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成美第三大致癌誘因,美衛生局長呼籲標簽警示升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周五發聲,呼籲在酒精飲料標簽上增設癌症風險警示信息,這一舉措預示著若得以實施,酒類行業或將迎來如同煙草行業般的嚴格監管。

穆爾蒂指出,酒精消費會增加至少七種癌症的風險,包括乳腺癌、結腸癌和肝癌,但遺憾的是,多數美國消費者對此仍知之甚少。為此,他強烈建議重新審視飲酒限製指南,讓民眾在決定是否飲酒及飲酒量時,能夠充分權衡其帶來的癌症風險。目前,美國飲食指南建議男性每日飲酒量不超過兩杯,女性則不超過一杯。

“飲酒已成為美國第三大可預防的癌症誘因,僅次於煙草和肥胖。”穆爾蒂的辦公室在新報告中附帶的聲明中強調,並指出酒精類型對此並無顯著影響。

消息一出,酒類股市應聲而落,包括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百威英博和喜力在內的多家公司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美國蒸餾酒委員會則引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適度飲酒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關,但也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該委員會表示,一直以來,酒精產品的健康警示都在提醒消費者潛在的飲酒風險,並強調,飲酒不應被視為獲取健康益處的方式。

美國啤酒協會則表示,他們一貫倡導負責任的飲酒文化。

然而,關於何時或是否會采納穆爾蒂的建議,目前尚無定論。隨著美國總統喬·拜登政府的任期即將結束,穆爾蒂的職位可能由紐約緊急護理診所連鎖店的董事珍妮特·內希瓦特接替,而她是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提名人選。特朗普本人因家族酗酒史和個人對酒精的排斥,長期以來一直在警告酒精的風險。他提名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候選人小羅伯特·肯尼迪也曾公開分享過自己與海洛因和酒精鬥爭的經曆,並坦言自己參加了匿名戒酒會的會議。

最終,關於更新標簽的決定將由國會做出。

穆爾蒂的這一建議不禁讓人回想起美國衛生局局長早期對煙草的監管行動,自1964年的一份報告揭示吸煙致癌以來,數十年來,煙草行業經曆了日益嚴格的法規限製。而美國的酒精飲料雖然已在包裝上貼有諸如“懷孕期間飲酒會導致出生缺陷”和“操作機器時飲酒會影響判斷力”等警示,但這些小字警示自1988年設立以來,從未有過改變。

穆爾蒂的建議旨在更新現有標簽,而非在包裝顯眼位置增設新的香煙式警示。但分析人士指出,香煙警示標簽對遏製吸煙的效果有限,根深蒂固的習慣難以輕易改變。

盡管如此,隨著公共衛生機構對酒精危害的日益關注,以及全球範圍內對酒精消費限製的加強,酒類行業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美國,酒類銷量在疫情後的短暫繁榮後開始下滑,而迫在眉睫的關稅則進一步威脅著行業的收入。從長遠來看,公司還需應對來自大麻等替代品的競爭以及年輕消費者飲酒量減少等趨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啤酒製造商已從向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轉變中受益,低酒精或無酒精產品正在快速增長。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等公共衛生機構也在不斷加強酒精控製,並強調沒有安全的飲酒水平,即使是少量飲酒也會損害健康。這一立場引發了圍繞適度飲酒及其在社會中作用的激烈辯論。

在遊說記錄中顯示,包括帝亞吉歐和喜力在內的多家公司已在現行美國膳食指南到期前(2025年)開始遊說官員,擔心美國可能會采用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安全消費的語言。而其他國家的指南已包含此類語言,愛爾蘭等國家也已開始引入警告標簽。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