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0大棒接踵而至 出海墨西哥中企被特朗普“明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當地時間11月25日,特朗普在其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稱,上任第一天,他會“簽署所有必要文件,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進入美國的產品征收25%關稅。”在另一條動態中,他宣稱還要對中國商品額外征收10%關稅。

選舉日過去還不足一月,特朗普的關稅2.0大棒已經接踵而至。盡管其在競選過程中已經展現了對中國和墨西哥的強硬態度,但這次的宣言是他此次成為候任總統後,首次公開釋放如此明確的關稅征收信號。

中企出海墨西哥的大趨勢或將受到影響。在中美貿易戰衝突升級的背景下,墨西哥曾一度成為中國企業繞開關稅門檻、觸達北美市場的重要跳板,以製造業為主的中企在近年來加速了對墨西哥投資建廠的步伐。

但據行內人士透露,因特朗普將上台以及經營因素影響,目前,部分中企已經延緩了投資墨西哥的計劃,轉而采取觀望態度。

中企在墨西哥的投資熱潮,或將迎來降溫時刻。

“我們不會讓它們進入我們的國家,摧毀我們僅存的汽車產業,因為這是一個正在衰落的產業,就像現在這是一個正在衰落的國家一樣。我們是一個正在衰落的國家。我們是一個衰落的國家。”

今年十月,特朗普發表競選演講,反複強調其對中企通過墨西哥進入北美市場的態度。他強調要重新談判《美墨加三國協議》(USMCA),並且,“征收任何必要的關稅——100%、200%、1000%。(以保證)它們建造的這些工廠不會向美國出售任何汽車”。

特朗普曾多次重申,“我們是一個正在衰落的國家” 圖源:Truth Social

特朗普的態度已然明了。如今,他進一步宣稱的關稅措施,也在表明其掀翻《美墨加三國協議》的決心。

中企去往墨西哥投資建廠的熱度在近年不斷攀升。據《日經中文網》,大型銀行BBVA墨西哥對工業園區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到2025年,進駐墨西哥的企業中,中企預計占比20%。但2018年至2022年時,這一數據僅為6%。

數據增長背後的原因已經老生常談。中美貿易衝突升級背景下,為了回避高漲的關稅及政策風險,瞄準美國市場的中企需要將供應鏈向外轉移,而《美墨加三國協議》規定墨西哥出口美國的產品可以免去關稅,這讓墨西哥順勢成為了中企出海的新坐標。

目前,中國去往墨西哥投資設廠的企業以製造業為主,包括汽車零部件、電機、家具及家居、消費電子等多種品類。其中,令特朗普最為介懷的汽車工業或將在關稅調整下受到最大影響。

以主機廠為例——2023年2月,特斯拉宣布計劃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新工廠,但今年7月,馬斯克宣稱,因美國大選結果未定,特斯拉將暫緩墨西哥工廠的建設。

馬斯克為特朗普站台 圖源:VOA

被稱為特朗普“最佳盟友”的馬斯克尚且步步謹慎,中國汽車企業出海墨西哥更加舉步維艱。

今年初,比亞迪透露了其墨西哥建廠計劃。本月中旬,比亞迪墨西哥負責人Jorge Vallejo表示,比亞迪將很快確定首家墨西哥工廠的選址。

事情進展或許並不順利。《華爾街日報》透露,在特朗普宣布“對墨西哥進口產品征收25%關稅”後,比亞迪可能會在墨西哥遇阻,因為“比亞迪建廠可能會向特朗普及其身邊的貿易鷹派人士發出錯誤信息,這相當於暗示墨西哥希望成為一道後門,方便中國公司向美國人銷售產品。

去往墨西哥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及其相關產業鏈同樣會受到影響。

聚焦於汽車工業自動化領域的蘇州隆士丹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士丹”) 北美市場首席代表Alan,近期正在籌建墨西哥分公司,他告訴霞光社,為主機廠供應汽車零部件的公司受關稅影響較大,“因為他們主要是汽車零部件標準品,量大,涉及金額高”。但隆士丹專注於為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提供智能製造生產線。由於其產品屬於非標準化定製,涉及的交易金額相較於零部件本身要小得多,因此,受到關稅變動的影響相對較小。

除汽車工業之外,如果新的關稅政策正式敲定,家具家居、消費電子品類中的標品也將遭受顯著影響。

“很多人都對特朗普上台對墨西哥製造業的影響產生了憂慮。”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呂世仰告訴霞光社,他從事中國企業投資墨西哥相關的法律工作已有將近十年。“部分企業家也因此延緩墨西哥投資計劃。”

然而,關稅或許不是影響中企出海墨西哥的唯一原因。在某衛浴中企墨西哥工廠任職總監助理的祁嘉耀觀察到,製造業中企在墨西哥的經營不太理想,“基本都不太賺錢”。他一共輾轉過四家位於墨西哥的中企工廠,其中一家是國內製造業龍頭,“仍然虧損非常嚴重。”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成本太高,以及中墨文化衝突嚴重。

而關稅,則是“在駱駝背上又加了一根稻草”。“我對投資墨西哥的看法是謹慎樂觀”,祁嘉耀表示。

早在八年前,特朗普就開始動用關稅手段。

2016年,特朗普在競選時宣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災難”,甚至點名批評福特、開利等企業在墨西哥經營業務。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還表示,要從當年6月10日起對墨西哥所有出口美國的商品征收5%的關稅。

但當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直接指向貿易,而是要威脅墨西哥解決非法移民問題。彼時白宮的聲明表示,“如果非法移民危機未得到解決,對墨西哥產品的關稅將每月上漲5%,直到10月1日,屆時稅率將高達25%。”

在墨西哥當局采取實際行動遏製非法移民後,特朗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的最終做法是取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美墨加三國協議》。除了對墨西哥、加拿大實施過一年多的鋼鋁關稅外,其並未對墨西哥加征關稅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此次特朗普所宣稱的“上台後對墨西哥、加拿大征收25%關稅”政策,也指向了“為打擊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

這讓部分行內人士對特朗普是否會兌現其關稅宣言表示質疑。《澎湃新聞》曾評價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行事風格,“在本屆白宮看來,對外貿易隻是服務內政的一項工具。”

這意味著如果墨西哥當局再次作出妥協,特朗普或許不會對其實施嚴苛的關稅政策。

墨西哥當局已經做出了行動——當地時間11月27日,墨西哥新任總統辛鮑姆宣布已經與特朗普進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談”,並稱雙方針對移民現象進行了戰略性溝通。

辛鮑姆與特朗普宣布雙方進行了會談 圖源:X、Truth Social

“美國和墨西哥之間有三個重要議題,分別是移民、毒品和貿易。但墨西哥經貿高度依賴美國,目前墨方媒體的風向是寧願在移民、毒品問題上配合美國,遞交‘投名狀’,也要保住美墨貿易不受影響,因為這與本地就業深度關聯。”祁嘉耀表示。

但與此前不同的是,特朗普此次對墨西哥的“關稅威脅”包含了對中企繞道墨西哥建廠的不滿,而墨西哥當局會迫於壓力,在“中企投資”和“美國市場”中做出權衡——是要繼續積極對中國招商引資,還是要保住墨西哥本國的經濟?二者該如何平衡?

當前,墨西哥對此的態度如何?

從民間輿論來看,墨西哥本地人和中國商戶的衝突逐漸明顯,這或許會影響當地政府的判斷。祁嘉耀告訴霞光社,“老百姓對中企這些年在墨西哥的投資、貿易,褒貶不一。部分中國商戶入駐當地後,有墨西哥本地商戶認為自身的利益受損了。而討論這些現象的帖文下,本地人的留言幾乎都是一邊倒,沒有人為中企說話。”

而墨西哥當局對此的態度仍然搖擺。

一方麵,當地時間11月22日,辛鮑姆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墨西哥不是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後門”,還稱“在我們與加拿大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會晤中,我們將證明(中國)產品通過墨西哥進入的想法是錯誤的。”

有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劃清界限的表現,前文所提到的比亞迪建廠案例也被視為墨西哥當局正在設阻。對此,欣孚智庫創始人宋欣認為,為了繼續維持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排除未來墨西哥針對中國產品采取措施,限製中國進口到墨西哥轉出口,以及對中國企業赴墨西哥投資建廠加強約束。

另一方麵,此前辛鮑姆曾多次強調中墨關係的向好趨勢,表示要繼續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當地時間11月26日,辛鮑姆在新聞發布會上對特朗普致公開信,展現出較為強硬的態度,她表示,“如果美國對墨西哥征收關稅,墨西哥也將被迫采取對等措施,這可能導致兩國企業運營風險上升,同時加劇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

目前來看,美墨雙方還將就此持續博弈。

Alan認為,關稅政策的落實仍需要長時間商議。除了中、美、墨三方將展開對話外,美國也需要考慮其如何解決內部的製造業缺口,以及,美國是否有實力吸引製造業回流?是否能解決加征關稅後產生的通貨膨脹?

“我判斷(美國)不會輕易采取一刀切的措施,特朗普已經是第二次任總統,處事方式應當更加成熟。”Alan表示。

無論美國對墨西哥征收關稅一事是否落實,考慮到美方貿易保護主義頗有升級趨勢,出海墨西哥的中企仍有可能在未來持續遇到阻礙。

對於已經在墨西哥建廠的企業,祁嘉耀認為,“這是大浪淘沙,那些抗風險能力較差、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會在第一批被淘汰。”

但仍會有部分中企,能發揮自身的適應力在墨西哥立足。祁嘉耀所在的企業早在辛鮑姆及特朗普贏得大選前就提前預判,並在內部推動降本,將生產線進行數字化升級,“要減少對人力的要求和依賴”,同時符合墨西哥勞動法的要求。

行業內人士認為,出海墨西哥的中企也可以考慮本土市場以及整個拉美市場。

以汽車工業為例,拉美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中國車企的開局成績較為理想。

2024年前三季度,墨西哥是中國汽車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僅次於俄羅斯。據墨西哥汽車經銷商協會數據,今年1月至8月,在墨西哥每售出100輛汽車中,就有9輛來自中國製造商。上汽名爵、奇瑞、江淮等中國汽車品牌在墨西哥的占有率正在上升。其中,奇瑞還依靠巴西工廠輻射了南美市場,在巴西、秘魯、智利均受歡迎。並且,江淮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車企均已計劃在墨西哥建設整車工廠。

呂世仰認為,墨西哥以南不乏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比如秘魯和智利。這讓中企以墨西哥為據點輻射拉美市場的路徑變得可行,但,“中企可能有必要對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進行調整。因為拉美很多國家的發展水平還不高,消費能力有限,與美國、中國都存在差距。”

呂世仰舉例,某拉美快遞公司出於節能減排目的,想將快遞員的摩托車替換為電動自行車。對方找到了幾家中國廠商,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預算有限,單價要低於2000元;第二,隻能預付一半貨款;第三,承接需求的中企在當地建立客服維修團隊。

“大多數電動車廠商都比較難以承接這個需求,隻有某家廠商專門推出了一款廉價、續航長的電動車,拿下了這個項目。盡管賺錢不多,但他通過這個項目進入了市場。”呂世仰說。這意味著中企需要對拉美市場的經營利潤和市場占有率做出取舍。

此外,在製造業回流政策的導向下,特朗普似乎已經對外資赴美建廠呈現開放態度,這是否能成為中企出海的新方向?

據《路透社》,特朗普曾表示,“我們將提供激勵措施,如果中國和其他國家希望在這裏銷售汽車,他們就需要在美國建廠,並雇傭我們的工人。”

寧德時代對此積極回應,“如果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允許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中進行投資,寧德時代將考慮在美國建設生產工廠。”

但考慮到特朗普態度多變,這條路徑的可行性仍然值得商榷。

Alan建議,“第一,你要看美國到底會對此出台什麽政策,這對我們是否有利?第二,結合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多方麵來看,我們過去建廠後,能不能得到利潤?我們當然是要獲利,而不是過去給人家白送錢。現在中國有很多公司來到墨西哥後,三年以內可能都是虧損的。”

當前,特朗普權力交接尚未完成,其上台後,究竟會實行何種政策尚不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特朗普宣布對墨西哥征收關稅的原因,仍與中美貿易戰摩擦升級掛鉤——這是特朗普用來回應中企迂回入局北美的方式。

在未來,中企仍要堅持“走出去”的策略,但中美貿易衝突將是一場持久戰。中企需要多元化市場布局,通過轉口貿易、將商品組裝環節外遷、企業出海等方式應對“特朗普2.0時代”的衝擊,並積極拓展“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以便在未來應對新變量。

查看評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