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北大畢業終生未婚!86歲北京老太街訪火了:養老到底要靠誰?

北大畢業終生未婚!86歲北京老太街訪火了:養老到底要靠誰?

文章來源: 大河報 於 2025-01-07 10:41: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韓懿亭

近日,一條“終身未婚的86歲北大畢業老太無家可歸!”的新聞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引發了廣泛討論。

以下為采訪實錄:

問:聽說您是北大畢業的?

答:對,化學係的。那會兒是6年製,我們那屆正趕上陸平當校長。畢業後我還留校繼續搞了兩年科研。

問:畢業後去了哪裏工作?

答:分到北京化工廠。那是全國最大的精細化工企業,光北大畢業的就有一百多號人。我們那會兒幹活特別拚,做實驗經常泡在實驗室。你看我到現在,遇到人還能跟他們講講化學知識呢。

問:聽說您做過很重要的研究?

答:是有那麽一個項目,研究氯化銫的提純。要把雜質降到百萬分之一以下,難度很大。最後成功了,還得了局裏的科技二等獎,後來參與的國家星火計劃也得了獎。

問:您年輕時沒考慮過成家嗎?

答:那個圈子裏,大家都差不多。我師兄師姐們,好多都是單身。天天就知道搞研究,哪有心思考慮別的?現在想想,可能是太死心眼了。

問:現在養老的事情怎麽安排?

答:我這個情況,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問:現在住在哪裏?

答:在大妹妹家。但現在妹夫病了,生活不能自理,妹妹要照顧他,覺得我在這添麻煩,想讓我搬出去。

問:那您有什麽打算?

答:說實話,我現在真的無路可走了。

看完這條視頻,讓人唏噓不已“一個曾經風華絕代的高知,為何晚年生活卻如此孤苦?”

然而,這樣的悲劇,並不是個例。

近年來,獨居老人孤獨死亡的新聞已發生了好幾起,這些老人的故事,讓人心酸。

他們也曾是父母眼中的寶貝,也曾有過“絢爛而耀眼”的青春和夢想,然而,到了晚年,卻孤獨地死去,身邊沒有親人,甚至沒有一句告別。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的養老,到底要靠誰?

在中國,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很多人認為,隻要生了孩子,老了就有依靠了。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年輕人生活壓力的增大,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維係。

很多年輕人為了生活和工作,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拚。

他們忙碌於生計,無暇顧及遠在老家的父母。

即使有心孝順,也因為距離和時間的限製,無法給予父母足夠的陪伴和照顧。

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應該如何養老?靠政府?靠社會?還是靠自己?

我們先來看看政府層麵的努力。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養老事業的投入力度,提高養老金的發放標準和覆蓋麵,完善醫療保險製度,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同時,政府還積極推動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養老選擇。然而,盡管政府做出了諸多努力,但養老資源仍然有限,無法滿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

再來看社會層麵的支持。社區養老、誌願服務、鄰裏互助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支持。然而,這些方式往往缺乏係統性和持續性,難以形成有效的養老體係。此外,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和尊重程度也有待提高。在一些地方,老年人仍然麵臨著被忽視、被歧視的困境。

那麽,老年人是否隻能靠自己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選擇自我養老的方式。他們通過儲蓄、投資等方式積累養老資金,通過參加社區活動、結交新朋友等方式豐富晚年生活。然而,自我養老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比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認知能力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

那麽,麵對養老的困境和挑戰,我們到底應該怎麽辦呢?

其實,養老問題並非無解。關鍵在於我們要轉變養老觀念,樹立多元化的養老意識。養兒防老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養老方式。我們應該鼓勵老年人通過自我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種方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安。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老年人的意願和選擇,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家庭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雖然年輕人生活壓力增大,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和依靠。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年輕人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和責任,通過定期探望、電話問候等方式給予父母關愛和陪伴。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注和照顧,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助力養老。比如,利用智能家居係統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利用遠程醫療係統為老年人提供及時的醫療救助;利用社交平台為老年人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等等。這些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

這位86歲老太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養老的困境和挑戰,也讓我們思考了養老的出路和方向。

解決養老問題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共同構建一個完善的養老體係,才能確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嫁入豪門的盡頭,是直播帶貨?
三個月裁員11000+人!CEO給全球70+萬員工下最後通牒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北大畢業終生未婚!86歲北京老太街訪火了:養老到底要靠誰?

大河報 2025-01-07 10:41:53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韓懿亭

近日,一條“終身未婚的86歲北大畢業老太無家可歸!”的新聞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引發了廣泛討論。

以下為采訪實錄:

問:聽說您是北大畢業的?

答:對,化學係的。那會兒是6年製,我們那屆正趕上陸平當校長。畢業後我還留校繼續搞了兩年科研。

問:畢業後去了哪裏工作?

答:分到北京化工廠。那是全國最大的精細化工企業,光北大畢業的就有一百多號人。我們那會兒幹活特別拚,做實驗經常泡在實驗室。你看我到現在,遇到人還能跟他們講講化學知識呢。

問:聽說您做過很重要的研究?

答:是有那麽一個項目,研究氯化銫的提純。要把雜質降到百萬分之一以下,難度很大。最後成功了,還得了局裏的科技二等獎,後來參與的國家星火計劃也得了獎。

問:您年輕時沒考慮過成家嗎?

答:那個圈子裏,大家都差不多。我師兄師姐們,好多都是單身。天天就知道搞研究,哪有心思考慮別的?現在想想,可能是太死心眼了。

問:現在養老的事情怎麽安排?

答:我這個情況,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問:現在住在哪裏?

答:在大妹妹家。但現在妹夫病了,生活不能自理,妹妹要照顧他,覺得我在這添麻煩,想讓我搬出去。

問:那您有什麽打算?

答:說實話,我現在真的無路可走了。

看完這條視頻,讓人唏噓不已“一個曾經風華絕代的高知,為何晚年生活卻如此孤苦?”

然而,這樣的悲劇,並不是個例。

近年來,獨居老人孤獨死亡的新聞已發生了好幾起,這些老人的故事,讓人心酸。

他們也曾是父母眼中的寶貝,也曾有過“絢爛而耀眼”的青春和夢想,然而,到了晚年,卻孤獨地死去,身邊沒有親人,甚至沒有一句告別。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的養老,到底要靠誰?

在中國,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很多人認為,隻要生了孩子,老了就有依靠了。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年輕人生活壓力的增大,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維係。

很多年輕人為了生活和工作,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拚。

他們忙碌於生計,無暇顧及遠在老家的父母。

即使有心孝順,也因為距離和時間的限製,無法給予父母足夠的陪伴和照顧。

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應該如何養老?靠政府?靠社會?還是靠自己?

我們先來看看政府層麵的努力。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養老事業的投入力度,提高養老金的發放標準和覆蓋麵,完善醫療保險製度,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同時,政府還積極推動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養老選擇。然而,盡管政府做出了諸多努力,但養老資源仍然有限,無法滿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

再來看社會層麵的支持。社區養老、誌願服務、鄰裏互助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支持。然而,這些方式往往缺乏係統性和持續性,難以形成有效的養老體係。此外,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和尊重程度也有待提高。在一些地方,老年人仍然麵臨著被忽視、被歧視的困境。

那麽,老年人是否隻能靠自己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選擇自我養老的方式。他們通過儲蓄、投資等方式積累養老資金,通過參加社區活動、結交新朋友等方式豐富晚年生活。然而,自我養老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比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認知能力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

那麽,麵對養老的困境和挑戰,我們到底應該怎麽辦呢?

其實,養老問題並非無解。關鍵在於我們要轉變養老觀念,樹立多元化的養老意識。養兒防老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養老方式。我們應該鼓勵老年人通過自我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種方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安。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老年人的意願和選擇,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家庭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雖然年輕人生活壓力增大,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和依靠。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年輕人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和責任,通過定期探望、電話問候等方式給予父母關愛和陪伴。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注和照顧,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助力養老。比如,利用智能家居係統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利用遠程醫療係統為老年人提供及時的醫療救助;利用社交平台為老年人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等等。這些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

這位86歲老太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養老的困境和挑戰,也讓我們思考了養老的出路和方向。

解決養老問題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共同構建一個完善的養老體係,才能確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