綠卡”),但沒有放棄自己的德國國籍。今年3月7日,施密特在出國旅行結束後返回美國,在波士頓機場被移民官員關押在一個房間裏,直到3月11日才回到家中。據施密特的母親講述,施密特遭遇了“暴力審問”,移民官員一直試圖逼迫他放棄綠卡身份。施密特甚至被剝光衣服,強迫他洗冷水澡。
除了施密特,還有兩名德國人的遭遇也引發關注。他們分別是來自柏林的29歲紋身藝術家傑西卡·布羅舍和來自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25歲藝術家盧卡斯·西拉夫。兩人都持有有效的美國旅遊簽證,目前已返回德國。
據西拉夫的未婚妻列儂·泰勒稱,由於英語水平不佳,西拉夫在回答有關他住在哪裏的問題時答錯了,因此被拘留了兩周。在麵對移民官員提問時,西拉夫答的是拉斯維加斯(兩人的旅行目的地),而他應該回答的是德國(永久居住地)。
德國外交部稱,將嚴密監視事件發展動態,以確定這兩起事件是“孤立事件”還是“美國移民政策的長期變化”。
加拿大演員賈斯敏·穆尼表示,她因簽證手續不全而在墨西哥過境美國時被拘留了近兩周,拘留條件“非人道”。她的母親說,賈斯敏被關在一個沒有自然光的混凝土牢房裏,熒光燈從不關閉,地上沒有毯子,衛生間設施也有限。
布朗大學助理教授、腎移植專家阿拉維哈博士已經在美國生活了6年,她近期被拘留和驅逐出境一事讓美國很多大學校方和學者感到震驚和不知所措。阿拉維哈出生於黎巴嫩,持有布朗大學支持的H1B簽證,她在探親結束後試圖從洛根國際機場重新入境美國時,被美國移民官員扣留。盡管有法官試圖發布命令暫停驅逐,但移民官員還是將她遣送回黎巴嫩。
布朗大學警告教職員工,即使是在美國國內旅行,也要隨身攜帶護照、簽證、綠卡和其他文件,“因為聯邦政策環境在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