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老實又服帖的人,多到超乎想象
文章來源: 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這兩天,“老老實實服服帖帖”成了熱詞。很多人都說,實在無法想象在一個對外交流的高端場合,堂堂知識分子能問出“如何讓女人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生孩子”而且還要“早生和多生”的問題,實在太丟人了。哈薩克斯坦官媒之後的種種隔空回應,也加劇了這種丟人感,很顯然,這又是一個國際笑話,雖然很多人並不在乎。更大的笑話是,哈薩克斯坦的文明度也相當低,這類似於“被後進生羞辱”。
很多人麵對這種事情,第一反應是“禍從口出”,認為“說話一定要小心,說錯了就惹事”,但他們顯然沒搞清問題的本質。一個說話必須要小心的環境,說明禁忌很多,不允許人正常表達。但一個禁忌很多的地方,反而會給荒謬言論留下很大空間。因為正常表達的渠道被堵住了,那就隻有配合權力、價值觀荒誕的表達可以留下。
更重要的是,問題不在於說不說,而在於價值觀。一個價值觀正常的人,哪怕是個話癆,隻要置身文明世界(這是最重要的前提),也不用擔心“說錯話”。
看到有人建議,在這種國際場合,還是挑一些“大腦操作係統更新到21世紀版本的人”出場,不然太丟人了。這個建議當然是好的,不過就像我的朋友孫小方所說,這片土地大多數人的大腦還停留在一百年前,所以挑人的難度實在不小。
別看“老老實實服服帖帖”遭遇了批評聲音,但在現實生活中,它才是主流文化。在中國家庭裏,長輩說“人一定要結婚要生孩子”“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雞不下蛋,等於沒有用”的幾率高不高?在酒桌飯局上,中年男人說“如何駕馭女人”“管理一個家就像管理一個單位”的幾率高不高?在單位裏,領導說“現在的年輕人都自私,不好管”的幾率高不高?麵對公共事件,人們說“別揪著雞毛蒜皮的事情不放”“家醜不可外揚”“小心別有用心的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的幾率高不高?
這不是某個人的措辭問題,而是一種普遍性的思維模式。我另一位朋友熊太行在文章裏寫了這麽一句:“王憲舉生於1954年,知青出身,15歲就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去了北大荒。”
這才是症結所在:一代代人早已習慣了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就像明朝人清朝人習慣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習慣了“學得文武藝報效帝王家”,習慣了下跪一樣。
“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其實是一種判斷標準,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生活準則。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生下來就要老老實實、服服帖帖聽父母的話,不然就是叛逆,在外麵同樣要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當然,這是麵對權力和強者而言,麵對弱者,“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就會變成“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讀書時要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千萬別早戀,畢業了就應該老老實實服服帖帖馬上結婚生孩子,如果沒有男丁,那就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繼續生。找工作不要好高騖遠,老老實實服服帖帖考個編製,在單位老老實實服服帖帖聽領導的話,一步一步爬上去……
如果不老實不服帖呢?許多大帽子就會扣過來,最常見的是“自私”。比如逼婚的老人會說“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你25歲了還不結婚生孩子,你對得起我們嗎?”
我從來都看不慣這樣的指責,因為說到自私,很多老一輩從小就教育孩子明哲保身,比如見到公交車上有小偷千萬別聲張,你說是他們自私,還是孩子自私?孩子的自私是不是他們教的?
“責任感”也是一頂大帽子,你不結婚生孩子,就會有人上升到“都不結婚都不生孩子,國家以後怎麽辦”的高度。別扯了,很多老人一輩子連隨地吐痰的習慣都改不了,談什麽社會責任感?
“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潛台詞就是“服從”,是對“自我”的抨擊。如今經常見到一個說法,認為當下中國人太自我,受西方個人主義荼毒太深,因此世風日下。
這個說法當然很可笑,因為在現實中,許多人對邏輯和哲學一無所知,唯一倚仗的就是濫用辯證法,見到自己不同意的就搬出“凡事有好有不好”(不耽誤他們對自己認同的東西搬出“凡事都應該如何如何”),但對中學政治課本中同樣存在的“內因與外因”視而不見,隻要有壞事都推給外人或外國。
更重要的是,認為當下中國人太過自我,很大程度上是連“自我”都沒搞明白。或者是錯誤將“自我”等同於“自私”。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感覺就像批評太監的性生活過多。我倒是覺得,很多人明明一輩子連“自我”都沒找到。
在中國談起“自我”或者“個人主義”之類的詞,幾乎被許多人自動認定為貶義,等同於不擇手段的“利己”。這種曲解的根子在於中國文化對個人乃至私域的漠視,所以對於私權並不在意。注重集體利益是中國價值觀的主流,傳統文化始終強調群體意識和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對個人的約束。
所謂自我,是尊重內心選擇,不剝奪他人權利和自由,自給自足,認清自己;所謂自私,則是索取和剝奪他人權利和自由,缺少獨處能力,需要通過他人來滿足自己。
在現實中,有很多“不自私但沒找到自我”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扶弟魔”的存在。在中國社會,姐姐從小幫忙照顧弟弟,甚至成年後還要為原生家庭付出的例子相當常見。甚至一些家庭,連弟弟買房買車都需要姐姐出錢。
前幾年電視劇《歡樂頌》裏引發熱議的樊勝美,就是這樣一個姐姐。一個白領、單身女性卻陷入經濟崩潰的焦慮,完全淪為原生家庭的人肉提款機。這類事情絕不僅僅是影視劇裏所有,在現實中,誰沒有幾個這樣的“扶弟魔”朋友呢?她們當然是不自私的,反而是付出者和受害者。
找不到自我,對於中國人來說實際上是一種常態。每個人都可以回頭想想,這輩子有多少事情是為了自己而做呢?
即使成年後,中國人的人生也很難與“自我”“自主”扯上關係。比如找工作,是追求穩定還是要理想,堪稱中國家庭的永恒命題。這兩年考公熱,甚至成為畢業生的首選,看似實現了代際之間的觀念統一,但說實話,它更多是年輕人的無奈與老一輩思維慣性的合流,並不意味著觀念上的真正統一。
結婚生子更是重災區,逼婚逼生孩子,本質上就是對“自我”的剝奪。中國家庭最常見的道德綁架被許多人視為理所當然,草草結婚釀成的悲劇,即使在現實中發生再多次,當事人的父母也不會真的檢討自身。至於生孩子和“必須生個男丁”,往往伴隨著“女人就像母雞,不下蛋就沒有用”的陳腐觀念。
在工作中,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可能找到自我。“混碗飯吃”和“吃碗飯混”是最常見的狀態,每個人都要戴上一層層麵具,麵對領導是一個樣子,麵對同事是一個樣子,甚至麵對這個同事需要這個樣子,麵對那個同事需要那個樣子。至於工作中必須麵對的形式主義和各種不堪,大多數人當然隻能接受。這種“打工人的自覺”當然沒有錯,但它無論如何也算不上自我。在現實中,常常可以聽到一些單位負責人張嘴就是“現代的年輕人太自我,不好管”,但這實則是個標準問題,對於許多老一輩來說,隻要不跟自己保持一致,那就可以歸入“太自我,不好管”的行列,就會希望他們能“老老實實、服服帖帖”。
哪怕“老老實實、服服帖帖”成了國際笑話,他們也不會服氣的。他們不在意自己站在文明的反麵、世界的反麵,隻會抱怨“世風日下,現在的人怎麽都不好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