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釣魚島及台灣問題:美日聯合聲明幾大看點
BBC中文
2025-02-17 01:01:41
在全球高度關注下,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日本首相石破茂 (Shigeru
Ishiba)上周(2月7日)在白宮會晤後發布了美日領袖聯合聲明。有分析表示,根據這次會麵及會後的聯合聲明,先暫停了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風雨欲來的美日關稅戰,並有效降低外界對同樣擔任首相不久的石破茂的“親中”立場的猜測。更重要的是確立二戰後數十年,美日兩國同盟關係的持續。
有專家在向BBC中文解讀此次美日首腦會晤以及聯合聲明時表示,除了提及兩國聯合維係印太區域和平及美日貿易持續交易溝通之外,更重要的是還提及了台海,南海與釣魚島的議題,並再次往中國紅線逼近,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抗議。
換言之,當代美日的結盟關係背後,處理中國議題是首要任務。針對複雜的美日中三角關係,從特朗普與石破茂會晤後的聯合聲明,可以讀出什麽訊息?
BBC中文訪問多名專家,針對這些問題整理出幾大看點以及相關分析。
聯合聲明說了什麽?
專家向BBC中文分析,此次美日領導人會晤帶來實質性的政治效果,讓外界平息美日將因為關稅等貿易議題“翻臉”的疑慮暫緩。
戰略學者、美國哈德森智庫(Hudson Institute)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博士便向BBC中文解讀說,聯合聲明顯示特朗普向全球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即日本對美國而言仍然至關重要。他並強調,此次會晤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見麵後會晤的第二位國家元首。
美國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的藍若思(Elizabeth
Larus)教授也同意此次會晤日美雙方有實質性的交流,她特別強調,對於在國會淪為少數黨首相的石破茂而言,此次與特朗普的會麵“讓他在日本保住了麵子,這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有助於提升他的政治形象”。
但兩位學者都表示,通過聯合聲明確認同盟的背後,可以看到美日仍將中國作為兩國在印太地區最棘手的戰略對手。
細看兩國領導人會後的簡短聯合聲明,首先以維係印太區域和平秩序為開端,強調在《美日相互合作與安全條約》框架下,雙邊安全與防衛合作將比以往更為強化的共同願望。
之後,聯合聲明開始進入深水區,美日又再次強調美日合約適用於中日間存在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列島),並表示“強烈反對任何破壞日本長期和平管理尖閣諸島的行動。”
此外,除了提及美軍在日本衝繩的部署將持續改革且增加之外,聲明再將議題轉向台海,批評中國在東海、南海的行為,並重申“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最後,雙方也在聯合聲明中表達處理美日貿易若幹議題的重要性,提及日本將以破紀錄的金額投資美國本土產業。分析稱,這是日本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戰對後者伸出的貿易橄欖枝。
美日關稅戰開打?
石破茂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第二位國賓,也是第一位與特朗普會談的亞洲國家首腦。東京更是華府多年來深厚的戰略盟友。然而,此次會麵時,日本政壇及商業界顯得十分緊繃,因為各界都在關注以“關稅人”自稱的特朗普,是否會將擁有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的經濟大國日本視為其關稅戰的下一個目標。
而且,對東京雪上加霜的是,在石破茂麵對國會的跛腳情勢以及黨內支持度窘迫的情況下,一開始外界對他能否與特朗普進行有效談判的底氣及實力並不看好。
然而,最終的結果似乎出乎意料地好。日本媒體普遍對石破茂今年首次訪美的處女秀有積極評價,並期待美日兩國能共創會後宣言的美日“新黃金時代”。
盡管特朗普一開始提及貿易逆差,但並未對日本施加關稅壓力。譬如,特朗普曾表示,“日本已投資近8000億美元,且在未來幾個月內,這一數字將大幅增加,超過任何其他國家。我也很高興地宣布,日本即將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相關交易數量將創下紀錄。”
回應特朗普的橄欖枝,石破茂則表示,日本將對美國進行“前所未有”的投資,並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日本計劃擴大投資至1萬億美元。
不過,石破茂也認為,關稅問題必須對雙邊都有利,投資所產生的利益不僅要滿足美國,同時也應能惠及日本,“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投資”。他強調,“投資關係不應隻有單方麵受惠,這是我與總統先生(特朗普)達成的共識,而我認為這是此次會議最大的成果。”
對此,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教授奈吉(Stephen
Nagy)向BBC中文分析稱,未來關稅問題仍可能出現,並未完全解決,但日本透過液化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產品來平衡現有的貿易赤字似乎是可行的。
他指出:“有趣的是,日本曾要求加拿大出售天然氣等資源,但特魯多政府拒絕了這一請求。”奈吉強調,此次會晤中,美日雙方在增加成本分攤、購買防衛設備等方麵達成了廣泛的共識。
然而,若東京未來在能源進口和減少貿易赤字方麵未能表現出具體的進展,預計幾個月內特朗普可能會提出更多要求。他說:“目前東京與美國的其他盟友和對手一樣,都在靜待美方要求,並努力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的挑戰。”
中日關係背後的關鍵其實是他們和美國的關係。
長尾賢則認為,當前特朗普並未對日本征收關稅,原因在於日本正在增加其防衛預算,而石破茂的國內權力並不穩固。因此,如果美國對東京施加過大壓力,可能會損害日本增強防衛預算的進程。
此外,日本此次與特朗普會麵準備了高額的投資和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這對“特朗普2.0”而言是一份好禮,“因此,特朗普明白此刻並不是向日本施加關稅的好時機。”
聯合聲明下的釣魚島與台灣問題
眾所皆知,數十年來,在美日同盟的背景下,美日兩國與北京的互動,其實一直微妙地影響著美日關係。去年石破茂上台後,一連串對北京友好的發言及政策,被自民黨內對華鷹派視為“親中”立場。北京對石破茂的溫和回應,也一直引發外界關注,批評者質疑東京是否可能轉向已故首相安倍晉三所訂下的“親美遠中”立場。
不過,專家告訴BBC中文,此次石破茂與特朗普的會談,再次確認了日美同盟的立場,雙方公開重申了“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聯合聲明除了提及日本對釣魚島的若幹權利之外,甚至還批評了中國在東海及南海的行為,並強調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特朗普甚至當麵表示,美日將攜手對抗中國的“經濟侵略”。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AIU)助理教授陳宥樺告訴BBC中文,從聲明內容來看,特朗普與石破政府都同意延續各自政府對台灣的立場,繼續以“迷你多邊”(mini-lateralism)戰略來嚇阻中國單邊改變台海現狀,並持續將台灣問題國際化。
“迷你多邊主義”又稱少邊主義,涉及小國家群體合作以解決問題或追求共同目標的外交合作。陳教授解釋,兩人會麵化解了台北與許多中國觀察家之前的擔憂,即特朗普或石破茂可能傾向單獨與中國交易。
他表示,“先前有傳出華府對賴政府的不安之聲,但從聲明來看,美日皆認為中國當前及未來仍將是台海不穩定的根源,對美日而言,沒有台灣問題,隻有中國問題。”
此外,有關釣魚島(尖閣列島)的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麵。譬如,長尾賢對BBC中文稱,檢視聯合聲明後,可以看到雙方在防衛合作方麵的一致性。
他認為,此次聯合聲明與去年四月拜登與岸田文雄會晤後的聯合聲明大同小異,同樣提到美國對日本防衛的承諾,並強調日本維護釣魚島和平現狀的權利。
陳宥樺也認為,此次會談後,美日兩國對中國的態度漸漸趨同,因為美日皆用“反對”一詞表達雙方對中國單邊改變東海、台海、南海現狀的立場,而針對釣魚島則使用“強烈反對”,這驅散了先前對石破茂政府可能對中國“示弱”的擔憂。
中國有何回應?
美日兩國領袖的發言,不意外地引發了北京的強烈反彈。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鬆在上周(2月11日)便約見日本駐中國使館首席公使橫地晃,表達了中國對美日聯合宣言的“嚴重關切”與“強烈不滿”,並提出了“嚴正交涉”,顯示出中國對此事的堅定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同樣在上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日兩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均向中方作出過鄭重承諾,特別是日本負有侵略和殖民台灣的嚴重曆史責任,更應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
針對釣魚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同樣表達了北京的一貫立場,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在激烈的外交言辭背後,如何處理美日同盟關係一直是北京多年來的重點工作。對此,藍若思教授分析認為,美日合作在北京看來並非完全出乎意料。
她告訴BBC中文,中國明白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關於美日首腦會晤中提到的台海及東海等問題,對北京來說其實可以預見,並不算意料之外。
北京重申擁有釣魚島(尖閣列島)主權
藍若思強調,事實上,更令中國在意的應該還是美國重申釣魚島的防衛責任在美日安全條約之下施行。
她說,美國前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早在2023年8月就已表達美國對釣魚島安全的‘堅定承諾’,現在北京對於這一承諾延續到新一屆共和黨特朗普政府的情況估計不會太開心。
對此,北京有什麽戰略反製美日同盟呢?
東京基督教大學奈吉教授向BBC中文解析,其實日本明白在同美中在區域政治交手中,其實還擁有空間,能促使中南海在對日本外交政策上做出若幹調整,主要原因是是北京對美國日益增強的壓力,以及對特朗普政府不尋常且不穩定的外交政策感到非常棘手,因此對日美之間更深層的合作感到擔憂,並會竭盡所能地在這一關係中製造裂痕。
奈吉舉例說,“最近的中日關係回暖是這一故事的第一部分,透過提供誘因來替代懲罰,以促使東京在對美立場上,尤其是在台灣等問題上更加積極。”
有專家認為當前中日即便改善關係,也是基於戰術層麵,比如應對特朗普;而在戰略利益衝突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有根本性地改善。
日本入群“奧庫斯”(AUKUS)?
另一個外界同樣關注的議題是,日本是否會正式加入2021年拜登任內籌劃的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三國簽署的安全協議“奧庫斯”(AUKUS)?
此次美日聯合聲明指出,作為美日合作的一環,美日都有意推動美日印澳所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日韓、美日澳、美日菲等多層同步調的合作。
2021年成立的“奧庫斯”,近年來一直被認為有可能吸納東京入群,成為該協議的第二支柱。2024年4月“奧庫斯”峰會期間,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便公開表示期待與該機製的合作。
不過,眾所皆知的是特朗普針對拜登任內主導的國際組織多有抨擊,東京是否入群“奧庫斯”仍有疑慮。對此,東京基督教大學教授奈吉說,他認為日本加入“奧庫斯”的“第二支柱”是不可避免的,但成為主要結盟國家的“第一支柱”則不然。
“奧庫斯”於2021年成立,該組織旨在應對在印太地區的情勢增強軍事防衛能力,維係區域和平。“奧庫斯”由兩大支柱構成,第一支柱為美、英兩國協助澳洲取得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艦並提升其核能力。第二支柱則涉及極音速武器、量子運算、人工智能、電子戰等高科技領域。
自“奧庫斯”成立以來,中國持續抨擊該機製是刺激區域安全不穩的組織。
奈吉教授告訴BBC中文,“奧庫斯”的“第二支柱”聚焦的AI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極音速導彈等數位技術領域合作與日本現有的實力及優勢相符。奈吉說:“我相信‘特朗普2.0’政府會認識到這一點,特朗普可能會嚐試將日本納入其中,並為此進展讓他獲得外界及盟友的讚譽。”
2021年“奧庫斯”(AUKUS)由美國邀請英國及澳大利亞成立,由兩大支柱構成,第一支柱為美、英兩國協助澳洲取得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艦並提升其核能力;第二支柱則涉及極音速武器、量子運算、人工智能、電子戰等高科技領域。
無論如何,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影響著美日關係,促使兩國在安全聯係、經濟合作的背後,都有如何麵對北京的重擔在。這一動態不斷演變,包含美日間微妙的競逐關係以及兩國領袖的變動,造成什麽重大的外交政策變更,都深刻地影響著美日中三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