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中國,美國頂尖名校這個調查太有意思了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近日,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這兩所美國頂尖名校的學者,聯合發布了一項涉及500多名美國外交領域專家和學者的調查結果,問他們對中國的實際看法如何。
出人意料的是,當被告知可以匿名表達實際看法後,這些學者紛紛給出了他們在對媒體公開發言時不一樣的觀點。
這項調查是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領域的副教授羅裏·特魯克斯(Rory
Truex),以及哈佛大學政府學係教授邁克爾·塞爾尼(Michael
Cerny)這兩位學者共同完成的。其中,先前美國媒體的公開報道顯示,普林斯頓的特魯克斯不僅常年關注中美關係,而且他還多次撰文對美國越來越缺少有水平的中國問題學者和有質量的中國研究表示擔憂。
而在如今這份於12月2日發布,並最近開始引起輿論關注的調查報告中,特魯克斯和塞爾尼在摘要部分介紹說,他們之所以會進行這樣一項調查,是想搞清楚在華盛頓表現得對中國越來越強硬,甚至於讓美國CNN的主播都產生了一種“麥卡錫主義”回潮的觀感時,美國的學術界和智庫的專家學者對於中國的看法,受到了怎樣的影響,是否也在形成某種對華共識——特別是當他們在表達涉及中國的觀點時,會不會受迫於某種壓力,是否個人的表達在被某種“群體性思維”所取代。
具體而言,這份調查報告涵蓋了兩項調查內容,一項是在2023年對495名主要來自美國各家智庫的專家學者進行的調查,調查的內容是他們對於中國和涉華政策的態度與看法。在調查中,約有一半的受訪者會被要求實名,還有一半則可以匿名,以對兩種情況下受訪者給出的回應進行對比;另一項則是在2023年8月到2024年7月之間,對55名外交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的訪談,請這些專家談談他們對於中美關係等相關議題的看法。
報告稱,這兩項調查內容一共給出了三個核心結果。首先,在涉華政策上,這500多名受訪專家學者各自的看法其實相當多元,唯一的一個勉強可以找到的共識是他們都認為中國與美國存在競爭關係,但對於該如何和中國競爭卻觀點各異。即便是來自同一個政治光譜的學者,他們彼此間的觀點也並不相同。而且也很難用一個標簽定性他們,因為他們在不同的議題上時而會表現得“鷹派”時而又很“鴿派”。
這一點,從報告中給出的一個調查問卷的結果中也可見一斑。這個問卷是請495名主要來自美國智庫的專家學者,就“美國應該與中國打冷戰”、“中國對美國整個社會構成威脅”、“美國與中國長期的接觸政策是失敗的”等9個觀點,用“強烈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和“強烈不同意”作答。他們給出的回應也確實反映出,在一些很“鷹派”的觀點上,絕大多數都持反對看法,但在另一些涉華議題上,支持強硬和反對強硬的則對半開。
報告稱,用一句話來打比方就是,他們可能在涉華議題上存在相同的診斷,但開的處方卻並不一樣。
其次,調查還發現這些專家學者中有不少人表示他們會迫於社會和職業發展的壓力,不得不去對中國做出一些對抗性的表達。其中,在涉及495名智庫專家學者的調查中,有108名受訪者表示,他們會迫於社會壓力而不得不去表達某一種涉華觀點。調查和訪談還發現,那些對華態度平時並不激烈,但又希望在華盛頓尋求更大的職業發展乃至走仕途的學者,最容易感受到這種社會壓力。而在職業壓力層麵,那些在外交政策領域往往會因為各種身份原因而處在邊緣地位的學者,最容易對此感到擔憂,比如美國少數族裔背景的年輕女性。
其中亞裔和華裔學者還會感受到一種非常特有的壓力,就是他們的研究往往會因為他們的族裔背景而不被重視,甚至被認為是妥協性質的,給他們造成一種不得不去宣誓效忠美國的壓力。
第三,上述這些情況在相互作用下,產生了一種導致專家學者們的涉華觀點更偏向“鷹派”的結果。報告特別提到,對學者們進行實名和匿名的分組調查發現,在實名的情況下,學者們更容易表達出對中國偏強硬的觀點——尤其是那些在前麵的調查中表示自己更容易迫於壓力而這樣表達的學者。在涉及55名學者的訪談中,報告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即這些學者亦承認他們在私下和公開場合談論涉華政策時的表達是不同的。報告認為這說明學者們會刻意用強硬的話術來包裝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報告還用了一個類似於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的概念精辟地概括了這一現象,稱之為“鷹派膨脹”。
報告由此認為,總的來說,這些情況導致美國的外交政策圈子出現了一種心理學上被稱作“多數無知“的現象(編者注:有些類似於“從眾心理”),即圈子裏的專家學者都誤以為“鷹派”的政策立場在圈子裏很受支持,但實際上這種支持被高估了。
報告認為,這也是為何在許多人看來,這個圈子在涉華問題上出現了一種“群體性思維”,在公開場合一種涉華的聲音被不斷放大,而另一種則被淡化————盡管專家學者們的觀點和認知實際上相當豐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