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川普所謂“美國能源危機”並不存在 是危言聳聽
中時新聞網
2025-03-13 09:51:44
川普表示,美國要努力挖掘地下資源,不過目前油價平穩,鑽探石油的驅動力不足。(圖/路透社)
川普在他第二任期上任後,立即宣布“美國正處在能源緊急狀態”,立即表示要擴大美國能源的發掘與相關投資,這就包括對天然氣、頁岩油、石油,甚至煤礦的開挖,並認為這可以推動美國就業。但是經濟與資源專家表示,這些說法與事實相去甚遠。
ABC報導,川普的閣員都在配合他的能源重探計劃,美國能源部長賴特(Chris
Wright)上個月發布了一份備忘錄,指示將要開啟“能源主導的黃金時代”。美國內政部長柏根(Doug
Burgum)上任開,就誓言要推進“美國能源獨立”。
但是,威斯康辛大學能源研究所公共事務教授奈梅特(Gregory Nemet)向ABC新聞台 (ABC News)
表示,川普政府所謂的“美國能源危機”並不存在,翻看美國曾經的能源短缺年份,比如 1973 年、1979 年和 2002
年發生的實際危機相比,如今完全是能源平穩時期。
奈梅特稱,“過去 20 年裡,美國汽油價格處於中等水準,供應充足,我們沒有停電,我們的加油站也不用排長隊。”
事實上,早在川普的前任,也就是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化石燃料鑽探數量創下了曆史新高。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拜登政府石油產量達到1,290萬桶/日,打破了2019年創下的1,230萬桶的紀錄。過去幾年,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這與俄烏戰爭有關,拜登政府為了對俄羅斯經濟製裁,提高了美國石油天然氣的國際供應量。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諾亞考夫曼(Noah
Kaufman)告訴ABC新聞:“無論採用任何標準,現在都不是能源危機或緊急情況。”
康乃爾大學永續發展中心環境生物學教授鮑勃哈溫斯(Bob
Howarth)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川普在競選中大力承諾增加化石燃料產量,但是過去幾個月,原油的鑽探量並沒有顯著增加。他說:“我也認為不太可能,這不是他能控製的。”
專家表示,由於油價保持穩定,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沒有動力進行更多的鑽探。
截至週二,美國油價的主要基準-西德州中級原油 (WTI) 價格,約為每桶 66
美元。哈溫斯說:“這不算高價。所以,如果增加鑽探反而賠錢,那他們就不會這麽做。”
專家表示,儘管川普聲稱美國石油產量遠遠不夠,但世界並不需要更多的石油。美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但全球需求正在下降。原因在於新能源。歐洲和亞洲國家減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因為風能、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車等再生能源,都在蠶食對化石燃料的需求。
哈溫斯說:“對他們來說,使用再生能源更便宜,能源也更安全。”
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與環境事務學院大衛科尼斯基教授(David
Konisky),向ABC新聞解釋:“川普政府用不誠實的能源危機的言論,試圖加快化石燃料開採許可,並想要繞過環境審查。”
科尼斯基表示,川普認為,拜登時代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影響了美國經濟競爭力。但實際情況是,新能源產業已經是重要產業,美國選擇退出不會影響這一趨勢,反而會使美國在相關領域喪失競爭力。
雖然目前看來化石燃料不會短缺,但氣候科學家和國際社會仍不斷警告稱,如果不努力大幅減少全球化石燃料,地球將麵臨嚴重的氣候後果。專家表示:“我們沒有遇到能源危機,我們麵臨的是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