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毛澤東和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一個“法寶”。中共領導人曾將“統一戰線”工作視作共產主義革命勝利的“法寶”之一。而作為一個曆史悠久且並非秘密存在的部門,中共統戰部卻於近年多次引起西方的警覺。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December 19, 2024
北京對該部門涉及間諜行為的指控予以否認,稱它們“十分荒唐”。那麽,統戰部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機構?https://t.co/bYYIOYRV0h
這個“法寶”叫“統戰部”,它在西方引起的警覺程度與北京日益增長的軍事武庫不相上下。
與英國安德魯王子有關聯的知名商人楊騰波,成為最新一位因與“統戰部”有關而受到審查和製裁的海外華人。
這個部門的存在絕非秘密。作為中國共產黨一個曆史悠久且有充分記錄的機構,統戰部曾多次卷入爭議。從美國到澳洲的調查人員在多起間諜案件中提到統戰部,並經常指控北京利用它進行外國幹預。
北京對所有間諜指控予以否認,稱有關指控“十分荒唐”。然而,中共統戰部究竟是什麽?它的功能又是什麽?
“控製中國信息”
“統一戰線”——最初指的是一個廣泛的共產主義聯盟——曾被毛澤東讚譽為中國共產黨在長達數十年的中國內戰中獲勝的關鍵。
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共產黨開始統治中國,“統一戰線”的活動逐漸退居次要地位。然而,在習近平掌權的過去十多年裏,統一戰線似乎迎來了一種複興。習近平版本的“統一戰線”與早期形式大致一致:根據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高級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的解釋,即“與所有相關的社會力量搭建最廣泛的聯盟”。
乍看之下,“統戰部”並不神秘——它甚至有一個網站,並在上麵報告許多活動。然而,其工作的範圍和影響力卻不太明確。
馬曉月博士指出,盡管其工作大部分是國內的,但統戰部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影響海外華人。
如今,統戰部試圖影響關於敏感議題的公共討論,這些議題包括中國聲稱擁有其領土的台灣以及對西藏和新疆少數民族的壓製。該單位還試圖塑造外媒對中國的敘事,針對海外的中國政府批評者,並拉攏有影響力的海外華人。
美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黃韻琪(Audrye Wong)向BBC表示,“統戰部的工作可以包括間諜活動,但其範疇其實更廣。”
黃教授分析:“除了從外國政府獲取秘密資訊的行動之外,統戰部活動的核心在於更廣泛地動員海外華人。” 她強調,中國在此類影響活動的“規模和範疇”上是全球“獨一無二的”。
北京擴張影響力的野心
事實上,中國一直抱有擴張影響力的野心,而近幾十年的崛起使北京終能實現這一目標。
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他在塑造中國如何對外發布信息的工作尤為積極。他的政府鼓勵一種對抗性的“戰狼”外交,並敦促海外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統戰部透過各種海外華人社區組織運作,這些組織在國外積極為中國共產黨辯護。他們審查反共產黨的藝術作品,並抗議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活動。統戰部還與若幹對外迫害少數民族(如西藏人和新疆維吾爾人)的威脅活動有所關聯。
然而,中共統戰部的工作與黨內的其他機構有很多重疊,其運作方式被觀察人士形容為“合理推諉”(plausible deniability)。不過,正是這種模糊性引發了外界對統戰部的許多懷疑與不安。
譬如,當楊騰波對他的禁令提出上訴時,英國法官同意當時內閣大臣的報告,認為楊某“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指出他淡化與統戰部的關係是導致此結論的原因之一。
然而,楊先生堅稱他並未做任何非法之事,對其的間諜指控“完全不實”。
類似楊騰波涉入的案例正變得愈來愈普遍。2022年,英國華裔律師李貞駒被英國安全局(MI5)指控透過中共統戰部與英國的影響力人士建立關係。隨後一年,在波士頓經營中餐廳的美國公民梁利堂被控向統戰部的聯絡人提供有關當地中國異議人士的信息。
而在九月,前紐約州州長辦公室的助理孫雯(Linda Sun)被控利用其職位為中國政府的利益服務,並因此獲得包括旅行在內的各種好處。根據中國官媒的報導,她在2017年曾與一位高級統戰部官員會麵,該官員告訴她要“成為中美友誼的使者”。
對於一些卓越成功的華人而言,與中國共產黨的關聯並不罕見,因為他們在商界往往需要黨的認可。然而,影響力與間諜活動之間的界線究竟在哪裏?
據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孔誥烽向BBC表示:“當談及北京的行動時,影響力與間諜活動之間的界線是模糊的。”
這種模糊性在2017年中國通過一項法律後更加加劇,該法律要求中國國籍人士和公司配合情報調查,包括向中國政府分享信息。孔教授分析,這一舉措“實際上使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間諜”。
中共國家安全部發布了許多戲劇性的宣傳視頻,警告公眾外國間諜無處不在,並且“他們狡猾而狡詐”。一些被送往國外特別考察的中國留學生被大學告知要限製與外國人的接觸,並在回國後需提交活動報告。
盡管如此,習近平仍渴望向世界推廣中國。因此,他委托黨內一個可信的部門在國外發揮影響力。這對西方國家來說正成為一項挑戰——他們如何在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行商業往來的同時,平衡嚴重的安全隱憂?
與北京的長臂角力
對中國海外影響力的真正擔憂,使西方國家的鷹派情緒日益高漲,常常讓各國政府陷入兩難之中。
例如,澳洲試圖通過新的外國幹預法來保護自己,這些法律將被視為幹涉國內事務的個人定罪。2020年,美國對被視為參與統戰工作的人士實施了簽證限製。
惱怒的北京警告稱,這類法律及其引發的起訴將妨礙雙邊關係。
“一些所謂的中國間諜指控十分荒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本周回應有關楊騰波的問題時這樣說。“中英關係的發展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她強調。
但是,一些專家表示,中國的統戰工作確實令人擔憂。
“西方政府現在需要對中國的統戰工作不再天真,而是將其視為對國家安全以及許多華裔公民安全與自由的嚴重威脅,”孔教授向BBC說。
但他補充道:“當地政府亦需警惕反華種族主義,並努力與華裔社區建立信任與合作,共同應對這一威脅。”
去年12月,出生於越南的澳洲華人社區領袖楊怡生(Di Sanh Duong)因為企圖迎合一位澳洲部長而被判定為有策劃外國幹預。
澳洲檢方認為,他在1990年代參選並與中國官員有聯係,成為了中共統戰部的“理想目標”。
楊怡生的審判焦點在於他所說的“邀請部長參加慈善活動對我們華人有利”的含義——他是指澳洲華裔社區,還是泛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終,楊怡生的定罪及其入監服刑,引發了澳洲當地一些輿論對這類廣泛反間諜法和起訴的嚴重擔憂。因為這些法律指控可能成為針對華人社區的武器。
“重要的是要記住並非所有的華裔都是中共的支持者。並不是所有參與這些僑民組織的人都是出於對中國的熱切忠誠,”南加大黃教授向BBC強調。
黃教授補充說:“基於種族特征的過度激進政策隻會使北京的宣傳獲得正當性,認為華裔不受歡迎,最終會將僑社推向北京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