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一年9塊9,攢599去吃一頓海鮮自助。高端自助正在卷土重來,且以海鮮作為招牌,從北上廣深蔓延到二、三線城市,引發排隊熱。
這批開得風生水起的海鮮自助,走的是浮誇風、過剩風,共同特點是簡單粗暴,海鮮管夠。而它們盯上的,顯然是一群更在意性價比的受眾。“回本”成了食客的核心需求。有人算過,牡丹蝦,“吃40隻就算回本”,新西蘭鼇蝦,“一隻進價就要70元”。
對於消費降級下的此般奇觀,DeepSeek這樣總結:高端自助也是一種情緒消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想用這頓飯進行報複性補償,而差不多的價格,自助讓人不用像在高端日料一樣拘謹,更不用擔心超出預算,給錢包一種百分百的安全感。
文 |饒桐語
編輯|張輕鬆
運營|小二郎
高端自助,卷土重來
站在號稱“全北京頭牌”的海鮮自助餐廳第六季門口,孫陽被嚇了一大跳。
人也太多了。和裝修打造的歐式精致風格不同,這家第六季,雖然開在一座金融大廈樓上,但場麵比商場B1還接地氣。不分男女老少,遍布各個年齡段的食客,通通擠坐在過道裏等位,人群喧鬧,小孩亂跑,背景音則是服務員拿著小蜜蜂,扯著嗓子喊號。
孫陽擠進人堆,本想拿個號,卻被門口叫號的服務員果斷回絕:您還是晚市再來吧,現在拿號鐵定吃不上了。至於晚市,5點開始,但起碼下午3點就要來等著開餐——而這天甚至不是周末,也不是什麽節假日。猶豫幾分鍾,孫陽最終放棄了這頓飯,他越想越費解:不是說自助餐沒人吃了嗎?怎麽生意這麽好?

▲一些熱門餐廳,連取餐也需要排隊。圖 /視覺中國
在孫陽的認知裏,在每個人都喊著“消費降級”的當下,最被青睞的,是那些低客單價的“窮鬼自助”,比如南城香3元一個人的早餐,或者19.9元的炸雞暢吃,再往上,就是滿記甜品人均40元的甜品自助,或者100元以內的烤肉自助,“不能更貴了”。
但在孫陽檢索過一輪之後,他意識到,這些門庭若市的高端自助們,價格一個賽一個高——比如第六季,晚市單人329元,午市單人289元,到了周末,還得再加50元,如果一家三口一起來,小一千就花出去了。另一家同樣被稱作“北京自助天花板”的銘門盛宴,海鮮品類更豐富些,因此單價還要再高出200元,人均價格算起來,比一些米其林、黑珍珠餐廳都貴。

▲近600元的單人餐已售出1.8萬份。圖 / 網絡
不僅是在北京,貴價自助餐正在多個二、三線城市遍地開花,價格甚至更高,客流量更是超出預期。
在貴陽,一家名為“麗炙活波龍帝王蟹自助餐”的海鮮自助,人均540元,卻還是需要至少“排一個小時才吃上”,日常吃要等位,周末甚至要提前一周預定。有人站在人頭攢動的隊伍裏感慨,“低估了貴陽人的消費水平”,等好不容易進了店,光是排隊領兩回波士頓龍蝦,兩個小時的用餐時間就所剩無幾了。

▲貴陽麗炙自助,均價540元左右。圖 / 講述者提供
而另一家名為“雍容薈”的海鮮自助,從成都起家,人均600元的價格,打出的招牌是“全成都最貴”,如今,連鎖店已經從成都開到了西安,下一步還要入駐杭州。在“蜂擁而入堪比菜場”的氛圍裏,好不容易搶到位子的食客們,留下了和孫陽一樣的評價:我還以為自助沒人吃了,原來是我誤解自助了。

▲西安雍容薈,排隊現場“堪比菜市場”。圖 / @A.喜妹兒3287
甚至還有品牌,跟著這波風口,選擇逆勢漲價。比如一家開在福州的高端自助“雍和會”,去年9月,宣告從400元漲價到599元。為了配得上這個價格,店裏幹脆撤下了燉湯、熟食、熱菜,通通改成海鮮,宣傳語變成了“全場菜品500種,海鮮占了490種”,愛爾蘭的鼇蝦,加拿大的象拔蚌,正是這些漂洋過海的高端海鮮,才能讓“天價自助”一座難求。
作為能吃、愛吃的年輕男性,27歲的尚曉幾乎每周都要吃一次自助,北京城裏叫得出名字的高端自助品牌,他都吃了一遍,打卡最多的一家,“已經5刷”。在他的記憶裏,早幾年,自己常去的還是一些日式或鐵板自助,比如赤阪亭、大漁等。但如今,他轉向了聲量更大的自助品牌,第六季、銘門盛宴、初色……清一色的海鮮自助。

▲北京,第六季自助餐廳。圖 /視覺中國
看上去,這一輪卷土重來的高端自助們,紛紛把海鮮當成了製勝密碼,這一回,競爭變得更加簡單粗暴:板前、放題需要考驗廚藝和服務水平,而海鮮自助,隻拚食材是否新鮮、高級,就夠了。
攢錢後大吃一頓的普通人
生活在貴州某個地級市的95後湯萌,去年就吃了一回開在貴陽的那家高端自助“麗炙”,湯萌盤算過,這頓人均500元的自助餐,是自己一年裏吃過最貴的一頓飯。
在這之前,她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自助了——這幾年,自助餐沒人吃,都快成為一種共識了。
有食客這樣總結自助餐的凋敝進程:2009年,必勝客取消32元的自助沙拉,是自助餐曆史上第一次“滑鐵盧”。那些用胡蘿卜做“鋼筋”、黃瓜砌“牆磚”,再用沙拉醬當“水泥”壘起來的沙拉塔,是70後、80後們逝去的青春,也是在消費欲望開始萌生的時代,留下的生動印記。

▲必勝客曾經的網紅項目“沙拉塔”。圖 / 網絡
而就在短短6年之後,風靡一線城市、可堪滿足商務宴請需求的高端自助品牌“金錢豹”卷錢跑路,則是自助餐賽道全麵轉向衰敗的開始——生活好了,消費升級了,食客們不再喜歡那種餓著肚子進、扶著牆壁出的玩命吃法,“金錢豹”失去的客群,轉頭走進了那些更新潮、更精致的fine dining。後來留下來的高端自助,多為日式放題,雖然是自助,但也要靠菜單點菜,算是兼顧了性價比和口味,也保留了一些精致的吃飯格調。
但當下,這批開得風生水起的海鮮自助,可謂重回古早年代,走的是浮誇風、過剩風,而它們盯上的,顯然是湯萌這樣,更在意性價比的受眾。

▲人均500元以上海鮮自助餐廳的就餐環境。圖 / 講述者提供
湯萌不得不承認,隻有海鮮,能夠稍微調動起自己久違的消費欲望。這兩年,丈夫開的奶茶加盟店生意不好,一家人還背著兩套房的房貸,湯萌依舊深陷消費降級的持久戰裏。在她的日常開支中,最先被砍掉的是奢侈品,2020年那段時間,“感覺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奢侈品”,她也跟著買過LV的郵差包,現在變成隻買“300元以內的”。
然後是護膚品,蘭蔻、雅詩蘭黛、海藍之謎,都從囤貨清單裏消失了,國貨成了更合適的平替。即便是吃,也沒有逃過“降本增效”的計劃。過去一年,一家人沒有下館子,也不再點外賣,講究的是吃得健康、省錢。
但不同於買包、買護膚品時的糾結,湯萌說,為這頓自助餐激情買單時,她甚至一點都沒有“肉痛”,滿腦子想的,都是宣傳視頻裏提到的“波士頓龍蝦和小青龍暢吃”。
畢竟,口腹之欲或許是最難改變的身體記憶,她骨子裏,依舊是個舍得為吃花錢的人。錢包輕鬆的那段時間,湯萌沉迷吃榴蓮,一個月能連續買十幾個,花出去小兩千。
這樣任性的吃法,放到現在簡直不可能了。但這些高端自助,打出的招牌也有“榴蓮暢吃”,湯萌說,自己一想到,這些在自助餐廳裏擺得滿滿當當的小青龍、波士頓龍蝦,外麵買一隻都要200、300元,要是在“平時都舍不得買”,很難不產生無限大的吸引力。
湯萌並不是個例,在一條關於高端自助的評論裏,有人形容,如今的海鮮自助,更像是“普通人的高端局”。不同於那個金錢豹是頂流的時代,人們賦予這些貴價自助的,已經不是奢華、商務範兒的旖旎幻想,而是對於性價比的極致追求。聚集在這裏的食客,或許並非“富人”,而是“攢錢後大吃一頓的普通人”。

▲食客們吃海鮮自助開始追求性價比,是否能吃回本成了選餐準則。圖 /講述者提供
對於自己為什麽喜歡吃海鮮自助?尚曉同樣一句話銳評:這都是“貧窮的表現”。
他說,如果自己有錢了,也願意去精致的米其林單點。隻是,要想同時吃到海鮮、牛排、鵝肝,就不是幾百塊能拿下來的了。而海鮮自助,一方麵是可以用“相對少的錢,體驗足夠多的品種”,最重要的是,雖然一頓飯看起來不便宜,但錢包裏的錢肯定夠買單,那意味著一種絕對的安全感。
因此,不管裝修多高端、格調多高雅的高端自助,能否吃回本,依舊是衡量其魅力值的關鍵。
吃得多了,尚曉眼睛瞟一眼,就知道這頓能不能回本,海鮮則是最容易衡量的標準——他眼裏的,早已不是單純的食物,還友情附帶它的零售價。有牡丹蝦暢吃的,“吃40隻就算回本”,因為牡丹蝦就算自己買,也要10元一隻。提供新西蘭鼇蝦的,則是優質自助,因為其回本更快,“一隻鼇蝦進價也要70元”。
後來,尚曉還給自己定了規矩,走進海鮮自助,無論如何,先吃刺身。畢竟,刺身不管多好吃,都沒有肉香。但凡先吃了烤肉、鵝肝,刺身就沒味道了,回本就是遙遙無期。所以,開局必須是店裏最貴的海鮮,鼇蝦、波龍、帝王蟹,中間再穿插幾隻海膽換換口味。

▲雪蟹腳和帝王蟹腳。圖 / 視覺中國
和消費降級、主動選擇性價比的湯萌不同,尚曉對自己的消費水平有數,“回本”已經刻在了他的DNA裏。不光是吃高端自助要回本,就連吃食堂25元錢的自助午餐,也要吃夠才行。
洞察了這些消費心態,這些為普通人開放的高端自助們,也深諳自己的吸引力究竟在哪兒。在社交平台上,那些探店博主廣告,不再強調奢華、誇張的裝修,也從不打造什麽洋氣、商務的氛圍感,而是怎麽“豪橫”怎麽來——三四個服務員,總要站在水箱前,對著鏡頭,提溜出滿滿當當的波龍,喊“鮮活波龍不限量,隨便吃”;擺了幾張大長桌的刺身碟,壘滿帝王蟹腿和櫻桃鵝肝,力求給人一種視覺震撼,博主們還要再配上一句足夠擊中每一個普通食客的廣告語:“不吃對的,隻吃貴的。”
入駐的城市,也有講究。放眼看去,無論是成都、西安、貴陽或者汕頭,這些高端自助大多選擇在二、三線城市開店。湯萌記憶裏,似乎就是這一年,貴陽刮起了高端自助的風潮,除了她吃過的麗炙,還有一些諸如鯨喜、悅牛仁等海鮮自助,人均都在兩三百往上,都不算便宜。

▲圖 /視覺中國
當然,這些餐廳,都是湯萌去貴陽玩的時候吃的,她所生活的貴州地級市,尚且沒有這樣的消費力。生活在潮州的90後女孩阿軒也記得,自己常去吃人均400元的花潮,同樣是去汕頭逛街時才會吃。換句話說,開在這些二線城市的高端自助,輻射到的人群其實更加下沉。
而在直播間裏賣餐券,則成了這批餐廳攬客更多受眾的法寶。以雍容薈為例,原價559元的單人午市,直播間裏隻賣479元,659元的單人晚市,直播間裏也隻賣579元。主播口中,這些都是“秒殺價”,而過幾分鍾時間,優惠券就會售罄一次,不用等待,主播又會重新上一次鏈接。如今,這兩款自助餐券,顯示都已經賣出了1萬+。
視覺衝擊,疊加各種“優惠價”,很難讓人不感覺到劃算,帶著“一年吃一頓,一次吃回本”的好勝心態,食客們把高端自助的熱度,烈火烹油般越燒越高。
還能火多久?
高端自助的風潮,也吹到了餐飲從業者們身邊。
在中國新餐飲產業聯盟發起人貢英龍的印象裏,這批高端自助,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打出知名度的。而它們的特點是,投資較大,動輒千萬,有餐飲老手操盤,但出錢的老板們卻往往“不是餐飲圈子裏麵的老人”,而是一群來自金融、房地產等行業的陌生麵孔。
相比起來,反而是餐飲界的老投資客們,更顯得保守些。一位餐飲投資人曾告訴每日人物,自己甚至“隻投客單價低的”,如果人均貴,即便生意再好,也不會投了,原因是沒有複購。高端自助投資因此更難獲得青睞——很難形成大連鎖,一個城市可能就容得下那麽一家。
但有餘力的投資人,依舊願意砸錢開一家高端自助,貢英龍並不意外。這群人有自己的生意經,貢英龍身邊就有不少例子,比如,本身就做房地產,有自持物業,不需要繳納高額房租,“現在租也租不出去”,幹脆做起高端餐飲的生意。
更何況,自助餐的確是當下最火熱的賽道,業內更是流傳開來一句話,“值得用自助的方式,把所有的品類再做一遍”。

▲自助餐成了當下最火的賽道。圖 /視覺中國
在不少餐飲人看來,消費下行時,做自助,什麽問題都解決了。不少熱度減退的網紅餐飲,都改成了自助餐,比如曾經的京城排隊王“哥老官”,如今是一家牛蛙自助館;明星火鍋店“賢合莊”,前兩年的標簽還是“割加盟商韭菜”,現在的標簽變成了鮮切牛羊肉暢吃。
同樣的邏輯運用到高端餐飲裏,高端自助有人經營,也就不足為奇。去年,大量人均三五百的高端餐飲宣告倒閉,貴價自助,承接的或許是願意花同樣價錢,吃到更高性價比食物的降級中產。
隻是,自助遍地開花的另一麵,是愈發激烈的競爭。幾乎是在麗炙、雍容薈等品牌生意爆滿的同一時間,廈門的高端海鮮自助品牌“海鼎薈”、曾開在多個一線城市的日料放題“赤阪亭”,都難逃迅速關門的命運。
同時,高端自助的洗牌速度還在變得越來越快。去年9月,一家開在淄博、人均300元的網紅自助餐“朝夕悅享”宣布停業,而這家店從開業到閉店,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
要經營投入大、利潤低的高端自助,壓力或許比經營一家高端餐廳更大。

▲圖 /視覺中國
不管高端自助多麽奢華,但本質上依舊是薄利多銷的生意。貢英龍說,一般的餐飲店,毛利可能是5、6成,但做高端自助,毛利就降到了3成,因為自助損耗大,隻有足夠多的人流量,才能減免損耗,維持經營。這也是各個品牌鉚足勁,在直播間賣餐券、吸引客流的原因。
同時,高端自助還要拚供應鏈。當一頓自助賣到500元往上的高價,食客們天然會對這些食材有更加嚴苛的要求。一如當年金錢豹的覆沒,也是內部供應鏈出了問題,當時,有供應商接受過采訪,指金錢豹月營業額從千萬元降到百萬元,因此拖欠供應款多日,再之後,金錢豹就陷入品質變差、顧客變少、現金流越來越緊缺的惡性循環。
一旦供應鏈、人流跟不上,一家高端自助,隨時可能倒閉。畢竟,和不少追求小眾、創意的fine dining愛好者不同,高端自助的受眾,是絕非願意為品牌或服務溢價付費的一群人。
尚曉記得,前兩年,他還吃過一家高端自助的“奢臻”線,午市價格高達888元一個人,號稱“五千萬裝修,管家式服務”。不過,在尚曉眼裏,所謂的裝修、服務,都是虛的,都去吃自助了,自己“隻會考慮食材吃到了什麽”。後來,這家店品質下降,精明的客人瞬間流失,店裏又改回了人均300元的標準,生意才逐漸恢複。
當不少消費者感覺,自己花了不少錢,卻隻能得到極其一般的吃飯體驗,一頓高端自助就難以形成複購,最終變成僅此一次的“體驗式消費”。
就像湯萌,在吃過那頓人均500元的自助之後,她徹底對高端自助祛魅了。那天,同樣是為了回本,湯萌一直奔走在排隊領波士頓龍蝦的路上——每次領半隻,她吃了兩隻半,排了5回隊。但等食物真的入了口,感覺卻沒有想象中驚豔。

▲需要排隊的波士頓龍蝦,口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驚豔。圖 /講述者提供
還有一些“上古時代”就在流傳的“自助套路”,依舊存在。尚曉愛吃的那家海鮮自助,晚市比午市貴幾十塊,隻多了兩道菜:波士頓龍蝦和牛骨髓。為了省點錢,尚曉隻吃午市,也無數次思考,“牛骨髓憑啥能和波士頓龍蝦相提並論?”
直到有一次,尚曉為了波龍吃了一回晚市。吃上牛骨髓的時刻,這個能連吃十幾塊鵝肝的青壯年男子,被膩得滿嘴說不出話。那個時刻,他終於悟了——就是奔著讓人膩味來的。
再回憶起去年吃的這頓飯,湯萌說不上後悔,但也誇不出來。她慶幸的是,那頓飯還好沒有帶著娃一起吃,不然娃吃得少,更是不回本,那就更像“冤大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