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普京的俄羅斯難以遏止的侵略本性,五個俄羅斯鄰國—包括波羅的海三國,芬蘭和波蘭,“接近”達成一項防禦性協議: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又稱『渥太華禁雷公約』。據分析,一旦退出後,這些國家準備在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地帶密集布雷。
波蘭總統杜達於 在波蘭華沙出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在議會發表的講話。 AP - Czarek Sokolowski
作者:安德烈
周四,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女士對媒體表示,“我們認為我們非常接近達成這一協議。”她表示,與俄羅斯有著共同邊界線的波蘭、立陶宛、拉托維亞、愛沙尼亞及芬蘭在進行了緊張而密集的協商後,將達致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的戰略協議。
同日稍早,國際紅十字會對歐洲重新武裝表示“非常擔憂”,尤其對立陶宛宣布退出國際禁止使用集束炸彈條約以及歐洲五國正在協商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非常擔憂。
國際紅十字會稱,一些國家可能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尤其對眾多平民,甚至對準備退出條約的國家本身。
不過,以上五個國家,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對本國有朝一日遭致俄羅斯侵略非常擔憂,並早已向外界通報,準備共同就是否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進行協商。
與會的波蘭國防部長也對媒體表示,“現在作出這樣的決定非常必要,尤其五國聯合作出決定更加重要。”
3月6日,立陶宛退出國際禁止使用集束炸彈條約,援引的理由是作為俄羅斯的緊鄰,擔心國家安全遭到破壞。次日,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波蘭政府支持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
包括烏克蘭在內的超過160個國家批準了『渥太華禁雷公約』,但不包括美國和俄羅斯。這一公約禁止簽約國家使用、生產、存儲殺傷人員地雷。
基輔譴責莫斯科州烏克蘭大量部署殺傷人員地雷,為種族滅絕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