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裏巴巴內部,蔡崇信的外號是“財神爺”;在媒體報道和互聯網創業故事裏,蔡崇信又被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他是阿裏18羅漢之一。頂著一張“長期堅持有氧運動的臉”,被網友稱為“中老年版周受資”,而他的另一半吳明華,則堪稱與他勢均力敵的頂級名媛千金。作為蔡崇信身邊多年的伴侶,吳明華的智慧和賢淑為蔡崇信的事業和家庭提供了強大支持。
二人每每合體亮相以來,富而不奢的華裔老錢風撲麵而來,既是興趣相投的親密愛人,又是並肩作戰的事業夥伴,被網友戲稱為華裔“頂配夫妻”,智性戀天花板。
勢均力敵的“頂配夫妻”
蔡崇信和吳明華都出身寶島名門,倆人不僅是世家聯姻,更是深受各大媒體關注的“華裔頂配夫妻”,一路拿的都是人生贏家劇本。
蔡崇信來自顯赫的律師世家,祖父蔡六乘1949年遷居台北,曾經為杜月笙做過法律谘詢。父親蔡中曾青出於藍,是台灣省首位獲得耶魯法學院博士學位的法學精英,父子倆創辦了“常在法律事務所”,“常在”從創立之初到現在,都是島內最top的三大律所之一。

吳明華的家庭背景則更為突出,吳明華的爺爺吳三連早年曾留學日本,是“台南幫”大佬,他創辦的台南紡織發展成為了中國台灣地區最大的紡織企業之一。同時涉足政界,曾擔任過台北市長,還創辦了《自立早報》以及多所學校。吳明華的父親吳得民也很厲害。他台大學經濟學係畢業後赴美深造,拿到威斯康星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曾在堪薩斯大學經濟學係擔任係主任,在計量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檢驗外生性的“Wu Test”就是他發明的。
出身名門的吳明華,自身也很能打,她從小就在美國超級名校勞倫斯高中就讀,本科碩士都在斯坦福大學,還拿了哈佛大學MBA,畢業後加入到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現在又是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

與妻子一樣,蔡崇信走得也是精英路線,10多歲的時候,蔡崇信就從台灣去了美國留學,之後在耶魯大學取得了法學博士的學位。一畢業就在華爾街知名的商務律所Sullivan & Cromwell,擔任稅務律師工作。三年後,他紮進了私募股權賽道,成為紐約小型並購公司Rosecliff,Inc.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1995年,31歲的蔡崇信從華爾街轉戰香港,就職於瑞典控股公司銀瑞達(Investor AB),主要負責亞洲股權投資業務。
蔡崇信和吳明華雙雙從校園一路開掛到職場。1996年,蔡崇信和吳明華在紐約公園大道的基督教堂完婚,婚訊還登上了紐約時報。
很多人都說,沒有妻子吳明華,蔡崇信就沒有今天。以至於後來很多人分析蔡崇信的成功經驗時,都表示“首先要娶到一位好老婆,沒有這個1,有再多0也沒用”。雖然有調侃成分,但吳明華的學識能力和眼界魄力,的確擔得起“最強賢內助”的美譽。

篤定阿裏,眼光超前
向來低調的蔡崇信,一直被稱作“馬雲背後的男人”。作為同年出生、祖籍浙江的阿裏唯二永久合夥人,“大當家”馬老板喜歡指點江山,他這位“二當家”卻習慣躲在幕後。最出圈的事跡莫過於在1999年放棄580萬元年薪,毅然加入阿裏“草根”初創團隊,成為月薪500塊的創始CFO。
後來的故事人盡皆知,阿裏在隨後的數年裏一路高歌猛進,成長為中國甚至全球互聯網電商的巨頭企業。這場豪賭,讓蔡崇信贏的盆滿缽滿。

後人很難設想馬雲和蔡崇信這樣來自兩個世界的人會跨越階層成為創業搭檔。草根出身的馬雲,早期創業的曆程也像個“草台班子”,粗糙、簡陋、原始。而蔡崇信的履曆充滿光環——出身投資世家,耶魯法學博士、跨國投資高管,年薪70萬美元。
但馬雲對於B2B的構想打動了蔡崇信。1999年,35歲的蔡崇信辭掉香港的高薪工作入職阿裏,成為月薪500元的CFO。這一決定得到了當時懷頭胎的吳明華的鼎力支持。

蔡崇信加入時,阿裏巴巴連公司都沒注冊,創始團隊湊出來的50萬元啟動資金也馬上見底,而且“十八羅漢”連股權都搞不懂是什麽。蔡崇信從頭梳理,一步步建立起阿裏巴巴的公司治理結構,又四處奔波尋找投資。在蔡崇信的撮合下,高盛牽頭向阿裏投資500萬美元,又說服軟銀孫正義多次向阿裏注資。
而吳明華也夫唱婦隨,在擔任阿裏巴巴集團顧問期間,把自己在運通的資源和經驗帶到阿裏,支付寶的成功她功不可沒。
2007年,阿裏巴巴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阿裏登陸紐交所創下美股史上最大IPO。兩次都是蔡崇信在背後推動。

馬雲曾在多個場合說過,“最感謝的人就是他(蔡崇信)”,也曾這樣評價蔡崇信:“有多少人的勇氣可以像他一樣?”當年那場外人眼中的豪賭,在蔡崇信看來卻是權衡利弊後的最優選擇,“放棄的年薪是一個確定的數字,但阿裏的潛力是不可預估、無法衡量的,兩者之間我自然選擇後者”。
隨著阿裏成功登陸紐交所,作為第二大自然人股東的蔡崇信也在押寶成功後賺得百億美元身家,這些年夫妻倆一直是福布斯富豪榜常客。
將愛好變成商業
由於擁有共同的愛好,“頂配夫妻”在愛好上也能互相助益,將愛好最大化變現。
2019年,馬雲退休以後,蔡崇信也卸下了戰投部的重擔,逐漸淡出阿裏一線,開始轉向個人愛好——籃球。
蔡崇信是一個超級籃球迷,在耶魯讀書時就曾為校籃效力。但蔡崇信的商業天分,最終讓他把愛好運營成了一門收益翻倍的生意。
他分批次全資購得籃網隊。2018年4月,蔡崇信以10億美元收購了籃網隊49%的股份;2019年8月,他又以13.5億美元收購了籃網剩餘51%的股權;隨後,他花費11.5億美元收購了籃網隊主場巴克萊中心。三筆交易總金額超過30億美元,蔡崇信也一躍成為NBA球隊的第一位華人大老板。妻子吳明華不僅經常進場跟著蔡崇信一起觀看比賽,還同他一起管理籃球隊,並曾代表球隊出麵接受媒體采訪,談吐優雅、知性,是NBA老板娘中的一股清流。

買下籃網後,蔡崇信做了幾個大膽決策:重金引入帶傷的杜蘭特,歐文也隨之加入,又從火箭隊換來哈登,組成三巨頭,籃網隊價值大漲。這支集結了巨星的球隊,成為當年奪冠最大熱門。雖然“三巨頭”未能如願奪冠,但蔡崇信執掌籃網期間,球隊商業價值和品牌影響力卻水漲船高。
隨著新的轉播合同和NBA全球化推進,24年6月,夫婦二人將籃網隊15%部分股權轉讓,獲得約50億人民幣。轉讓完成後,布魯克林籃網隊和紐約自由人隊的總估值打破NBA曆史紀錄,成為北美職業體育曆史上最高的估值之一。
在短短5年內,蔡崇信和吳明華便將一支NBA球隊炒到身價翻倍,就如同其在20多年前投資尚且名不見經傳的阿裏巴巴,再一次驗證了“頂配夫妻”投資狠辣獨到的眼光。

2024年10月21日,紐約自由人奪得WNBA總冠軍
除了商業上長袖善舞,夫妻倆還對公益、藝術、科學抱有極大的熱情。
“湖州統戰”官號在2022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透露,截至當時,蔡崇信已累計為家鄉捐贈6700多萬元,包括:捐建蔡崇信體育館、雙林鎮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設立蔡崇信獎學金等項目等。
2018年,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Stanford Neurosciences Institute)宣布更名“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以感謝斯坦福88級校友吳明華及其丈夫蔡崇信給予數億美元的贈款。

蔡崇信與吳明華還向紐約林肯中心的新大衛·格芬廳捐款5000萬美金,新大衛·格芬廳的新劇院也被命名為“Wu Tsai Theate吳蔡劇院”,分別取了夫婦倆的姓氏,並且還把妻子吳明華排在了前麵。
臨危受命,備受關注
2019年蔡崇信“隱退”後,一路順風順水的阿裏巴巴卻開始迎來空前危機:電商江湖的激烈競爭,商業環境的錯綜複雜。2023年,阿裏陷入競爭水火,蔡崇信臨危受命,重出江湖接任了張勇董事會主席一職。

這是阿裏危機四伏的時刻,錯過下沉市場的黃金幾年,拚多多的野蠻增長讓行業格局進一步改變,阿裏股價一度被拚多多超越,後麵還有京東、抖音、快手等虎視眈眈吞噬市場。
回歸阿裏掌權後,蔡崇信又開始回到台前。蔡崇信下賭注快、狠、準,又有著不惜沉沒成本的“斷舍離”決心。這種果斷決策的風格再次發揮作用,阿裏正在走的路線是重組架構,聚焦電商主業,計劃將非核心的資產出售。
2023年底,蔡崇信推翻了阿裏曾於2022年定下的分拆上市計劃,將雲計算、物流等業務,重新裝回了電商基本盤中。還宣布不再推進對阿裏雲的分拆,反而是加大了戰略投入。同時也頗為“激進”地對大模型出手,先後投資了月之暗麵、MiniMax、智譜AI、百川智能和零一萬物。

為了聚焦主業,蔡崇信在2024年初公開表示,阿裏巴巴將考慮退出旗下的傳統實體零售業務,以重新凝聚電商團隊的戰鬥力。2024開年後,阿裏先後減持了快狗打車、小鵬汽車、B站等資產,2024年下半年,出售了銀泰和高鑫零售。
2025年2月20日,阿裏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阿裏巴巴單季淨利潤同比暴增333%,阿裏巴巴股價應聲飆升11.5%,創下年度新高。阿裏第三季度營收增速創逾一年以來最快,資本開支大增,核心業務加速增長,淘天收入增長加快,阿裏雲收入重回13%的雙位數增長,增幅創約兩年以來最大,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
如今阿裏重回增長,而蔡崇信能否帶領阿裏重回巔峰,還需要更多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