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文章:
今年美國消費者已經有很多需要擔憂的事情:無休止的關稅新聞、居高不下的通脹,以及最近對經濟衰退的新一輪擔憂。
這些問題似乎正同時影響富人和窮人的消費,無論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奢侈品,都受到衝擊。
以低收入消費者為例。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在2月底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的一次采訪中表示,“預算緊張”的消費者正表現出經濟壓力下的行為:他們在月末購買較小包裝的商品,因為“錢在月底之前就已經用完了。”
麥當勞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快餐行業今年開局“低迷”,部分原因是低收入消費者的需求疲軟。根據麥當勞的數據,美國整個快餐行業在第四季度對低收入消費者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兩位數百分比。
高端市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花旗銀行對信用卡交易數據的分析,美國消費者在奢侈品市場(包括高端百貨商店和在線平台)的支出在2月份同比下降了9.3%,比1月份5.9%的降幅更嚴重。
好市多的會員製客戶群體以高收入消費者為主,公司上周表示,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轉向較低成本的蛋白質食品,例如碎牛肉和家禽。
首席財務官加裏·米勒奇普表示,會員仍在消費,但在支出方麵“非常謹慎”。他還表示,如果消費者看到更多因關稅帶來的通脹,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挑剔。
百貨商店也在各個方麵看到消費者在精打細算。周二,科爾士百貨首席執行官阿什利·布坎南表示,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消費者在非必要消費上“非常受限”。
但他說,對於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人來說,“情況也相當具有挑戰性”。
公司給出的全年銷售預期遠低於華爾街的預期,導致股價周二暴跌24%。
上周,梅西百貨首席執行官托尼·斯普林表示,“在梅西百貨購物的富裕消費者同樣感到不確定、困惑和擔憂。”
近年來,經濟出現了一些疲軟跡象,但還沒有顯示出如此普遍的疲軟。疫情後,一些人將這一時期稱為“富人衰退”,因為高收入人群的工資增長落後於需求旺盛的藍領工人。
然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長已經開始逆轉。自2023年起,新冠疫情期間增加的食品券福利被取消,到2024年底,最低收入群體的工資增長開始落後於富裕人群。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多年通脹——尤其是在食品雜貨、房租和公用事業賬單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上的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造成了嚴重打擊。
然而,由於人工智能熱潮推高了股市,富裕人群的消費仍然強勁。
但如今,所有人似乎都變得更加謹慎,這種消費的收縮影響了多個行業。例如,消費者在航空旅行上的支出出現放緩跡象。本周早些時候,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和捷藍航空紛紛下調第一季度業績預期。
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埃德·巴斯蒂安周二在一個行業會議上表示,“經濟情緒上出現了一些變化,消費者信心也有所波動。”
花旗銀行對美國信用卡數據的分析顯示,大多數零售類別的支出都在下降。截至目前的零售季度,服裝和運動鞋類的消費分別同比下降了12%和22%。
即便是食品零售、汽車零件售後市場和寵物用品等相對剛需的領域,也都出現了一定下降。
包括塔吉特、Foot
Locker和勞氏在內的零售商均表示2月份需求疲軟。塔吉特首席執行官布賴恩·科內爾上周表示,消費者正在考慮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及其對自身的影響。
Foot
Locker上周表示,客戶在2月份“謹慎且敏感”,並指出其年輕消費者群體正在思考“整體生活成本以及對關稅的不確定性”。
僅本周,消費者就已經需要消化大量新變化。周日,川普拒絕排除美國經濟因其政策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導致股市暴跌。
隨後,關稅威脅、反製關稅和政策反轉接連上演。雖然周三的通脹數據顯示2月份的價格漲幅略有放緩,但這幾乎無法讓人安心,因為這尚未反映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然而,問題不僅僅是關稅擔憂,甚至不隻是整體不確定性。許多人的現金儲備也變少了。根據美國銀行研究所追蹤的信用卡數據,在截至2月份的12個月裏,各收入階層的支票和儲蓄賬戶餘額都有所下降,並正接近2019年經通脹調整後的水平。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各收入群體的工資增長在過去一年中放緩。此外,美國人的通脹調整後債務餘額已開始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這意味著,消費者普遍缺乏應對經濟衝擊的能力,而此時不確定性正在上升。他們變得更加謹慎也就不足為奇,即使這可能會拖累整體經濟發展。(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