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台積電拋出千億投資計劃,求特朗普關稅大棒手下留情;卻忽視了這家公司正深陷一場法律糾紛。被指控存在‘反美’勞動力行為的台積電,將在下個月上演一出法律大戲。”
港媒《南華早報》8日報道注意到,這個被特朗普覬覦許久的台灣半導體巨頭,其在美運營麵臨著從“歧視、敵視非東亞裔員工”到“性行為不端”等諸多指控。相關案件定於4月8日在美國聯邦法院開庭審理。
近30名原告的集體訴狀中控訴道,“不是來自東亞、台灣地區和中國大陸的員工,經常受到台灣管理層的斥責和辱罵,甚至當著同事的麵。他們被罵‘懶惰’、‘愚蠢’,僅僅因為他們是美國人。”
台積電否認了這些指控。深受訴訟影響的亞利桑那州工廠裏,部分員工也支持公司的立場,認為這些指控不實,擔心破壞公司在美國生產先進芯片的努力。
正在建設中的台積電美國工廠
台積電的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為美國科技巨頭蘋果(Apple)和英偉達(Nvidia)等公司生產高性能計算芯片。但近年,這家公司在美國的擴張,頻繁陷入“依賴台灣工人”的爭議中,還遭到美國員工的集體起訴。
據《南華早報》報道,在台積電美國業務啟動前,其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就已經因為與當地工會的糾紛、生產延遲、招聘台灣員工等問題,不時鬧上頭條新聞。
台積電本周告訴港媒,其在美員工總數已接近3000人,“大部分是美國員工”。但在去年,其美國工廠2200名員工裏近半來自中國台灣的情況,在美掀起軒然大波。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當時將之歸咎於美國本土“缺乏製造業人才”。
近期,相關案件開始進入訴訟程序。其中包括去年8月,台積電美國工廠的負責招聘的人事管理人員黛博拉·霍溫頓(Deborah
Howington),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訴訟,指控台積電在招聘、解雇和工作標準方麵對亞裔員工存在明顯偏袒。
霍溫頓在訴訟中聲稱,台積電高層存在種族和公民身份歧視,且該公司存在“普遍和嚴峻”的“敵對工作環境”,“辱罵、恐嚇、孤立和羞辱屢見不鮮”、“美國員工動輒被罵‘懶惰’、‘愚蠢’。”
她還指控稱,台積電從時任拜登政府獲得的芯片資金資助,未用於推動多元化(DEI)和本土招聘,在美國設崗招募台灣地區雇員,還聘請“亞洲獵頭”專門尋找台灣員工。
這起案件後來以集體訴訟形式重新提交,最初來自美國、墨西哥、尼日利亞、歐洲和韓國的13名原告就歧視行為向台積電索賠。現在原告人數上升至30人,港媒注意到,他們多為白人、拉丁裔、非裔美國人,此外還有韓國人和伊朗人。
新的訴訟中,原告重點強調台積電美國子公司重用會中文的員工,非亞裔員工經常被排除在業務討論之外,因為對話通常以中文進行,業務文件也通常用中文書寫,這迫使他們隻能使用翻譯服務來解讀公司文本。
一些美國員工被要求去台灣受訓時,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其中一名原告聲稱,台積電的一位經理為此鼓勵她使用教學軟件學習中文。
這份訴訟還聲稱,台積電的一位高管甚至在一次全體會議上承認,公司使用“中式英語”向不會說普通話的人隱瞞信息。
台積電當時並未對集體訴訟提出反駁,也拒絕對訴訟發表評論。公司發言人澄清稱,招募和晉升時不考慮性別、宗教、種族、國籍或政治派別。
據《南華早報》報道,今年2月,原告又提出新動議,要求修改原始訴狀,加入一條匿名的不當行為指控,涉及賣淫、吸毒、性活動和不安全的化學品處理。台積電隨後請求法院將這些新指控從公開記錄中封存,稱其為“傳聞”、“謠言”和“醜聞”。
台積電辯稱,這些指控“不僅會對被告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也會對美國建立在岸產能以生產至關重要的計算機芯片的戰略造成損害的風險”。
台積電律師在法律文件中反駁道,“(原告)最新提出的指控充斥著低俗故事——關於性、毒品和各種混亂的荒誕情節。”
在2月13日提交的一份法庭聲明中,台積電還指出,在“這一獨特領域”,美國的合格勞動力“嚴重短缺”,這意味著“公開傳播這些虛假和聳人聽聞的信息”,會危及公司吸引和留住熟練勞動力的能力。聲明試圖強調,台積電的工作是“確保在美國生產先進技術半導體”。
台積電亞利桑那分公司的設備總監也向法庭表示,建造半導體工廠和運營這些工廠需要“高度專業化的技術技能”,但具備的人很少。
盡管原告反對,聯邦法院法官在27日仍批準了台積電方麵的部分請求,同意封存包含了匿名性侵犯指控的原告訴訟內容。
如今,距離案件開庭僅剩一個月,台積電仍拒絕就未決訴訟發表評論。在發給港媒的聲明中,台積電稱為其在美團隊感到驕傲,將致力於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建成運營,並期待其成為美國半導體製造主要中心。
在美擴張麻煩不斷的同時,3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台積電共同宣布,台積電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的投資,提高其芯片產量。
當地時間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台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握手。視覺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台積電此舉意在安撫特朗普,回避芯片關稅。此外,台積電可能還擔心特朗普會撤銷拜登政府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給予的補貼,盡管它隻拿到了66億美元獲批補貼的一部分。
加上這筆被吹捧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單筆外國投資”的資金,台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額達到了1650億美元。公司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在白宮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在美國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和1間研發中心。
特朗普稱這項投資是“世界最強公司的重大舉措”,將為美國增加2萬至2.5萬個就業崗位、帶動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主導地位。
投資消息傳出後,台積電股價3日當天即下跌4.19%。島內輿論同時炸鍋,民調顯示高達84.8%的台灣民眾反對台積電先進技術轉移到美國。
麵對各界對美國“掏空台灣”的擔憂,以及對民進黨當局“媚美賣台”行徑的譴責聲浪,6日下午,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和魏哲家緊急召開記者會。
綜合台媒報道,會上賴清德吹噓赴美投資“是台積電的成就,也是台灣共同的驕傲”。魏哲家則辯稱此舉“符合全球布局策略”,還宣布今年要在台灣地區再開11條生產線,但仍難平眾怒,遭嘲台積電被美國“整碗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