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學校傷害藏族兒童 最尖銳警告出人意料來自內部

寄宿學校傷害藏族兒童 最尖銳警告出人意料來自內部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中國西部,中共正在將兒童送入寄宿學校,希望將一代藏人同化進國家主流社會,並將他們塑造成忠於共產黨的公民。

西藏人權活動人士以及為聯合國工作的專家表示,中共正在係統性地將西藏兒童與家人分開,以抹去西藏人的身份認同,強化對這個曆來反抗北京統治的群體的控製。按照他們的估計,有大約四分之三的六歲及以上藏人學生——還有一些年齡更小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這些學校主要用普通話教學,取代了孩子們曾經在家裏和鄉村學校學習的藏語、文化和佛教信仰。

今年夏天,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參觀了一所這樣的學校,他視察了學生宿舍,這些宿舍看起來剛粉刷過,跟軍營一樣整潔。他走進一間教室,藏人學生正在上思政課,他們起立鼓掌歡迎他的到來。

盡管國際社會對這個項目提出了批評,但習近平在去年6月對青海這所學校的視察相當於對該項目的堅定支持。他說,教育必須“從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官員表示,這些學校幫助藏人兒童迅速掌握流利的漢語,學習適應現代經濟的各種技能。他們說,這些家庭自願把孩子送到學校,這些學校是免費的,並且學生們可以學習到西藏文化和藏語課程。

但《紐約時報》所做的大量采訪和研究顯示,相比於漢族兒童,西藏兒童群體似乎被當局重點安排進入寄宿製學校。專家、家長、律師和人權調查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的父母通常別無選擇,隻能送他們前往。許多父母長時間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數十篇來自體製內專家和教師的研究論文及報告警告稱,這些學校對藏人兒童帶來了焦慮、孤獨、抑鬱和其他心理傷害。

時報查閱並分析了西藏寄宿學校、官方媒體和地方宣傳部門發布在中國社交媒體網站上的數以百計個視頻,這些視頻展示了這些學校如何運作,以及它們如何為黨的目標服務。

學生生活充滿了政治灌輸。例如,學校會慶祝中國所謂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指的是1959年共產黨全麵接管西藏的周年紀念日。當時,西藏起義失敗,中國的鎮壓迫使達賴喇嘛流亡。中共指責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統治著一個奴隸製社會。

時報還找到了寄宿學校教師和遊客的視頻記錄,從中可以看到一些學校資金不足,超負荷運轉。為了避免給當事人帶來麻煩,我們隱去了一些賬號的名字。

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一直在努力解決被強行帶離家庭、安置在寄宿學校的幾代原住民兒童所遭受的創傷,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擴大麵向藏人兒童的寄宿學校。(去年10月,拜登總統代表美國政府就19世紀初至60年代末在寄宿學校虐待原住民兒童的行為道歉,稱這是“我們靈魂上的罪孽”。)

中國一直渴望向外界展示,幸福、衣食無憂的西藏兒童自豪地宣稱他們是中國人。

自己家裏的陌生人

西藏教育研究者嘉洛(音)在2016年開始對寄宿學校感到警覺,他發現兩個學齡前的侄孫女變得更喜歡說普通話,而不是藏語,她們在位於中國西北部的老家就讀一所寄宿學校。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當時隻有四歲和五歲的侄孫女周末回家時,顯得不愛說話的樣子,用藏語和父母交談時很別扭,與他前一年見到她們時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說,現在她們的舉止“就像自己家裏的陌生人”。

“我對我兄弟說,‘要不別把她們送去寄宿學校了?’”嘉洛說。“他說他別無選擇。”

嘉洛開始調查當地家庭隨寄宿學校在藏區發展所經曆的變化。接下來三年裏,他走訪了幾十所這樣的學校,看到許多西藏學生幾乎不會說自己的母語,有時數周甚至數月才能見到父母一次。

他說,連學齡前的孩子都被送走了,父母的探視也受到限製。時報采訪了三名藏人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寄宿學校上小學,他們說自己別無選擇,也不被允許隨意看望孩子。

許多藏人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應該學習漢語,以便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現居加拿大的嘉洛說。現在他是一名活動人士,希望引起人們對這些寄宿學校的關注。但是,大多數人也希望孩子首先學好自己的母語。

“孩子們應該向祖父母、父母學習當地的語言、事物名稱、他們的傳統和價值觀,”嘉洛在接受采訪時說。“寄宿學校讓他們與父母和家人在身體和情感上產生了距離。”

在習近平上台後,這些學校大幅削減了藏文課程。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數課程都用漢語授課,許多來自農村的藏人兒童不熟悉這種語言,他們與占多數的漢人很少交往。

中國官員堅稱,入讀寄宿學校是自願行為。實際上,政府關閉了鄉村學校和民辦藏語學校,同時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

“如果當地學校全部關閉,那就談不上什麽選擇了,”人權專家費爾南德·德瓦雷納說。

他和聯合國的另外兩名獨立專家對寄宿學校進行了調查,並於2023年對他們所稱的似乎是“強迫藏族身份被占主導地位的漢族所同化”的政策表示震驚。

麵臨虐待和忽視的風險

短信和語音備忘錄紛至遝來,這些都是來自中國藏人迫切的提問,就寄宿學校中的兒童待遇問題尋求法律建議。

一名男子詢問,一個孩子在課堂上打架,受到永久性傷害,當時老師不在,他應該要求什麽賠償。另一個人說,一個孩子被發現死在一所寄宿學校的廁所裏,死因不明,孩子的父母希望得到答案。這些問題是過去三年中發送給為藏人提供在線法律谘詢的誌願者的。時報記者查看了多條與我們分享的這種信息,但無法獨立核實這些說法。

2021年,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顯示西藏東部一名小學教師在教室裏用椅子毆打一名兒童。這段視頻在中國互聯網上流傳了1000多次後被刪除。發生毆打事件的學校曾被官方媒體報道稱有住校生。

這段視頻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對此,當地政府進行了調查,並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毆打在孩子的額頭上留下一道傷口,縫了七八針,該教師已被停職。

中國學校禁止體罰學生,但中國學者的研究發現,藏族寄宿學校中仍然存在體罰現象。2020年,中國研究人員對少數民族寄宿學校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一些教師“對學生缺乏關心”,粗暴對待學生,“甚至還有體罰”。

藏區的地方人大和研究人員報告說,人滿為患的學校麵臨著教師和輔助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

一名生活在四川省藏族村莊的16歲少年告訴時報,在他就讀的寄宿學校裏,老師經常打他。他說,經過多年體罰,他的背上留下了幾道傷疤,老師有時用手,有時用木尺打他。

文化被抹殺的一代

中國政府沒有透露寄宿學校裏有多少藏族兒童。致力於關閉這些寄宿學校的國際組織西藏行動中心估計,在6至18歲的藏族兒童中,這個數字至少有80萬,也就是每四個藏族兒童中就有三個進了寄宿學校。

該組織根據當地政府的統計數據得出了這一估算,並於2021年在一份報告中公布。該組織的共同創始人兼負責人拉珍·哲彤將中國學校比作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殖民地寄宿學校。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政府,卻產生了同樣的影響,”她說。“它們打破文化和家庭的紐帶和根基,因而從根本上給孩子們帶來心理傷害,造成了創傷。”

時報從西藏各地的地方政府文件中收集到的統計數據顯示,不同寄宿學校的人數相差無幾,有些地區的人數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根據2017年發表在中國主要民族教育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在青海省果洛藏區,95%的中學生都在這樣的學校就讀。當地立法機構2023年的一份報告稱,果洛的49所小學中有45所是寄宿製學校。

藏區寄宿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與全國趨勢背道而馳。中國政府2018年發布的指導意見指出,一般不應將小學生送入寄宿學校。

但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兒童似乎被當成例外。在遙遠的西部新疆地區,維吾爾穆斯林兒童也被大量送入寄宿學校。

中國官員稱,這樣的學校可以幫助藏區兒童避免長途跋涉上學。但官方網站也宣傳習近平關於少數民族教育的指示,認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青少年有對宗教、曆史和民族關係產生“錯誤”想法的風險。

為了應對這些威脅,習近平在2014年表示,適齡兒童應該“學習在學校,生活在學校,成長在學校”。政府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成為中文和黨的價值觀的擁護者。

在一段似乎是作為學校作業而拍攝並上傳到社交媒體的視頻中,一名寄宿學校的四年級藏族女生描述,一名中國收銀員聽不懂她隻會說藏語的母親說話,最後是女生解了圍。然後她呼籲其他同學教父母說普通話。視頻的標題是“講普通話、做文明人”。

來自中國國內的警告

中國同化藏人的努力呼應了世界其他地方的曆史,在其他地方,原住民被外國占領者視為野蠻人,需要通過寄宿學校加以文明化,這給他們帶來了創傷和虐待。中國官員拒絕接受這種比較。

但是,關於寄宿學校對藏族兒童造成的傷害,一些最尖銳的警告卻出人意料地來自中國的教育係統內部。

中國的教師、教育研究人員和地方人大都撰寫了報告,描述藏族兒童因與家人分離和大部分時間被限製在學校內而遭受痛苦。

“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與外麵的世界進行交流,這對學生社交技能的培養帶來了負麵的影響,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都出現了心理問題。”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某中學教師

“這使寄宿學生缺乏在父母身上學習處理家庭矛盾、鄰裏糾紛、親友關關係的機會。”

——甘肅省蘭州市某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

在教育期刊上,教師們分享了幫助藏族兒童應對的建議: 通過裝飾寢室和食堂來營造家的感覺,並為學生會對何時才能回家感到焦慮而做好準備。

較偏遠藏區的許多寄宿學校似乎資金不足,缺乏設施、教師和訓練有素的輔導員。2021年,當地人大代表發現,青海果洛藏區的一所小學食堂沒有自來水和電源,直到他們提出投訴才得以解決。

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稱:“寄宿製學校因缺少宿管、保安、校醫等工作人員,教師在完成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24小時在崗值周。”

在上傳到社交媒體的視頻日記中,藏區教師描述了這樣的日子:除了教學,他們還必須給學生送飯,教他們如何鋪床,晚上還要給他們蓋被子。

一名西藏小學教師在社交媒體上自稱為陳老師,她在2022年發布了一係列視頻。在其中一個視頻裏,她記錄了自己典型的一天,從黎明前的早自習開始,到臨睡前檢查孩子們的情況結束。

另一位在社交媒體上自稱蘇老師的教師說,他在西藏阿裏的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任教。2023年的一天晚上,他在低年級學生宿舍值班查寢時拍攝了一段視頻。

他在一個社交媒體帖子中寫道:“我們基本上充當了父母的角色。”

中國旅行者提供的視頻顯示,農村學校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2021年,一位旅行者記錄了對四川省藏區甘孜一所學校的訪問,他說學校的宿舍看起來不錯,但床位不夠。由於沒有集中供暖,兩個孩子共用一張床,冬天擠在一起取暖。

一些教師為學校辯護,認為學校最終是為了孩子們好。另一些教師則表示,這項政策遭到了普遍反對。

2023年,甘孜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家長、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都不願意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該研究稱,許多家長對這種變化感到“無奈、擔憂、不理解和有苦沒地方說”。

教育是一個政治敏感話題,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反對寄宿學校的藏族人如果提出抗議,就有可能遭到監禁。藏族商人紮西文色曾向政府請願保留藏語學校,並向時報講述了他的努力,但他在2018年被判入獄五年。

然而,仍有一些人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在抖音上,家長們感歎藏語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小。

“上幼兒園了一個月基本不會說藏語。現在我們對小孩說藏語小孩對我們說的都是漢語,”一位網友在評論中寫道。

“現在藏語怎麽教也教不會,我真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