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決定未來:美中人才爭奪白熱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科技決定未來:美中人才爭奪白熱化

圖為在2024年11月20日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展中的華為公司展位。近日有消息傳出,以華為為首的多家中國高科技公司,正以高達三倍薪資吸引外國科技人才前往就業。

近日,有消息傳出,以華為為首的多家中國高科技公司,正以高達三倍薪資吸引外國科技人才前往就業,此舉引發外國政府對知識產權和關鍵技術外泄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去年,生產半導體關鍵零部件的德國企業蔡司(Zeiss SMT)接到消息稱,其員工正成為華為的招募目標。華為代表通過領英(LinkedIn)、電子郵件和電話與員工接觸,並以高達現有薪酬三倍的待遇吸引跳槽。這一消息引發了柏林對敏感技術外泄的擔憂,當局也已經對此展開調查。

對此,美國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美國商務部國際經濟政策前助理部長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表示,中國試圖透過挖角頂尖工程師以期在關鍵產業中取得優勢的作法,已行之有年。

杜斯特伯格說:“這是一個舊問題了。華為當時由解放軍的將領創辦,並在早期依賴解放軍提供的資金。自從該企業擴展至全球後,便時常嚐試招攬人才,最有名的案例是在瑞典。當時華為多次高薪挖角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的員工,愛立信是華為最大的全球競爭對手。”

此一消息也令外界想起2008年至2018年間,中國當局斥巨資打造的“千人計劃” (Thousand Talents Plan)。北京當局在當時以高薪招募在國外的菁英,重點對象又以美國華裔為主。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官網,這些計劃激勵參與者竊取外國技術,幫助中國實現其國家、軍事和經濟目標,對美國政府造成國家安全威脅。



2008年至2018年間,中國當局曾斥巨資打造“千人計劃” (Thousand Talents Plan)。圖為2018年在中國深圳舉辦的“千人計劃”外專項目受聘儀式。

企圖突破技術封鎖 華為挖角著重光刻產業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指出,華為的挖角行動似乎集中在芯片製造領域的核心企業——荷蘭的阿斯麥公司(ASML Holding NV)及其供應商,這其中便包括蔡司半導體。阿斯麥是全球唯一能夠生產精密芯片製造設備的公司,特別是在EUV光刻機領域占據壟斷地位。然而,荷蘭政府已明確禁止將該設備出口至中國。

據報道,公開招聘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華為已聘用了數十名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此前在阿斯麥及其他西方公司從事過光刻和光學領域的相關工作。

不過,美國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RAND)研究科技與印太地區議題的高級工程師查德·奧蘭德(Chad Ohlandt)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表示,單純挖角人才並不足以帶動中國產業發展:“包含先進技術在內的大多數領域,單靠挖角幾位專家不足以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隊伍。阿斯麥公司花費了數十年時間打造其全球化的技術團隊,以推進和維護其半導體光刻技術。”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對此也抱持相同看法,他表示:“用錢去挖人才,當然有可能成功,畢竟有些人還是重視錢的。但關鍵是(中國)內部的製度、法規不健全的話,其實挖人才於事無補,一兩個人才解決不了問題。”

社會環境不佳 學者:中國麵臨更大的人才流失壓力

與此同時,挖角現象也引發了西方官員的廣泛討論,特別是圍繞“是否”以及“如何”對商業挖角行為實施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

對此,奧蘭德指出,美國已祭出《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和《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對敏感技術共享進行監管。在2022年,美國也針對個人在與中國進行半導體產業合作時有更嚴格的管製。不過,奧蘭德認為,相關監管若需要產生實體效用,不僅要與時俱進的評估調整,還需要盟友共同參與監管行動。

而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科技項目主任劉易斯(James Lewis)在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人才招聘一直是美中技術競爭的重要環節。盡管出口管製和製裁難以完全跟上中國企業創新的速度,這使得美國政府和科技行業在遏製人才與技術外流方麵麵臨挑戰,但美國的自由與開放依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優勢。

劉易斯說:“控製人員流動非常困難,但過去的案例表明,人們遷往中國賺錢後,過了幾年便會因為對壓抑的社會感到不適而選擇離開。因此,控製人才挖角的辦法可能是阻止華為在歐洲設立研究中心,這迫使新招聘的人才必須居住在中國。”

劉易斯補充道:“過去,西方公司選擇進入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接觸中國的高智力人才。然而,如今企業對前往中國的意願下降,而中國的優秀人才卻在不斷向外流動。人才流動是雙向的,中國才需要擔心人才流失的問題。”

人才不願以健康換取報酬 華為招募受阻"廣灑網"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也提到,許多工程師在收到中國企業的招募信息時,的確多半不願接受邀請,具體原因包括擔心此舉可能影響個人聲譽,以及對中國的企業文化存有顧慮。一位曾在華為任職的招聘人員透露,中國企業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因此采取“廣灑網”的方式,通過發送更多招募邀請來提高收到回複的機率。

在美國國防高科技產業擔任工程師的Ian向本台記者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曆。他表示,自己確實經常在領英上收到來自中國的招募信息。然而,在回複這些信息之前,獵頭公司通常不會透露具體為哪家企業招募,由於他本身對在中國工作並不感興趣,因此從未回應過此類邀請。

Ian說:“在美國工作似乎更能兼顧生活與工作品質。中國的三倍薪水聽起來很血汗,可能需要加班到很晚。而且中國的工作文化很容易不敢提前下班,工作壓力感覺會非常大。”

查看評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