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輝達年度GTC大會美西時間十八日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資料中心追求高算力的需求不會停。黃仁勳預計,二○二八年建設資料中心投入的資本支出將超過一兆美元。
黃仁勳表示,輝達的Blackwell架構的芯片已經全麵投產,“客戶需求令人難以置信。”
黃仁勳指出,北美四大雲端服務業者(CSP)去年購買一三○萬顆輝達的Hopper芯片,今年又購買三六○萬顆芯片,印證他看好AI未來仍會持續發展。
今年輝達GTC大會開場前安排美國Podcast龍頭Acquired團隊進行Live訪談,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成座上賓;會後大會複製了黃仁勳最愛的台灣夜市場景,邀請與會者一遊。GTC大會流露出濃厚台灣味,突顯台灣在全球AI價值鏈的關鍵地位。
黃仁勳以“AI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吸引逾二點五萬名觀眾與會,而舞台背板秀出供應鏈及客戶,台積電就在黃仁勳背後醒目位置。黃仁勳說,AI隻花了十年就取得出乎意料的進展,過去五年產業聚焦生成式AI,教AI如何把文字轉成圖像和影音。接著隨AI核心繪圖處理器(GPU)效能快速上升,代理型AI應用逐漸成熟,當前AI推理模型遠超過以往的訓練模型,透過思維反複推理、規劃分析的過程中,“AI的運算量需求,比去年(生成式AI時代)更多出一百倍。”他表示,未來隨著AI服務器係統效算力快速飆升,推進至實體AI,自駕車、機器人時代已來臨。
黃仁勳不斷以AI界常用的運算單元“Token”,驗證追求高算力已沒有回頭路,他把資料交由具八五五九“Tokens”的生成式AI和隻有四三九“Tokens”的大語言模式(LLM)進行分析並提供決策,前者隻花幾秒鍾就給出建議,後者卻遲遲未見回應。
黃仁勳表示,這類運算需求廣泛出現在日常生活、交通和醫療,更擴及其他產業,“在我看來,過去這一年幾乎全世界都誤判這一點。”黃仁勳一席話,反擊DeepSeek模型出現後,運算需求可能下降的說法。
兩個多小時演講中,黃仁勳端出GTC大會的“大菜”,包括公布Blackwell升級架構Blackwell
Ultra將在今年推出;下世代Rubin及Rubin Ultra
AI將於二○二六及二○二七年推出,並導入HBM4高帶寬內存;今年將推出兩款全球首款采用矽光子和CPO封裝的網絡交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