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普重返白宮,過去三年來跌至低穀的美俄雙邊關係有望回歸正軌。川普能否在俄烏談判中平衡雙方訴求,促成可信且有保障的和平協議,仍有待觀察。長期遭到孤立的莫斯科,希望通過與美國和解來離間美歐聯盟,但美俄關係回暖十分緩慢,白宮與克裏姆林宮的春天還遠未到來。
美國總統川普2月12日在白宮撥出的一通電話,仿佛一縷春風,吹進了克裏姆林宮。
接電話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川普長談了90分鍾,兩人同意啟動談判,推動冰封三年的雙邊關係回到正軌。一週後,俄美高官在沙特阿拉伯舉行三年來的首次麵對麵談判,雙方商定努力結束俄烏戰爭,並重建俄美外交關係。
俄羅斯藝術家阿列克謝·謝爾蓋延科(Alexey
Sergienko)的畫作《和平》,於2025年3月12日在聖彼得堡謝爾蓋延科畫廊展出。畫作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川普的半邊臉拚在一起。(法新社)
另一邊廂,美國對基輔的立場出現180度大轉彎。華盛頓不僅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美國的幫助不知感恩,還以美國安全保證為籌碼,要他簽署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美烏礦產協議。
川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鬧翻,更是震驚世界。此後,美國一度切斷美烏情報共享,以施壓澤連斯基回到談判桌前。
莫斯科轉瞬從華盛頓的眼中釘變成香餑餑,這讓美國的盟友憤慨不已。英國《衛報》專欄作家蒂斯道爾(Simon
Tisdall)炮轟川普“拋棄朋友、獎賞敵人”,是“普京的走狗”。
奉行“美國優先” 欲甩掉援烏包袱
川普選擇與俄羅斯緩和關係讓人意外,但動機不難理解。
與曆任美國領導人相比,川普本就特立獨行。他奉行“美國優先”策略,凡事以美國利益為重,搞外交像在做生意。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係副主任黃奕鵬告訴《聯合早報》:“川普認為,美國對傳統盟友的承諾和對敵人的立場,須要根據這是否給美國帶來具體、明確的好處來重新評估。”
換言之,與俄羅斯的關係怎樣發展,要看它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讓美國經濟受益。
公共事務諮詢公司APAC Advisors行政總裁奧肯(Steven
Okun)向《聯合早報》分析:“在川普政府看來,處理任何雙邊關係問題時,(美國的政策)越關注國內,結果對美國就會越好。特別是在俄羅斯問題上,要從美國國內的情況出發,而不是從全球或多邊視角來解讀。這是川普政府對俄政策的根本原則。”
俄羅斯在2022年2月底入侵烏克蘭後,美國與西方盟友對俄實施大規模製裁。拜登政府在三年間為基輔提供高達1280億美元的援助,但烏軍的前線表現不見明顯改善,雖拖慢俄軍前進速度但未能收複失地。
對川普這名商人來說,這筆投資非常不劃算,與其花大筆錢支援幾乎沒有回饋的盟友,不如設法減少美國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管控非法移民、提振國內工業和經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助理教授樸宰漢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川普政府認為,有必要盡快結束俄烏戰爭,以便應對其他更緊迫的問題。”
川普希望擺平衝突,而他與普京的良好關係則給了他底氣,充當俄烏斡旋人,與莫斯科直接對話。
樸宰漢說:“川普認為他可同普京達成合理且具有約束力的協議。聽聽川普的採訪或聲明就能發現,他總是說,俄羅斯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不曾挑釁,不像在小布殊、奧巴馬和拜登時期那樣……川普執政時,(美俄之間)什麽衝突都沒發生。”
小布殊當政的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為爭奪南奧塞梯的控製權而爆發戰爭;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時,俄羅斯於2014年出兵克裏米亞,幾年後又在拜登任內的2022年全麵入侵烏克蘭。
川普去年競選時揚言,如果他是美國總統,俄烏戰爭根本不會爆發。他還在3月初的白宮記者會上坦率地告訴媒體,他發現與俄羅斯打交道,比跟手上沒有底牌的烏克蘭合作更容易。
事實證明,美國確實可以從與莫斯科的合作中嚐到甜頭。川普與普京高調互動後,烏克蘭即同意盡快與美方達成協議,允許美國開發烏克蘭關鍵的礦產資源,換取烏克蘭安全的長期保障。基輔也願意接受美國提出的俄烏30天臨時停火協議,並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延長,但這還有待俄羅斯接受並同時執行。
《衛報》專欄作家貝爾(Rafael
Behr)指出,美俄之間可能形成的合作模式顯而易見,那就是利益分割。他說:“華盛頓可以獲得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莫斯科則可以得到烏克蘭的大片領土。俄羅斯和美國會重置外交關係,並恢複商業聯繫,而不再糾纏於法治和人權問題——這是兩個政治寡頭之間的協議。”
現在俄羅斯須要決定是否接受臨時停火方案,川普能否成功調解雙方訴求仍有待觀察。許多政治觀察員認為,很難指望普京做出太多妥協,因為他不可能放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紮波羅熱和赫爾鬆這幾個已被俄軍吞併的烏克蘭領土。即使普京簽署了協議,那也是不可信的,而川普不大可能向莫斯科有效施壓。
分析:川普無意追求持久和平
俄羅斯上週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發動猛烈空襲後,川普恫言考慮對俄施加大規模製裁。然而,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斯德哥爾摩東歐研究中心分析員烏姆蘭德(Andreas
Umland)受訪時說:“他基本上已沒有可用於向俄羅斯施壓的手段。”
“雖然可以使用製裁,但美國尚未對俄羅斯實施過的製裁手段已經所剩無幾。無論如何,美俄經濟關係都不算緊密,因此美國對俄羅斯的製裁能力實際上有限。”
美媒的評論文章稱,川普能在俄烏之間調和到何種程度,取決於他能否在快速推進談判的同時,兼顧和平方案的關鍵細節——確保烏克蘭的生存、保障歐洲的邊界和安全,並避免助長俄羅斯侵略歐洲的野心。
但烏姆蘭德認為,川普並不關心這些問題,對持久和平不感興趣,隻是要戰鬥立即停止。烏姆蘭德推測,川普接下來可能會利用美國對烏克蘭的影響力,以及烏克蘭對美國的依賴,迫使烏克蘭做出讓步,然後獲得某種和平,而這基本上意味著烏克蘭的部份投降。
美俄走近牽動全球勢力格局 中國處變不驚歐洲緊繃神經
川普決定與俄羅斯修繕關係的背後,也隱藏著重要的地緣政治考量,那就是通過拉攏莫斯科,拉開中俄之間的距離,從而平衡這三個大國之間的勢力格局。
俄烏戰爭期間,中俄一直保持友好,但在這友好的表麵下,中俄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猜忌。樸宰漢指出,兩國在曆史上,長期為邊界領土爭執,而今中國經濟規模更加龐大,並向俄羅斯遠東和中亞地區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這讓莫斯科的精英感到不安,擔心俄羅斯周邊小國成為“中國的衛星國”。
黃奕鵬分析,如果美俄繼續走近,中國可能會發現,自己在莫斯科的利益中不再那麽重要,中俄夥伴關係在中美對抗中也不再那麽有用。“中國可能須要更多地與歐洲接觸,以平衡美俄和解(帶來的衝擊)。”
不過,烏姆蘭德則認為,中俄關係不會那麽容易因美俄和解而動搖,因為兩國如今“實在太親近”。“如果哪天中美爆發衝突,而俄羅斯不得不選邊站,我認為它會站在中國這邊。”
北京近日就表明,中俄關係不會隨著國際環境而變,更不會受第三方幹擾。據土耳其官方通訊社星期三(3月12日)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莫斯科接受美國博主訪問時說,認為俄羅斯重修和美國關係的同時將疏遠中國是外界的“幻覺”。
北京處變不驚,歐洲的危機感卻直線上升。
美國副總統萬斯上個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毫不留情地批評歐洲背離與美國共享的基本價值觀。美國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談判中,歐洲也未受邀參加,川普還要求歐洲自己承擔基輔和歐洲的安全責任。
歐洲須抓緊建設國防
這對幾十年來習慣仰賴美國安全保護的歐洲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法國對歐洲戰略自主的呼籲,此時顯得更加緊迫。立陶宛地緣政治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科亞拉(Linas
Kojala)2月在紐約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發表評論說,歐洲必須開始建立真正的軍事實力。
科亞拉寫道:“部署歐洲軍隊,即使數量有限且部署在烏克蘭前線以外,仍是必要的。歐盟在國際市場上聯合借款,以便迅速為增加國防開支提供資金,也是必要的。”
愛沙尼亞國際防務和安全中心主任萊克(Kristi
Raik)則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願景不能隻靠空談,而是要拿出政治意願。“過去三年,歐洲表現得像是在噩夢裏,期盼著醒來後一切如常。它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現在不這麽做,它的命運可能由其他更強大、更黑暗的力量決定。”
在歐洲眼中,這個“更黑暗的力量”自然是俄羅斯。
專家:對俄最理想結果 是美歐永遠疏遠
川普對歐洲的厭棄,讓莫斯科倍感欣慰。APAC
Advisors的奧肯說,普京如何看待俄羅斯在歐洲的角色、他的外交政策會否讓俄羅斯重振昔日帝國時期的輝煌,才是俄美關係變化中更為緊要的問題。
俄羅斯鷹派議員朱拉夫廖夫(Aleksey
Zhuravlyov)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直言:“川普需要我們。我們需要川普嗎?需要。我們的利益一致嗎?一致。要針對誰?針對歐盟。”
東歐研究中心的烏姆蘭德認為,歐洲和美國之間永遠疏遠,是克裏姆林宮眼中最理想的結果。烏姆蘭德說:“這樣一來,他們隻須對付失去美國這個盟友、實力更弱的歐洲國家,之後還可以在其他東歐國家改變現狀,而不僅僅是烏克蘭。”
然而,莫斯科與美國及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之間嚴重缺乏政治互信,即使美俄在某些議題上立場相同,也未必能走到一起。
普京個人對美仍抱有期望
《紐約時報》分析,普京個人對美國仍抱有期望,相信美國保守派與莫斯科立場一致。他敵視的是西方自由主義精英,批評他們試圖將“奇怪”的價值觀強加給世界,意圖摧毀俄羅斯。
不過,克裏姆林宮對俄羅斯整體的外交處境是悲觀的。俄羅斯前調查記者索爾達托夫(Andrei Soldatov)和博羅甘(Irina
Borogan)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寫道:“克裏姆林宮認為,美國的『深層政府』一直敵視俄羅斯,而且會永遠如此……與西方實現真正和平是不可能的,隻會有間歇性的休戰。俄羅斯始終是一座被圍困的堡壘,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
從老布殊到奧巴馬,從蘇聯到俄聯邦,華盛頓幾十年來多次嚐試與莫斯科重啟關係,但都以失敗收場。烏姆蘭德認為,這次可能也一樣,“如果華府想要藉此將中俄分開,那就更不會成功”。
美俄關係目前推進緩慢,僅涉及恢複外交關係和金融投資,圍繞核軍備和安全等關鍵課題的會談,還未提上日程。俄外長拉夫羅夫坦承,雙方尚未開始著手解決雙邊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不過,不論美俄雙邊關係最終能否正常化,川普主動撥來的電話起碼對普京而言,已是一次重大勝利。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稱,川普為普京提供了擺脫冷戰的道路。
報道寫道:“從很多方麵來說,普京已經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繞過基輔和歐洲,就烏克蘭問題直接與美國談判的機會,以及讓自己在國際政治中佔據核心位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