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3日消息,英特爾終於選出了新的首席執行官——來自馬來西亞的資深半導體專家陳立武。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在周三盤後交易中股價大漲12%。
據介紹,陳立武於195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隨後在新加坡長大。其在大學主修物理學,後來在美國的麻省理工獲得了核工程理學碩士學位,並在舊金山大學完成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學習。
據了解,陳立武是英特爾曆史上第一位華人CEO。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陳立武的上任,美國四大“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英偉達、AMD和博通的首席執行官均為華人。
英特爾首位華裔CEO
據英特爾新聞稿,陳立武將在3月18日正式接替臨時首席執行官大衛·津斯納和霍爾索斯的工作,津斯納將繼續擔任英特爾的首席財務官,霍爾索斯則將擔任英特爾產品的首席執行官。
陳立武(圖源:英特爾官網)
陳立武此前曾擔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為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多家主要芯片設計公司提供軟件服務。據英特爾聲明稱,在擔任了Cadence的首席執行官後,陳立武幫助該公司增加了一倍多的收入。
2022年9月,陳立武加入英特爾的董事會,並參與英特爾董事會並購委員會的工作。然而在去年8月,陳立武突然辭去了在英特爾的工作,稱自己分身乏術,需要重新安排工作內容。
陳立武的離開一度被市場認為是英特爾的一大利空,而其重返英特爾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英特爾將大力革新。但與此同時,也有分析提到,陳立武執掌英特爾管理大權之路從開始就充滿挑戰。業內都在懷疑,陳立武是否會繼續英特爾之前的計劃,投入資源以發展英特爾的芯片代工部門,還是簡化其目標,加速剝離代工部門業務,甚至進一步出售英特爾的其他部門。
英特爾如今陷入巨額虧損,2024年淨虧損188億美元,這是自1986年以來首次出現淨虧損,主要原因是巨額減值。據公司文件顯示,截至12月31日,代工部門的物業和廠房設備賬麵價值為1080億美元。
這兩家芯片巨頭,原來是親戚
2023年11月,環球時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半導體公司英偉達創辦人黃仁勳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不僅是全球人工智能芯片行業最有權勢的兩個人,而且還是一家人。
黃仁勳(圖源:紅星新聞)
這篇文章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一名專門研究企業家族的財經記者表示,黃仁勳和蘇姿豐是相隔一代的表親。英偉達的一位發言人證實,黃與蘇的親緣關係來源於黃的母親的家庭。不過黃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蘇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報道稱,在中國台灣,蘇和黃出生相隔6年。一些網絡論壇的用戶對這一“巧合”議論紛紛,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他們家族所謂家譜的草圖。
據了解,黃仁勳於1963年出生於台南市,1972年被父母送到美國就讀,1984年在俄勒岡州立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1993年創立英偉達。1999年,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全美40歲以下最富有的人之一。
蘇姿豐1969年出生於台南,3歲時移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係畢業。2014年被任命為超威半導體首席執行官,為該公司首位女性首席執行官,2021年9月獲選為美國時任總統拜登的科技顧問。
蘇姿豐(圖源:藍鯨財經)
報道提到,台灣《天下》雜誌稱,翻開黃仁勳家族圖譜可以發現,黃仁勳母親羅采秀和蘇姿豐的外公羅伯沐,是台南望族羅氏大家族第二代12人中的小妹和大哥。按輩分來看,盡管黃仁勳僅比蘇姿豐大6歲,但蘇姿豐卻要喊他一聲表舅。兩家公司的競爭也因此被打趣為“表外甥女打表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盡管大多數人從未見過英偉達和超威生產的芯片,但我們很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同時依賴二者。2020年,當被問及與黃仁勳的關係時,蘇姿豐稱,“我認為英偉達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他們在過去十年中展示出的技術能力已經將該行業帶到了人工智能的一些關鍵領域”,所以毫無疑問,我們競爭激烈,“但在這個世界上,你也必須不時與競爭對手合作”。
博通CEO陳福陽:向來表現低調,擅長以小博大
據財聯社此前報道,3月6日,半導體廠商博通發布財報,其業績超過華爾街預期,推動其股價盤後大漲。此外,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陽還對今年第二季度的營收作出了非常樂觀的預測,緩解了市場對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擔憂。
財報顯示,博通第一季度營收為149.2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146.1億美元。得益於其定製加速器的強勁應用,人工智能芯片營收飆升77%以上,達到41億美元;其基礎設施軟件部門的收入增長超過47%至67億美元,而分析師預期為64.9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澎湃新聞在一篇報道中指出,博通成為繼英偉達和台積電之後全球第三家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半導體巨頭,有望對英偉達霸主地位產生衝擊。
陳福陽(圖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為博通的首席執行官,陳福陽向來表現低調,和黃仁勳、蘇姿豐相比,他在媒體前露麵較少,但卻被譽為半導體行業的“凶猛大鱷”。他擅長以小博大,通過不斷並購拓寬博通的專利護城河,強化市場地位。
陳福陽是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的華人,最能體現他收購狂人名號的是高通收購案。2017年,博通欲以13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半導體巨頭高通,遭到高通強烈反對,並最終被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假若當年這項交易成功,將成為半導體曆史上最大的並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