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昨天,法新社說在巴黎郊區舉行了一場超現實的司法審判會:法國法院應對一名維吾爾反對派人士因損壞中國大使館的招貼架物品而被要求處以 150 歐元罰款的案件作出裁決,而中國大使館本身也被指控騷擾該人士。案審因為中國大使館的律師沒有到庭而推後到今年10月再審。法國司法開庭為中國大使館的指控向一維吾爾人索要150歐元物損賠償費 https://t.co/Hmt1NyugwS pic.twitter.com/aX5IEAun3G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March 13, 2025
法國埃夫裏法院將此案延期至10月13日。法庭這一決定令被控方大為失望。歐洲維吾爾研究所(IODE)所長迪麗努爾·熱依汗(Dilnur Reyhan)幾乎要流下眼淚告訴法新社:“我希望能擺脫這種心理壓力,可是現在我還要承受另外 8 個月的痛苦。”
案發是由於41 歲的熱依汗女士因向中國大使館的張貼牌上潑紅漆,以譴責中國參加 2022 年 9 月 11 日由法國共產黨日報《人道報》組織的節日聚會。她隨後被起訴。
據法新社稱,維吾爾族是新疆(中國西北部)最大的民族。據研究和西方非政府組織稱,自 2017 年以來,超過一百萬維吾爾族或其他民族的成員(主要為穆斯林)被關押在“再教育營”中,並指控那裏存在大量侵犯人權的行為。
但中國將其中一些基礎設施稱為“職業培訓中心”。
潑漆事件發生後,中國大使館對熱依汗女士提出投訴,但被駁回。可是於2024年3月,法國檢察官起訴稱這位維吾爾人社會科學研究員因“嚴重損害”物品應對受害者中國大使館支付150歐元的罰款:這包括為三名中國外交官清理該張貼物品的所費。
該案苦主迪爾努爾·熱依汗於 2004 年抵達法國,並於 2015 年加入法國國籍,她一直對法國司法這一決定提出異議。而法院也本應於昨天一勞永逸地宣判以了結此案。但由於中國大使館及中國大使館的律師菲利普·豐塔納Fontana的缺席,讓昨天的庭審陷入混亂。
主審法官當時問道,中國大使館的律師豐塔納是不是“遇上交通堵塞了?” 但雷漢女士的律師威廉·布爾登 (William Bourdon) 則諷刺稱:“Fontana律師沒有被什麽堵車困住,除非是他去了中國的長城或中國紫禁城。”
在庭審多次中斷等待之後,法庭主席宣布推遲判決,庭長解釋說,這樣“我們就不會被指控是偷偷摸摸地審判”。但這違背了檢察官的建議,因為檢察官反而認為“這種司法延判是不好的事情”。
法新社後來通過電話聯係到了中國大使館的律師豐塔納,該律師解釋說自己缺席的原因是“他的當事人擔心他的出庭會施壓司法公正。”
但該律師並未就自己是否出席10月13日的庭審發表評論,並說他自己正在等待中國大使館的指示,而中國大使館也沒有回應法新社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提出的評論請求。
法新社說,法國維吾爾族事業的支持者則譴責這種“持續的騷擾”。學術自由攻擊觀察組織 (OALA) 成員、學者傑羅姆·赫爾托 (Jérôme Heurtaux) 表示:“這一司法案是有關維吾爾族遭受迫害以及歐洲人對中國形象認知的寫照。”
據法新社稱,另一位旅法維吾爾族人士是古麗巴哈爾·賈利洛娃 (Gulbahar Jalilova),她的支持者稱她是新疆的“集中營幸存者”。她的親屬稱,5 月 8 日她遭遇了“綁架未遂”,隨後她在精神病院度過了六個月。
法國《世界報》報道了法國內務安全總局(DGSI,反間諜局)對該案的記錄,“記錄顯示,5 月 8 日,針對一名維吾爾族政治難民的‘恐嚇行動’中,有中國秘密情報官員在場。”
據《世界報》報道稱,此次事件被認為部分引發了巴黎秘密要求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特工處負責人及其副手離開法國領土。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批評該報的“報道錯誤百出”。
國際維吾爾解釋委員會周一對此作出回應,宣布已提起新的無所具體針對司法投訴,指控X“鎮壓”法國維吾爾族僑民。據該協會稱,法國司法係統尚未對早前最初的投訴進行跟進。但此次新的指控伴隨著民事訴訟,從而讓法國司法自動啟動司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