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美國參議院見證了一場曆史性的抗爭。來自新澤西州的民主黨參議員科裏·布克(Cory Booker)在參議院發表了長達25小時5分鍾的演講,打破了由種族隔離主義者斯特羅姆·瑟蒙德(Strom Thurmond)於1957年創下的24小時18分鍾的最長演講紀錄。這場馬拉鬆式發言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冗長阻撓”(filibuster),因為它並未針對某項具體立法,而是布克對川普第二任期內激進政策的象征性抗議。在川普大勝重返白宮並推行一係列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後,民主黨內部士氣低迷,反抗力量渙散,布克的這一舉動被視為點燃民主黨抵抗火種的標誌性時刻。那麽,他為何選擇以如此極端的方式站出來?他又是誰,能在這一關鍵時刻扛起反對川普的大旗?
川普強勢回歸與民主黨的集體低潮
2025年1月20日,川普正式宣誓就職為美國第47任總統,開啟了他的第二任期。在2024年大選中,他以壓倒性優勢擊敗民主黨對手,帶領共和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這場勝利不僅是對民主黨政策的一次否定,也讓民主黨內部陷入了深刻的自我懷疑。川普上台後迅速兌現競選承諾,推出了“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大幅削減聯邦機構預算、廢除教育部等一係列激進措施。這些政策引發了廣泛爭議,但民主黨卻遲遲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裏斯(Hakeem Jeffries)因未能強硬對抗川普而遭到黨內批評,許多選民對民主黨的“軟弱”表達了強烈不滿。
在這一背景下,布克的25小時演講顯得尤為突出。他從2025年3月31日晚7點開始發言,直到4月1日晚8點多才結束,其間未進食、不上廁所,僅靠兩杯水支撐,展現了驚人的毅力。他的演講主題直指川普政府的“魯莽行為”,包括對憲法權威的挑戰、對社會保障和醫療項目的削減,以及由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所推動的大規模裁員。布克不僅批評政策本身,還通過朗讀選民來信,講述普通美國人因這些政策而遭受的困境,試圖喚醒公眾的集體意識。
為何選擇馬拉鬆演講?
布克選擇以25小時演講對抗川普,既是個人信念的體現,也是對民主黨現狀的回應。首先,這場演講是對川普政府“非常規”行為的非常規回應。布克在開場白中明確表示:“我今晚站出來,因為我真誠地相信我們的國家正處於危機之中。這些不是美國的正常時期,也不應被視為正常。”他認為,川普的政策不僅威脅到美國人的生計,更動搖了民主製度的根基。在參議院無法通過立法直接阻止川普的情況下,布克用這場演講“打斷參議院的正常事務”,以象征性的方式表達抗爭。

其次,布克此舉是對民主黨內部低迷士氣的提振。2025年初,民主黨在麵對川普的強勢推進時顯得束手無策。一些民主黨人甚至投票支持川普的部分預算案,以避免政府停擺,這進一步激怒了基層選民。布克的演講不僅是對川普的譴責,也是對黨內同僚的激勵。他在演講中多次引用已故民權領袖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的“製造有益麻煩”(good trouble),呼籲民主黨人重新找回鬥誌,同時向選民證明,黨內仍有願意為原則而戰的鬥士。
最後,打破瑟蒙德紀錄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瑟蒙德1957年的演講是為了阻撓《民權法案》,而布克作為新澤西州首位非裔參議員,以超越這一紀錄的方式,宣示了對種族正義和民主價值的捍衛。他在演講中提到:“我站在這裏,因為人民的力量勝過一切。”這一舉動既是對曆史的回響,也是對川普政府“白人至上”傾向的間接批判。
科裏·布克是誰?
科裏·布克1969年4月27日出生於華盛頓特區,在新澤西州哈靈頓帕克(Harrington Park)長大。他的父母是IBM公司的高管,屬於美國最早一批進入中產階級的非裔家庭。布克從小展現出卓越的學術和運動天賦,1991年從斯坦福大學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隨後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他還曾獲羅德獎學金赴牛津大學深造,並於1997年在耶魯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期間,他曾是校橄欖球隊的近端鋒球員,這或許為他日後25小時演講的體力耐力奠定了基礎。
布克的政治生涯始於街頭。1998年,他以29歲的年齡當選紐瓦克市議員,擊敗了一位長期在位的政治老將。上任後,他選擇住在紐瓦克最貧困、犯罪率最高的社區,與居民同甘共苦。他曾在寒冷的冬夜露宿街頭10天,以抗議公共住房條件惡劣;還在2000年組織絕食抗議毒品泛濫。這些“接地氣”的行動讓他贏得了“人民鬥士”的稱號。2002年,他首次競選紐瓦克市長失敗,但2006年卷土重來,以壓倒性優勢獲勝,開啟了長達7年的市長生涯。
作為紐瓦克市長,布克以大膽改革聞名。他通過吸引私人投資重振經濟,改善了城市基礎設施;他還推動槍支管控和暴力預防項目,使紐瓦克的犯罪率顯著下降。2010年,一場大火吞噬了一棟居民樓,布克親自衝進火場救出一名女子,這一英雄事跡讓他登上全國報刊頭條。然而,他的市長任期也並非沒有爭議:一些批評者認為,他過於依賴企業捐助,忽視了底層居民的需求。
2013年,布克贏得參議院特別選舉,成為新澤西州首位非裔聯邦參議員。他在參議院以跨黨派合作著稱,支持同性婚姻、提高最低工資和刑事司法改革。2018年,他參與推動的《第一步法案》(First Step Act)獲川普簽署,成為兩黨合作的罕見成果。2020年,布克競選民主黨總統提名人,但因在擁擠的候選人中難以脫穎而出,於當年1月退出競選。
布克的抗爭與未來
布克的25小時演講不僅是一場體力與意誌的考驗,也為他的政治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川普第二任期之初,許多民主黨人因缺乏強有力的領袖而感到迷茫,布克的舉動讓他成為黨內抗爭的象征。演講結束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說:“布克參議員創造了曆史,他所說的話和他花費的時間同樣重要。他揭露了川普政府對美國家庭和美國民主構成的巨大危險”,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弗裏斯則稱他的演講為“捍衛美國生活方式的強大時刻”。
然而,布克的抗爭也麵臨質疑。白宮發言人哈裏森·菲爾茲(Harrison Fields)嘲諷其為“又一次‘我是斯巴達克斯’的表演”,指其不過是政治作秀。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布克此舉可能是在為2028年總統競選鋪路,畢竟他在2020年的失敗讓他意識到需要更鮮明的個人形象。
無論動機如何,布克的演講無疑為民主黨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他用行動證明,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抗爭依然有其價值。正如他在演講尾聲所說:“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憤怒,而要以善良和慷慨回應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從紐瓦克街頭到參議院講台,科裏·布克始終是一個不甘沉默的鬥士,而這場25小時的馬拉鬆,或許隻是他更大征程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