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人民熱評:標簽化中國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

人民熱評:標簽化中國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

文章來源: 人民網 於 2025-02-03 00:46: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連日來,“女婿”成了熱搜榜的常客。從“女婿每年春節都找老丈人告狀”,到“女婿回娘家哭著給丈母娘告狀”,從“大年初二女婿又開始汗流浹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統一行為”……一些自媒體似乎嫌熱度還不夠滾燙,甚至拉上了演員沈騰助攻,“沈騰憑什麽演馬麗女婿?”

一條條主打“女婿”的熱搜,讓人不知所雲、不明所以。乍一看,還以為誰家女婿遭遇了駭人的虐待,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比竇娥還冤;細一瞅,原來又是玩以偏概全的把戲,嘩眾取寵,通過標簽化某個群體來博取流量。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又稱“歸寧”。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二也被稱為“姑爺節”“迎婿日”。無論歸寧還是迎婿,一家人團聚,有說有笑,熱熱鬧鬧,這是常態。

而在一些自媒體眼裏,不炒出一些事來不夠“熱鬧”,這次“倒黴”的是女婿。“初二看似是媳婦回娘家,實則是女婿申冤訴苦日”,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的女婿都是被虐者,媳婦都是施虐者。由此延伸家庭,兩口子過日子都是刀裏來、槍裏往的,而女婿被虐後,隻能在大年初二陪妻子回娘家時才有機會訴苦,才能一澆胸中之塊壘。

如果“女婿年年告狀”隻是一種調侃倒還罷了,而一些自媒體意不在此,而是翻來覆去地炒作此事,甚至把往年的個別案例配上佐料再炒,令人厭惡。與此同時,一些平台也跟著“起哄”,甚至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把話題炒熱,把輿論場變得烏煙瘴氣。

正如不能刻板化媳婦一樣,也不能刻板化女婿。不是女婿哭著告狀,就是女婿汗流浹背,動輒奚落女婿,不僅有失分寸,還對女婿這個群體構成了傷害。應該說,有沒有向嶽父或丈母娘告狀的女婿?有,但從常理看,不可能很多。而一些“標題黨”製造的效果,卻是一竿子撂倒一船人,讓人抬不起頭來。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中明確提出重點整治“炮製不實信息問題”,比如包括“虛構擺拍家庭倫理、情感糾紛等矛盾衝突劇情,傳遞不良價值觀”。

一定程度上說,炒作“女婿告狀”這類話題,也是一種虛假“擺拍”,把個例“擺”到輿論場中,以偏概全,添油加醋,通過製造“家庭倫理、情感糾紛等矛盾衝突”,賺取眼球,博取流量。這種做法,既傳遞了不良價值觀,更破壞了春節祥和氛圍,該被譴責。

近年來,春節期間炒作“地域黑”的少了,利用年終盤點、返鄉見聞等形式炮製不實信息的少了。但是,要警惕一些平台和自媒體在議題設置上出現“變通”,警惕一些話題以“變臉”方式出現,從而導致健康價值觀被“變異”。

“好像全國的女婿都是一樣的”“擺拍的一年發不了財”……一味炒作女婿話題,已經激起了不少網友的反感。誠然,低俗而惡劣的炒作,終究不會討喜,也許可以換來一些流量,但終被厭棄。為廣大網民營造更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春節網絡氛圍,這是各平台和媒體、自媒體的分內事,莫再為了些許流量而失去內容質量,為了利益而拋棄公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免費試吃也要管!Costco“2項新措施”惹怒會員和員工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民熱評:標簽化中國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

人民網 2025-02-03 00:46:55

連日來,“女婿”成了熱搜榜的常客。從“女婿每年春節都找老丈人告狀”,到“女婿回娘家哭著給丈母娘告狀”,從“大年初二女婿又開始汗流浹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統一行為”……一些自媒體似乎嫌熱度還不夠滾燙,甚至拉上了演員沈騰助攻,“沈騰憑什麽演馬麗女婿?”

一條條主打“女婿”的熱搜,讓人不知所雲、不明所以。乍一看,還以為誰家女婿遭遇了駭人的虐待,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比竇娥還冤;細一瞅,原來又是玩以偏概全的把戲,嘩眾取寵,通過標簽化某個群體來博取流量。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又稱“歸寧”。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二也被稱為“姑爺節”“迎婿日”。無論歸寧還是迎婿,一家人團聚,有說有笑,熱熱鬧鬧,這是常態。

而在一些自媒體眼裏,不炒出一些事來不夠“熱鬧”,這次“倒黴”的是女婿。“初二看似是媳婦回娘家,實則是女婿申冤訴苦日”,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的女婿都是被虐者,媳婦都是施虐者。由此延伸家庭,兩口子過日子都是刀裏來、槍裏往的,而女婿被虐後,隻能在大年初二陪妻子回娘家時才有機會訴苦,才能一澆胸中之塊壘。

如果“女婿年年告狀”隻是一種調侃倒還罷了,而一些自媒體意不在此,而是翻來覆去地炒作此事,甚至把往年的個別案例配上佐料再炒,令人厭惡。與此同時,一些平台也跟著“起哄”,甚至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把話題炒熱,把輿論場變得烏煙瘴氣。

正如不能刻板化媳婦一樣,也不能刻板化女婿。不是女婿哭著告狀,就是女婿汗流浹背,動輒奚落女婿,不僅有失分寸,還對女婿這個群體構成了傷害。應該說,有沒有向嶽父或丈母娘告狀的女婿?有,但從常理看,不可能很多。而一些“標題黨”製造的效果,卻是一竿子撂倒一船人,讓人抬不起頭來。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中明確提出重點整治“炮製不實信息問題”,比如包括“虛構擺拍家庭倫理、情感糾紛等矛盾衝突劇情,傳遞不良價值觀”。

一定程度上說,炒作“女婿告狀”這類話題,也是一種虛假“擺拍”,把個例“擺”到輿論場中,以偏概全,添油加醋,通過製造“家庭倫理、情感糾紛等矛盾衝突”,賺取眼球,博取流量。這種做法,既傳遞了不良價值觀,更破壞了春節祥和氛圍,該被譴責。

近年來,春節期間炒作“地域黑”的少了,利用年終盤點、返鄉見聞等形式炮製不實信息的少了。但是,要警惕一些平台和自媒體在議題設置上出現“變通”,警惕一些話題以“變臉”方式出現,從而導致健康價值觀被“變異”。

“好像全國的女婿都是一樣的”“擺拍的一年發不了財”……一味炒作女婿話題,已經激起了不少網友的反感。誠然,低俗而惡劣的炒作,終究不會討喜,也許可以換來一些流量,但終被厭棄。為廣大網民營造更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春節網絡氛圍,這是各平台和媒體、自媒體的分內事,莫再為了些許流量而失去內容質量,為了利益而拋棄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