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幫幫團1月9日晚報道:福建莆田一女子因為反複腹痛,前往福建協和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胃癌。禍不單行,不久後,其丈夫也在體檢中被查出患有胃癌。醫生追問病史後發現,這對夫妻都喜歡用醃菜下飯,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醃菜幾乎頓頓不離口。
聞名鄉裏的“醃菜夫妻”雙雙查出胃癌
另據福州晚報報道,醃菜在許多地方都是曆史悠久的傳統美食,家住莆田的劉叔叔和劉阿姨夫婦,就是這醃菜製作的行家裏手。出自他們之手的醃包菜、醃海鮮等,在鄰裏間廣受讚譽。以前,他們還經常興致勃勃地在村裏舉辦小型醃菜技巧“競賽”,在歡聲笑語中享受著傳統美食帶來的樂趣。醃菜於他們而言,不僅是拿手絕活兒,更是日常餐桌上難以割舍的摯愛。
然而,這幸福的生活,卻被突如其來的疾病給打破。
不久前,64歲的劉阿姨開始反複腹痛,去醫院求治,最終被確診為胃癌。禍不單行,65歲的劉叔叔隨後去體檢也查出患有胃癌。
這雙重噩耗,令整個家庭瞬間陷入極度的絕望。
為了尋求生機,他們與家人四處打聽,找到了“老鄉專家”、協和醫院胃外科的謝建偉主任醫生。那熟悉親切的鄉音,成了雙方順暢溝通的重要橋梁,也讓他們惴惴不安的心得到了些許慰藉和安寧。
謝建偉主任醫生迅速而專業地為他們量身定製了詳細的診療方案,並順利完成了兩人的手術。術後,劉叔叔夫婦恢複狀況良好。病理檢查結果也傳來佳音,癌症均處於早期,愈後較為樂觀。
醫生提醒:不要長期食用醃製食物
那麽,為什麽夫妻倆會被胃癌纏身呢?謝建偉醫生解釋道:“胃癌的產生受不良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因而胃癌也常表現為‘夫妻癌’‘家族癌’的現象。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其中亞硝酸鹽等物質會在體內轉化,就可能增加胃癌的風險。”
據介紹,醃製食物屬於高鹽食物,會損傷胃黏膜和食管黏膜,進而誘發癌症;而胃裏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類,會與亞硝酸鹽發生反應,生成致畸性、致癌性都很強的亞硝酸鹽等化合物,長期食用會大大增加胃等消化係統癌變的風險。
在臨床上,協和醫院胃外科團隊已多次治療過像這樣同時查出胃癌的夫妻。有一回,還為長樂一家相繼查出胃癌的父子四人逐一實施手術,一次次力挽狂瀾地挽救這些家庭的命運。
醫生因此提醒,醃菜受不少人喜愛,具有獨特的風味,特別是在農村,很多人還會自己醃菜。但在製作醃菜時應注意“醃透”,讓醃製時間至少超過3個月,這樣能有效降低醃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吃醃菜時,其他菜肴、食物中一定要少放鹽,或者將醃菜提前拿出來在清水中多泡一泡,多洗幾次以降低鹽分。
經過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劉叔叔夫婦深刻意識到長期食用醃製食物的潛在危害。回到村裏,他們主動成為健康宣傳的使者,用親身經曆告誡村民,醃製食物雖美味,但其中的亞硝酸鹽等成分可能成為躲在暗處的“健康殺手”。他們還在村裏舉辦健康講座,義務分享預防胃癌的知識,大力倡導減少高風險食物的攝入,用真實鮮活的故事,喚醒了更多村民對飲食安全的重視,促進大家逐漸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守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
極目新聞綜合福建幫幫團、福州晚報、果然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