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美國總統川普(中)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右)。(法新社)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8日的通話成果,《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之前川普宣稱,在讓烏克蘭邁向和平的路上,俄羅斯是比較容易合作的夥伴,但是這場通話卻隻凸顯出,到目前為止,克裏姆林宮才是最大障礙。現在川普麵臨的問題是,要不要對普京施加實質壓力迫其讓步,還是要設法努力從基輔那邊取得更多妥協。
川普目前麵臨的兩難是:信任普京有意致力和平,或者施壓克裏姆林宮達成協議,但是後者可能破壞川普重建華府與莫斯科關係此一更遠大目標。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川普都已將他第二個任期的初期命運,與普京綁在一起,考驗美國對於達成協議的渴望,能否戰勝普京達成其征服烏克蘭目標。
川普第一任內的白宮俄羅斯事務顧問希爾(Fiona
Hill)說,“川普真心想要阻止屠殺⋯⋯但是他沒明白的是,對普京來說,這是他願意付出的代價,不論從外界眼光來看這代價有多高”。希爾認為,普京的目標“是要主宰烏克蘭,重新確立俄羅斯在整個歐洲的地位”。
川普上任以來大多選擇向烏克蘭施壓,為生存而戰的烏國,始終是烏美俄三方談判中最弱勢的一方。另一方麵,任何迫使俄國接受的努力都會更困難得多。俄國儘管遭到美歐空前程度的製裁,但是已成功將其經濟調整為戰時狀態,其貿易轉向中國和印度等夥伴,現在莫斯科有一股正在贏得戰爭的感覺,對於談判展現出沒多大意願。
曾任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現任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泰勒(William
Taylor)認為,普京與川普的打交道,都迴避任何會促成和平協議的實質行動:他讚揚川普的努力,卻又對川普提出的細節表達反對意見,這次通話持續展現普京這種態度,並促進了普京的更大意圖,即讓烏克蘭戰爭繼續打,同時向川普拋出夠多甜頭來,不至於惹惱川普。
柏林智庫“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發文寫道:“對於尋求將美俄雙邊關係與烏俄戰爭脫鉤的普京來說,這明顯是一次勝利”,普京設法拒絕了全麵停火提議,同時在沒有讓步的情況下,扭轉局勢使之對其有利。她認為,對烏克蘭來說,這是非常糟糕的消息,“烏克蘭愈加被當做這場賽局中的籌碼”。
但也有一些分析家認為,這不代表以後就不會達成,放慢談判速度有助避免誤解和誤判。智庫“蘭德公司”(RAND)俄羅斯和歐洲計劃高級研究員、曾在美國政府任職與莫斯科進行軍備控製談判的查拉普(Samuel
Charap)說,“分階段停火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因為每一步都是可驗證,也是一種表明意圖的方式,可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