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鶴崗“5萬(人民幣,下同)全款買樓”後,中國年輕人正在掀起日本“撿漏”買樓潮:無需永居、無需日語、對外國人沒有限製,不到10萬、甚至三四萬人民幣就能買下數百平(平方米,下同)獨棟。
編輯:宋爽 責編:陳子文(一條)
據日本總務局2023年數據統計,日本有超過900萬間無人居住的房屋,佔所有房屋14%。大量無人繼承的房屋以超低價出售,甚至“0元拋售”。然而,低價背後卻是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自己解決簽證問題;便宜房子大多是位於偏僻地區的老屋,基礎設施匱乏,交通不便;屋體陳舊,需要大量金錢、精力修繕;暖氣費高昂……
一條對話了3位在日本買樓的中國人。有人3.2萬買下北海道170平(約1830平方呎)獨棟,提前過上養老生活;有人攜全家搬入300平湖邊法式洋房,房價10萬,但改造需要50萬;有留學生買下單間公寓,比住宿舍還便宜。日本買樓是坑還是寶?聽聽他們的親身經曆。
3.2萬買1800呎獨立屋 我在北海道重啟人生
尼鹿,29歲,北海道小樽市,3.2萬買樓
我一點日語都不會,也沒有“永居”,去年我花3.2萬人民幣買下了一套170平的房子,獨居近兩個月後,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攝影師尼鹿在北海道花3.2萬買下170平獨立屋
在來日本買樓前,我就來旅行過幾十次。我是一名攝影師。第一次有在這邊買樓的念頭,是疫情前來小樽拍攝,覺得好漂亮、好治癒,浪漫得像童話一樣。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有一個溫暖的小家,外麵鵝毛大雪,我在家裏圍爐取暖,那就太幸福了。
後麵的幾年,我每年冬天都會來小樽待3個月。住最便宜的酒店,一個月也要花1萬多塊錢,完全不如買套房劃算。我這個人行李又多,一個人帶150斤的東西,經常換酒店,拉來拉去老費勁了,就更加深了買樓的想法。
我是一個有拖延症的人,斷斷續續想了好幾年也沒有下定決心。直到2024年12月的一個中午,我在打盹,腦海裏很奇妙地出現了一個念頭,就是我買了電影《情書》中在小樽取景的房子,我立馬醒來,打開手機開始看房源。我在網上把小樽所有的房子都看了一遍,很快看中了兩座房子,先和經紀簡單地郵件溝通了一下,然後立馬找當地翻譯,飛到小樽來看房、買樓。 第一家本來都起草好了合同,但中途和屋主有些誤會,最終也不了了之。
我定下了第二家,這是一棟一戶建(一戶建,日本常見住宅模式,通常為一棟2-3層的獨立建築,可住一家人),兩層樓,170平米,4室4廳2衛,還有一個倉庫、一個地窖和好幾個儲物間。房子是1966年建的,90年代按照日本防震法翻新過一次。位置離市中心火車站開車隻要10分鍾,樓下就是巴士站和便利店,巴士5分鍾就有一個大商場,相當方便。價格是3.2萬人民幣,房子和土地,都是永久的資產。再加上經紀費、律師費、翻譯費等等,不到7萬塊錢,過戶後每年要交500人民幣左右的稅。
我第一次聽說小樽的房價時還挺驚訝的,但了解下來,發現這算是當地老房子的正常價格。這些房子大多是日本經濟泡沫前蓋的,質量、裝修都很好。屋主現在很多去住養老院了,無力維護房子,隻能低價處理掉,有的甚至是0元送。我在網上也看過一些0元送的房子,雖然又大狀況又好,確實讓人心動,但一般都很偏,到市中心要一個小時。當地年輕人也不會來買這些房子。第一,他們沒有結婚必須買樓的傳統,婚後可以租房。第二,日本的教育比較公平,沒有學區房的概念。第三,日本的工作場地變動比較頻繁,比如你今天在大阪上班,明天可能就要被調到東京或者北海道了,買了房就有了枷鎖。第四,日本的房價不會漲得太快,除了收點房租,沒有太大投資價值。

日本買樓時需要關注的5點
日本的經紀都非常公開透明,會詳細地告訴你房子的相關訊息,我嚴格考察了5點,不是頭腦一熱就過來買了。入住前,我還花2500人民幣修了水龍頭。因為沒人住,水龍頭凍爆炸了。我建議大家在這邊買樓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好是否有年久失修的狀況,因為日本人力比國內貴很多。
房子裝修得很精緻,所以我完全捨不得去改造。外牆是淡藍色的,門口有斑點狗雕像,窗簾有蕾絲花邊,牆上掛了幾幅油畫。一樓是客廳、廚房、浴室、廁所和衣帽間,二樓是臥室、化妝間、雜物間和工作區域,傢俱齊全。入住前,網友跟我說住日本老房子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安全問題、修繕問題、暖氣費用高等等,我一開始也有點擔心,但意料之外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
第一晚入住的時候,我既興奮又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安全問題,還帶著一位朋友一起來住,結果什麽事都沒有。從第二晚開始,就踏實得多了。我搬進來前,前房主給我留了大半箱油燈,我一直用,後來用完了就往裏麵續了一點。1月的暖氣費大概花了300塊錢。同住在小樽的朋友說,一個月正常會花1000左右。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但我的戶口在山東青島。我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要在上海擁有一套房子,我覺得我必須要非常努力,才能達到和周圍人一樣的起點。大學畢業後,我自己白手起家創業,幾乎全年無休,每天睜眼閉眼就是工作,睡覺很少,不停地喝很多咖啡。後來又經曆了合夥人卷錢跑路,被前男友做局簽合同騙了70萬。我的精神壓力很大,甚至還患上了輕微的阿爾茲海默症。雖然賺過很多錢,但大手大腳揮霍,沒存下來什麽錢。我一直穿的是名牌,買一線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給美容院充很多錢,但還是老長痘。經曆過這些事情後我開始覆盤,我覺得是我自身的能量不夠,容納不了這麽多財富,需要去提升、完善自己。
搬到小樽之後,一切都慢了下來。我現在在小樽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客人主要是中國遊客,會拍一些愛情相關的情侶照。我現在一周隻集中工作幾天,每天6小時左右。下午4點就天黑了,有點像北歐,天黑後外麵沒夜生活,你要麽就出去泡個溫泉,要麽在家看日劇、聽播客、睡覺。我本身是喜歡獨處的人,這樣的生活也不會覺得無聊。我的街坊鄰居都很友善。我家樓下有一家便利店,我每天都要去買東西,工作人員都認識我,有時候回家不去打個招呼,我都覺得怪怪的。有一次我帶著一對拍婚紗照的新郎新娘過去買東西,一屋子工作人員就在一起歡呼雀躍,和他們合影。雖然語言不通,但我感覺很有趣很快樂。
我的物慾越來越低,收入和在國內差不多,但開銷少了很多。這邊生活物價和國內一線城市差不多。但沒有什麽娛樂場所,想要花錢其實也沒機會。現在我物質上依舊不是很富有,但我覺得自己變成了內心充盈且幸福的人。我曾經也想過,要不要回上海或青島買樓?但轉念一想,我可能會成為房奴,背30年的房貸,降低生活水平。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一家三口搬來鄉下 不到10萬買樓 但改造要50萬
Kirara,43歲,滋賀縣,不到10萬買樓
去年年初,我們一家三口,在日本滋賀縣買下了這棟位於半山腰的法式房屋,室內300平(約3229平方呎),花園也是300平,到手不到十萬人民幣。房子後麵是森林,前麵是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冬天可以滑雪,夏天可以遊泳。步行15分鍾有電車站,開車5分鍾有超市,四周的景點隻需要半小時車程。家附近有很多小動物。早上會被嘰嘰喳喳的小鳥叫醒,春天種在院子裏的草莓因為沒有做防護被鹿偷吃,小流浪貓自由自在,被附近的鄰居們照顧得很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Kirara一家三口搬進了位於半山腰的法式房屋,不到10萬人民幣,室內加花園麵積逾6000平方呎
滋賀縣人口140萬左右。這裏很像國內的大理,非常宜居,很多喜歡戶外的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印度人都會在這裏度假,大家融入得非常好。我的鄰居們非常熱心,經常送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給我們,幫助我們適應當地的生活,我每天都處在感動之中。
在國內時,我曾因為原生家庭的困擾患上了重度抑鬱症,我被貼了女兒、妻子、媽媽等標籤,很少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我在未覺醒的時候心是盲的,差點複製我母親對待我的方式來對待我的女兒。我和先生想試試換一個環境生活,也辭了工作。
我們先搬到了京都,是用經營管理簽證過來的,我們開了家紡織品公司,目前收支平衡。我們在市中心租了一年多的公寓。一開始沒打算買樓,覺得像吉普賽人一樣過流浪的生活也挺好。但可能源於中國人內心的不安全感,總覺得有一座房子,才能真正有家。而且公寓有很多的限製,比如不能養小動物。我從小是被父母拋棄在農村的留守兒童,不希望自己的貓和狗子一直“留守”在國內,所以決心,一定要買一套房,一家團聚。我和先生都是社恐,京都人太多了,感覺不知所措。我們更喜歡大自然,調侃自己是“沒有樹不能活的人”,所以我們把目光放在了貼近大自然的地方,首選是京都周邊的小鎮滋賀縣。
我們在網上對比了七八家,實地看了四五家,看了好久都沒有合適的,感覺要麽算了吧。正要放棄時,看到了現在這個房子。這座法式房屋建於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昭和年代,前身是一家銀行辦的休養院,一樓是超大的客廳,二樓三樓有6個臥室,外麵還有單獨的一座平房作為餐廳。房子有漂亮的傳統尖頂和法式老鋼窗,採光比傳統的日式房子要好。當我從窗戶看到窗外的琵琶湖時,心裏決定:就是它了!
價格雖然便宜,但其實麻煩也不少。房子挺破的,我們計劃用1000萬日元(約50萬人民幣)改造,儘量不請人,自己動手,不知道錢夠不夠。房主留下的好多東西需要處理,包括好幾個雪櫃和七八個空調。日本處理大件垃圾的費用巨高,一共拉了五車,花了五六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暖氣費同樣很高,還不暖和,所以我們今年決定做個真火壁爐試試。
剛來日本的時候,我“偷感”很重,別人都在上班,而作為一顆螺絲釘,我一天不產出價值就心慌,覺得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而現在我認識到,人生不是隻有“內卷”和“躺平”兩個選擇。接下來我和我先生一起,想做一些具有一點理想主義的事情——在有生之年,親手打造一個屬於我們的烏托邦。我們正在將這棟房子的多餘房間改成民宿,希望客人可以帶著小狗小貓一起來住,到時候我們還會做一些有趣的嚐試,比如染布、陶瓷、繪畫、寫作等藝術、文學與音樂的相關交流。
我的女兒現在6年級,關於她在日本的就學問題,其實很簡單,搬過來後區役所會幫你指定學校,剛入學時,學校會安排翻譯全程陪伴外國學生,每周還會有一對一日語課程。聽女兒說日本的小學生居然可以像朋友一樣和老師聊天開玩笑。每天早上在學校門口和每個學生說早上好的,不是保安大叔,竟然是校長。閒暇時光,我們一家走幾步就會進入小森林,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聽一聽鳥叫和溪流的聲音,然後就滿血複活了。最近突然發覺,從初中開始就困擾我二十多年的失眠、偏頭痛和蕁麻疹都消失了。
留學生在日本買樓 比住宿舍還便宜
萌萌醬,29歲,高鬆,不到10萬買樓
我是在2023年來高鬆留學的,先讀了一年語言學校,現在在一所短期大學讀旅遊管理,要讀三年。一開始我在學生宿舍住了一年。雖然是單間,但房間很窄,隔音不好,沒有電梯,冬冷夏熱,費用一個月要大概2000塊錢。我查了這邊的房價,算了一筆賬,發現隻要住上五年,買樓就比住宿舍便宜。如果畢業後離開日本,房子也很好賣掉,相當於留學這幾年住宿不花錢。
我挺著急的,看的第一間房,不到十分鍾就決定拿下了。經紀本來想約下個星期簽合同,但我說我受不了了,我現在就要買,他說行,今天加個班。

萌萌醬
看看萌萌醬比租宿舍還便宜的家及更多相關照片:


吸引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因為位置就在之前的宿舍旁邊,我很熟悉、喜歡周邊的商圈。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連10萬都不到,我講價還講下來大約1萬人民幣。我當時發了個朋友圈,沒人敢相信價格這麽低。但後來我才發現,10萬塊甚至算貴的,類似的房子六七萬的都有。

房子隻有小小的20平米(約215平方呎),是一個帶洗手間的單間公寓,一進去就是一間臥室,對我來說足夠了。很多中國人來日本買樓,買的是一戶建。但那種房子一個人住太大了,而且之後如果離開日本,一戶建很難賣掉或者出租。
房子是1989年建的,保存得很好。雪櫃、洗衣機都有,直接拎包入住。這裏樓下2分鍾就是電車站,離市中心大約30分鍾。日本的居民區和商業區是分開的,去超市大概要10多分鍾。但這邊電車真的不算多,有時我旅行回來,都是淩晨了,就要拖著箱子走半個小時。

日本買樓,其實會有很多條條框框,這個是雙向的。比如房主會確保房子一定要能住才會交給你,如果入住前地震了,那這個損失由房主承擔。那相應的,我覺得中國人在這邊買樓,最重要的是要遵守規則,至少不能越過底線。比如聯繫經紀的時候,需要用郵件寫明需求,不能一個電話直接打過去,那時我日語沒那麽好,還用了翻譯器。日本人很講究邊界感,但在中國,大家覺得有效率就好,做成了就行。這兩種方式沒有哪者更好,隻是不同文化而已。如果你不會日語,找中文經紀,價格可能會虛高,10萬塊變成十二三萬。
我本科是在國內讀的985(具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2015年大學畢業後,在爸爸的資助下買了套房做民宿。那時房價低,也就20萬一套。後來重慶旅遊火了,我賺了蠻多,又把賺來的錢拿來買更多的房子做民宿,賺夠了來日本留學的錢。
高鬆離神戶大約200公裏,不算是留學、旅遊的熱門地。我之所以選擇這裏,一是因為這邊很宜居,既有自然又有城市,二是因為這邊沿海,我從小在山城長大,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就是海邊。

現在我一半的時間在上學,一半的時間在到處旅遊。上學的日子很簡單,早上起來在家裏看看日出,然後去上課,放學後回家看看日落,然後去搶半價便當,一天差不多就結束了。旅行上,我年初剛去了台灣,今年我計劃去歐洲,明年去新西蘭。
我覺得自己算是“小鎮做題家”,之前一直覺得,人生的主線就是結婚、賺錢。我一年做民宿賺得不少,可身邊的人都說你賺得不夠多。那時我出門要坐商務艙、住好的酒店,一定要用奢侈品,想要通過奢侈品來定義我自己。但現在我越來越接受了人生是沒有主線的。我不想賺更多的錢,隻想去體驗:學語言是體驗,旅行是體驗,看演唱會也是體驗。我把我的奢侈品全部賣掉了,穿的衣服一套就500元,旅行也常常住青旅,可我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我的計劃是畢業後先上班,上到40歲,然後去歐洲再讀一個哲學、音樂之類的專業,50歲時去日本或者回重慶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