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尤其是患兒紮堆兒,令家長焦急萬分。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北京晚報記者對本市三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展開探訪,發現患兒數量持續增長,多家三級醫院高位甚至超負荷運轉。
11月13日晚上9點,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前往北京某三甲醫院兒科小夜急診,雖然夜間的小雨綿綿不斷,但是帶著孩子穿梭在醫院門診的患者家屬和孩子卻絡繹不絕。
11月12日,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北京市全市公布了85家能夠提供兒科夜間急診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分院區),以便兒童就近、便捷地獲得醫療服務,減少等候排隊時間。
據市民反饋,名單裏的信息基本準確,但由於分級診療銜接不暢,導致兒童尤其是低齡患兒就診仍較困難。
探訪兒科夜間急診
醫生一晚最多要看200個號
「最近天氣突然降溫了,孩子因為溫差的原因,出現了咳嗽發燒的情況,這讓我們很擔心。」一位帶著孩子前來就診的「上班族」母親小麗(化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她平常工作很忙,有時候加班到很晚,兒科小夜急診方便很多家長,陪孩子來醫院就診。
「我的孩子是晚上突然開始咳嗽發燒嚴重,所以就趕緊帶孩子來醫院了,來到醫院之後醫生說是感染了支原體肺炎,秋冬季節這種疾病確實常見,孩子班裏好多的同學都感染了。」雷雷(化名)的媽媽告訴記者,今天因為下雨路上堵了很久才到附近最近的兒科小夜急診,幸好趕上了最後的就診時間,這下晚上就能放心一些了。
11月13日,兒科小夜急診問診室一對母子正在就診。高瑞瑞攝(圖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今天因為是下雨天氣,前往門診的患者相對較少,正常的話,每天17:00-21:00這個時間段之間,4個多小時能夠有100多位患者前來就診,人數多的時候能夠達到200多個患者,幾乎都是好幾位家長陪著孩子過來。」北京某三甲醫院兒科小夜急診當日值班醫生告訴記者,近期由於秋冬季的原因,前來就診的很多小患者都感染了支原體,但是也有感染其他病毒的患者,小夜急診能夠快速地幫助患者退燒,也能滿足一些白天不能前來就診的患者需求。
此外,11月中旬,北京晚報記者實地探訪,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下稱首兒所)輸液室人滿為患,很多家長隻能帶著患兒在走廊上輸液。
家長到分診台詢問得最多的問題是:能不能多開幾天藥,帶孩子回社區輸液。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高燒兩天了,每天都要到醫院掛號排隊輸液,「孩子生病本來就體弱,這樣折騰太受罪了。」
北京兒童醫院今年采取了新辦法,內科和發熱咳嗽門診均不限號,在白天門診基礎上還增設了小夜門診,每晚10點30分前都能在自助機上完成掛號。然而新舉措仍抵不過近期患兒數量的激增。11月16日晚上10點多,分診屏幕上已經叫到590多號,二樓的輸液室裏,候診的家長排起了長隊。
診療銜接不暢
社區中心「接不住」
梳理市民訴求,對於分級診療,大家反映最強烈的是輸液和後續診療。很多市民表示,在大醫院給孩子完成首診後,知曉了孩子的病情和用藥,就放心了一半,後續的診療希望能回到社區,避免在大醫院紮堆兒,可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卻「接不住」。
在本市陸續公布的名單中,記者聯係了不少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對於低齡患兒或有藥物過敏史的患兒,這些機構的診療能力非常有限,工作人員大多建議還是去三級醫院診療。而且三級醫院之間、三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可提供的藥品並不共通,還有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缺醫少藥,導致分級診療難以落地。
記者還根據名單走訪了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對能否完成後續診療的問題,各單位也都按照相關要求提出了限製條件,除了對6歲以下低齡患兒難以接診外,在材料提供和流程銜接上也存在不小的障礙。
對於輸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要求攜帶原就診機構輸液的藥品,多家衛生服務中心均表示,可提供患兒口服的一些藥物,但沒有相應的輸液藥物。
兒科診療專業性強
流程優化有待提升
記者梳理大量市民訴求發現,市民一方麵呼籲大醫院能優化診療流程,縮短候診時間,另一方麵呼籲分級診療能更好落實。
有市民建議三級醫院能開辟專門的複診輸液窗口,或者根據孩子病情,一次性開具多天的輸液憑證,減少反複掛號反複排隊,避免孩子在醫院停留時間過長,出現病情加重或者交叉感染。
對此,不少醫院反饋稱,之所以輸液患兒需每日掛號複診,一方麵是因為患兒病情變化快,在治療過程中會發生變化,患兒需每日來院就診。是否維持原治療方案,需要由醫生根據患兒當日病情決定。另一方麵,如果一次開出多天藥品,家長需從醫院帶藥回家,而從用藥安全考慮,帶離的藥品不能再回醫院使用。
而針對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有醫護人員表示,相較成人,兒童無法清晰表達病症的感受,因此在麵對麵診療時,兒科醫生需要更強的專業性。考慮到兒童的配合度,後續進行輸液等治療手段也同樣需要醫護人員具備更強的專業技能。因此僅靠臨時抽調很難從根本上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
在采訪中還有醫院表示,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相關文件規定,一級、二級醫院有相應的用藥限製。因此才會出現一些特定藥物在一級、二級醫院內無法開出和使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