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翹楚是多年關注中國公共事件的行動者,參與過北京“清理低端人口”、#MeToo運動、勞工和人權律師維權。自2019年底起,李因男友許誌永被牽涉進“12.26廈門公民案”,遭到指定監視居住,而後從“人權受害者”變成“人權抗爭者”持續發聲和行動,卻遭到非法羈押、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刑。2024年8月3日,李翹楚被釋放,卻被嚴格管控和噤聲。
1月13日是李翹楚的生日,但在過去的五年間,她都沒有度過一個安穩的生日。今天的李翹楚即將34歲,卻因與許誌永的通信權被非法中斷,無法收到愛人的祝福。《莽莽》日前發表文章,回顧了五年以來李翹楚的遭遇。
以下是文章內容節選:
2020年1月13日 29歲生日
2020年1月13日,李翹楚的身邊有爸媽,也有許誌永的外甥女。李翹楚去照相館拍了一套自己穿著“公民”T恤的黃色背景的照片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是送給許誌永的新年禮物。後來這組照片出現在許多公開報道裏。香港記者和活動家何桂藍曾在21年1月寫道:譬如我想到國安案或會出現虐囚時,腦內浮現的是李翹楚穿上「公民」T-shirt拍照給許誌永,那生氣盎然的模樣。
翹楚寫道:此前被傳喚的時候,坐在鐵椅子上耷拉著臉。國保說:“你平時出門也這個打扮嗎?你平時化妝嗎?以後多打扮自己,多跟閨蜜喝喝下午茶……”當時想著出來之後一定要去拍些漂亮的照片,抗爭的時候,也可以是容光煥發的,氣死他們!
許誌永通過郵件發來的生日祝福:“親愛的,生日快樂。我太笨了,自己折騰了一下午的時間,也沒能做成一張電子賀卡送給你。我也太慚愧了,本來說好了你的29歲生日我們要一起過的。有你,我已經很幸運了。我愛你,親愛的。”
這一年的翹楚,在社交媒體上許的生日願望是:
願被迫在自己祖國流浪的同道們早點回家,冬日情暖。
願你,無論何地,微笑著抗爭,一起打一場艱難而美好的仗。
願我自己,永遠睜著看見“皇帝沒穿新衣”的眼睛,和房間裏的大象愉快玩耍。
身著“公民”T恤的李翹楚
2021年1月13日 30歲生日
李翹楚收到了父母準備的電子賀卡,“沒能成長為他們希望中的平靜安穩的樣子,但依舊善良樂觀。”
2021年1月,失聯超過1年的許誌永開始會見律師,李翹楚成為了公開許誌永近況的出口。因許反映看守所一頓隻有1個饅頭,無法吃飽,李很快就夥食問題進行了一係列法律維權,也是她被抓捕前的最後一次行動。
為了維護自己和許誌永的基本人權,李翹楚進行了4次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次行政複議、2次行政訴訟、4次控告、1次投訴。也因此被公安約談6次、刑事傳訊2次、言語威脅恐嚇不計其數。
2022年1月13日 31歲生日
這時的李翹楚已被羈押近一年。生日前夕,李翹楚能夠會見律師了,律師帶來了親友的生日祝福,媽媽寫下:你所有的善良一定會迎來好的回報。而在翹楚給父母的信中也寫道:會給監室的人讀書聽。
但監室內的待遇仍然是非人的。翹楚告訴律師:“如今距離2021年11月25日停止治療幻聽的藥物一個半月了,近半個月,我幻聽的症狀從每天2次增加到每天3到4次,每次2個小時,伴隨意識模糊,精神恍惚(隻能靠掐自己的皮膚緩解,手背上滿是掐破皮膚後的疤痕),我的家人為我窮盡了所有渠道,看守所強調遵省專家的醫囑,沒有及時安排我外出調藥,我堅持繼續爭取合理的藥物治療。”
在看守所裏的李翹楚,從自己訂購的食品中拿出了7包方便麵、1包之前一直沒舍得吃的醬牛肉、3包辣椒醬、3包花生,請“包夾”幫忙把麵拌在一個大盆裏,給所有人平分著吃,大家都想表達感謝但因規定又不敢跟她說話,就默默地吃麵。晚飯快要結束的時候,有人偷偷塞給翹楚一個小塑料盒,裏麵放著自己用餅幹渣、豆奶粉、紅糖之類的揉成的“小蛋糕”。
來自父母的生日祝賀明信片
來自朋友的聲援和祝福賀卡
2023年1月13日 32歲生日
2022年底到2023年初,監區裏的大部分人都處於新冠陽性。翹楚成為了整個監區裏唯一一個沒有被感染的人,也沒有任何難受或者不適的症狀。整個看守所停止了會見安排。
疫情期間已經暫停訂購食品好幾個月了,李翹楚為生日省下了兩包方便麵沒有吃。當天,看守所裏的同伴為李翹楚拌了方便麵作為長壽麵。
2024年1月13日 33歲生日
今年的李翹楚在監室內得到了同伴們冒著被訓斥風險齊唱生日歌的祝福,她們一同吃了加了火腿腸的方便麵,像過節一樣開心。翹楚向同伴們感言道:雖然在這裏受了很多苦難,苦難本身一點都不值得銘記和歌頌。但同我一起受苦難的你們,卻是我所珍視的。
2025年1月13日 34歲生日
李翹楚在外界消失了幾乎4年。這4年發生了什麽?她一刻都沒忘記過,她希望自己一直是個有記性的人,擁有真實的內心。即便不會改變現實,但在集體製造的“真實”麵前,也能反駁:“真相不是這樣!”也許現在的環境,無法像4年前那樣,讓她“大聲講話”,但即使保持沉默,也要做一個在“盛世年代萬人合唱”時,心裏有墳墓的人,將記性生長出來的全部記憶傳遞給下一代的人。
過去的五年間,李翹楚沒有度過一個安穩的生日。2025年之初,距離李翹楚“釋而不放”“從小監獄去到大監獄”已有半年,她即將34歲。
在她出獄後的這段時間,經曆了許誌永絕食抗爭、通信權被非法剝奪以及持續的威脅和騷擾,她向朋友感歎“原來出來之後的生活比在看守所還要艱難”。對於許誌永在監獄的遭遇,她感到諷刺和無奈:這些憲法、監獄法寫明的最基本權利,卻要如此激烈抗爭,也沒有結果。這其中的邏輯,翹楚曾在2020年回憶指定監視居住時寫過:“他們將權利作為福利或獎賞施舍給我,企圖通過扭曲的體係碾壓我的人生原則、剝奪我‘生而為人’的尊嚴。讓我永遠都逃不出政治壓迫下的受難者標簽。”
過去的創口變成灰色的傷,李翹楚還在適應帶著傷口繼續的生活。有諸多報道試還原翹楚作為一個女性行動者的主體性,看見她的成長路徑。李翹楚和許誌永,自2019年相識相知起,彼此的命運便有了交互,既作為共同體又分別作為獨立的個體努力。李翹楚為許奔走之時,時常處於被質疑身份的失落和失望中;而翹楚也如此希望能夠撕掉貼在自己身上的各類標簽,回歸鮮活與自主,不隻是“女友、未婚妻、無法律身份的伴侶”,更不隻是“女性抗爭者、人權捍衛者”,而是一個堅持不需要被定義、鮮活的李翹楚——做人性的守護者,與同伴一起走向凶險未來。
翹楚在2019年夏天的自畫像
翹楚曾在采訪中說:愛與革命,一直是她生命最重要的主題,這兩個部分都與許誌永緊密相關。許誌永曾令她體會到,如何在極權體製下把自己活成生命常態,而非政治機器。
李翹楚的文章寫到過,愛是一種堅持到底的冒險,引領著人們進入更偉大的冒險。“愛,是對於真正的平等自由的信念:愛上我們這個即將要完蛋的社會,一直挺下去、熬出頭、帶著勇氣去忍受,在不可能中說話和行動,站在強權的對立麵,直到讓我們自己都感歎為止。隻有愛的貫穿,勇氣才能如此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