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訪問中國,美國能得到什麽
紐約時報
2025-02-17 00:05:09
據報道,特朗普總統希望在上任頭100天內訪問中國。雖然白宮尚未宣布任何細節,但此行的籌備工作可能已經在進行中。習近平主席領導下的中國領導層通常隻有在確定此行會有正麵成果後,才會就此行的安排達成共識,而目前關稅戰的升級,可能會徹底破壞此次會麵。
對於特朗普與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之間的對話,美國人應該持歡迎態度。我們不應期待、美國談判代表也不應該指望達成一項宏大協議,試圖解決諸多互不相關的經濟和安全問題。特朗普及其談判代表應該做的是嚐試在一係列局部議題上實現有利於美國的進展。無論結果如何,這都不是可與尼克鬆訪華相提並論的時刻。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與20世紀70年代初大不相同。美國人應該透過喧囂看到特朗普能夠真正實現的目標。
進行這種重點突出的談判,眼下可謂恰逢其時。雖然中國是一個強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它並非處於無可置疑的優勢地位。它麵臨著諸多重大經濟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不斷攀升的政府債務、疲軟的消費支出、人口迅速老齡化以及增長放緩。這應該會給特朗普帶來籌碼,但不會像一些專家所期望的那樣多。習近平認為國內問題是短期的麻煩,還認為美國和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處於不可避免的衰落狀態。
不過,他還是會設法從談判桌上有所斬獲。習近平很可能希望避免對中國產品征收更多關稅,阻止美國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並說服特朗普放寬對中國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的限製。中國政府的戰略似乎是用胡蘿卜加大棒來爭取時間,抵禦美國在所有這些方麵施加的壓力。
胡蘿卜可能包括願意增加對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的進口,在美國進行大量投資以創造就業機會,帶回在美國非法居留的中國公民,加強阻止芬太尼前體流入美國的行動,以及至少提出願意幫助烏克蘭實現和平。
特朗普可以提出一些具體要求。他應該堅持要求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礎,那是烏克蘭戰爭的動力來源,並對歐洲和跨大西洋安全構成長期威脅。如果習近平拒絕,特朗普應該對幫助莫斯科獲取無人機、衛星和其他重要技術的中國公司和銀行實施嚴厲製裁。他必須讓歐洲也這樣做。
我們與中國的貿易失去了平衡,在這個方麵,特朗普是對的。他應該說服習近平支持建立更公平的貿易關係。在兩國領導人會晤之前,美國政府應完成對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達成的貿易協議的審查。特朗普還應向習近平明確表示,美國希望中國履行其大部分未兌現的承諾,包括購買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的承諾。
他還可以明確自己對中國在美投資的興趣。在大選期間,他打破了他所在黨派的立場,表示歡迎中國在汽車領域的投資,例如電池和電動車工廠,這些投資將雇用美國工人。美國可以從這類投資中受益,但特朗普應堅持要求中國也分享一些技術,使美國企業能夠趕上中國的競爭對手。這將複製北京長期以來的做法,即通過施壓,有時甚至是直接提出要求,讓外國企業將技術轉讓給中國實體,作為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條件,通常是通過合資企業。
在核武器問題上也有取得進展的空間,盡管不是特朗普所希望的那種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核裁軍談判。習近平致力於增加中國的核武庫,使其更接近與美國的核力量平衡——預計中國將在2035年達到該目標。特朗普應利用此次會晤敦促中國在核武器方麵加大透明度,並敦促北京方麵定期討論核、網絡和太空防禦問題,以降低衝突升級為核戰爭的風險。
美中之間若要達成任何協議,特朗普的讓步是少不了的。除了放棄加征新的關稅,美國還可以同意取消近年來對國家安全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的領域加征的關稅。我們應該期待中國也會這樣做。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可以保持不變。美國可以承認雙方的相互核毀滅的可能性已成事實。特朗普還可以主動提出在華盛頓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以足夠的隆重來表達中國的政治體製和習近平所渴望的尊重。(習近平上一次訪美是在2015年;他在2017年接待了到訪中國的特朗普。)
在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中,有些領域是不可討價還價的,例如限製向中國轉讓可能增強其軍事能力的美國技術。此外,特朗普不應同意限製對台軍售,或支持北京方麵統一台灣的目標。
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將持續數十年。美中領導人之間的會晤為推動外交政策重要領域的進展和管理風險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機會。特朗普第二任總統任期內的首次會晤提供了一個機會,以確保與中國建立更加公平的關係,以及幫助美國變得更安全、強大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