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評DeepSeek衝擊波:市場三大不確定性

經濟學人評DeepSeek衝擊波:市場三大不確定性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DeepSeek sends a shockwave through markets

2025年1月27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內一位交易員注視著屏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領域的狂熱在瞬間轉化為恐慌。自1月27日早盤交易開啟,截至本文撰寫時,AI芯片巨頭英偉達市值已暴跌17%。美國雲計算三巨頭Alphabet、亞馬遜和微軟股價分別下跌3%、1%和3%。總體來看,美國科技公司市值已蒸發約1萬億美元。

引發投資者恐慌的直接原因是DeepSeek——這家從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對衝基金轉型為AI初創企業的公司,上周憑借其最新大型語言模型R1令分析師驚歎不已。消費者正蜂擁使用DeepSeek的聊天機器人,該應用成為周末期間iPhone下載量最高的程序。通過創新技術,該公司以僅需西方最先進模型幾分之一的算力(因而成本也僅為零頭),就能訓練出性能相當的AI模型。

DeepSeek進軍AI領域的時機,正值美國科技巨頭在AI基礎設施上瘋狂燒錢之際。去年,三家雲計算巨頭和Meta(該公司也在開發AI模型)在數據中心的總支出達到約1800億美元,同比激增57%。本月初微軟表示將在2025年追加800億美元AI基礎設施投資。上周Meta宣布今年計劃投入650億美元發展AI。

然而如果高性能模型能以更低算力訓練,所有這些投資都可能被證明是過度開支。盡管雲計算巨頭的股東或許樂見資本支出暫停增長,但他們現在可能開始擔憂已投入資金的未來收益。更令人憂慮的是,這對英偉達等數據中心設備供應商,以及為這些設施提供能源的企業意味著什麽。電氣設備製造商西門子能源和核能鈾生產商Cameco的股價已分別暴跌20%和13%。

公開市場的潰敗也將波及私營企業。研究機構PitchBook數據顯示,2024年風險投資者向AI初創企業注資132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超50%。隨著DeepSeek證明"少花錢多辦事"的可能性,包括OpenAI和Anthropic在內持續燒錢的模型開發商可能麵臨融資困境。Groq、Cerebras兩家AI芯片製造商,以及AI雲計算公司CoreWeave等其他風投支持企業也可能遭遇麻煩。

這場危機將惡化到何種程度?市場麵臨三大不確定性。首先關乎AI經濟學:DeepSeek的創新表明模型訓練的前期成本可能驟降。但與此同時,包括OpenAI的o3和DeepSeek自有R1在內的一批所謂"推理模型"正在部署更多算力用於應答環節。這些模型實質上通過"深度思考"問題來生成更優質答案。訓練成本下降與推理成本上升對算力支出的綜合影響,短期內尚難明朗。

第二重不確定性來自地緣政治。美國正試圖通過限製尖端芯片及製造設備出口遏製中國AI發展。DeepSeek的成功表明該策略至今未見成效。特朗普總統可能會決定進一步收緊出口管製,加劇對AI供應鏈企業的打擊。

最後的不確定性在於需求端。部分華爾街多頭已看到DeepSeek突破的積極麵:隨著AI模型訓練成本降低,企業可能加大技術應用力度。在他人AI模型基礎上開發服務的企業(包括企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和iPhone製造商蘋果)股價已因成本下降預期而上漲。

但更糟糕的情形同樣存在:對多數企業而言,AI應用成本並非最大難題,規模化落地才是真正挑戰。若此困境持續,技術底層需求或將開始萎縮。屆時當前的市場震蕩恐將演變為全麵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