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內卷下,平凡才是世界的多數
文章來源: 虎嗅APP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知趣同學,作者:劉知趣,原文標題:《就業寒冬下,“211”碩士學曆的無用》,題圖來源:AI生成
前兩天無意間刷到了這樣一條視頻,一個在“211”院校讀研三的女孩,因為在秋招過程中接連受挫,內心被壓抑了許久,但又不想將這種負麵的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於是選擇了在網上一吐為快。
女孩說她本科畢業於山東的一所二本院校,考研二戰才得以上岸現在就讀的這所“211”。但迄今為止,“211”這個頭銜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的機會,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敲門磚。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這段時間陸陸續續給很多家央國企都投了簡曆,但卻連網申都通過不了。她反思過其中可能存在的種種原因,或許是因為本科院校檔次不高,或許是因為考研是二戰,或許是因為自己是一名工科的女生在體能方麵存在劣勢,又或許是自己的身高不達標……
而目前更讓她感到困惑的是,她不知道一個“211”工科碩士,究竟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求職方向,是央國企、上市公司,還是中小型企業?
就在這條視頻發出的當天上午,女孩還去參加了三大運營商之一組織的無領導麵試,來求職的每一個人學曆都很好,跟她同組的甚至還有清華的博士,而她形容自己在現場弱得就像一粒石子。
也許是太久沒有說話,也許是本身就很內向不愛社交,總之就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語言的能力,麵試過程中甚至無法用一句完整流暢的話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想到這裏她就非常的難過。
在沒有找工作之前,她也曾預設過自己畢業後的美好生活,在大城市找一個差不多的工作、拿到戶口、父母幫忙在此買房,如此這般就可以在城市一直定居下去。
然而現實卻是參加了無數個麵試,收到的全是企業反饋的各種不合適。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可能就是很普通,有一種刹那間的自我認知覺醒。
起初她的情緒還算平靜,說到後麵漸漸哽咽了起來,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這個女孩壓力真的大到快要碎掉了。
評論區裏有人說她長相平平,有人說她表達能力欠缺,有人說她綜合實力沒有競爭性……但這不也正是當下眾多普通大學生最真實的樣子麽?
我們中絕大多數人也都隻是在某一個方麵能略微突出,可能是會說一點、可能是長得好看一點,可這個女孩本身擁有“211”碩士的學曆,同樣也超過了大多數。
那麽當下和這個女孩一樣陷入求職困境的萬萬千千名校畢業生,又該如何調整才能拉自己一把,我覺得可能就是重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
求職內卷是常態
坦白來說,長相、談吐、教育背景這些的確是影響麵試結果的重要因素,但卻不是社會普遍性問題產生的關鍵所在。
在當下,之所以“211”學曆都無法成為就業的敲門磚,關鍵還是因為經濟形勢的整體低迷。在企業崗位縮招的大背景下,大學畢業生人數卻在逐年增加,勞動力市場供遠過於求。
《2024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單位就業比例從去年的57.6%下降到55.5%,而未就業比例則從42.4%上升到44.5%,增長了2.1%。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的碩博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3.2%,較去年下降了17%;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也僅為43.9%。即便是拿到offer比例最高的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也僅為57%。
這還是在對“私企招聘應屆生可以享受一定稅收優惠”的政策鼓勵下,以及對“國有單位應屆生招聘實行占比要求”後的結果。
所以這兩年,無論是“985”還是“211”,即便是清北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麵感受到的壓力之大都是今時不同往昔。
就像這個女孩在麵試三大運營商之一的崗位時遇到的那位清華博士,這般“天之驕子”一樣需要來跟“211”同台競爭。每一個大學生都在“脫掉長衫”向下兼容,結果就是每一個崗位的競爭都在持續加劇。
在社會環境發生巨變的大背景下,個體根本無法左右,求職內卷隻會無差別地傳導到每一個人身上。因此,無論是當局者還是旁觀者,都不應該對找不到工作這件事過於苛責。
“降維”找工作無可避免
人在一個不那麽舒適的環境中,總是會更快地清醒過來,這一點也不是壞事。畢竟人越年輕,做任何事情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就越低,而對應的收獲和產出還越高。
不要好高騖遠,一味地追求大城市工作的體麵、薪酬高,而忽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這種錯誤的就業觀念隻會讓自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如果你問我現階段應該怎麽解決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就是“降維”向下。而且這也算是一招鮮吃遍天,沒有什麽其他很好的辦法。
分享一個家裏人的真實經曆吧,我以前提到過我有個表姐在北京讀的博,學校也很不錯,但專業其實比較冷門,出站後就留在了海澱的一個研究所工作。
大家都知道全國教育海澱最卷,全是“考二代”,她的同事也是清北博士一抓一大把。
大概五六年前,具體時間我記不太清,很多像蘇州這樣的沿海城市給出了很不錯的人才引入政策,目的就是想要清北這樣的博士去當地的一些985大學任教,她的幾個同事就是這個時期過去的。坦率地說,他們當時就是覺得卷不過,才選擇搬去蘇州。
後來這個政策越收越緊,我姐她們想要再過去的時候基本就沒什麽機會了,先是高校層級越來越低、安家費待遇越來越差、不再解決配偶工作,接著就是地區越來越少,直到現在,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清北的博士就業需要跟“211”同台競爭,還不一定競爭得過。
但我不是說,“985”就一定要下沉到去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人在吃不上飯的情況下就應該優先考慮解決溫飽。但其實大家在學習和認知方麵相比其他人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我知道一個學金融的北大學姐,就把男女關係講得很透徹,每個月廣告和付費閱讀收入都在好幾十萬。
北大畢業靠這個吃飯丟人嗎?我覺得隻要不違反道德法律,就不丟人。
家庭托舉是起點
實際上,在目前這種境況下,最容易陷入痛苦的反倒是那些把書一路讀到“天花板”的“985”“211”智商一頂一的學生。
我見過一些普通家庭出身從“985”畢業的“小鎮做題家”,後麵的工作和生活反倒沒有普通人那麽快樂。
人越往上走,看到的事物越多,產生的落差感就越大。是發現自己怎麽努力都趕不上別人的起點,是人生怎麽規劃都趕不上別人的腳步,那種來自同齡人的碾壓所帶來的焦慮讓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我們以為,考上“985”,人生無苦楚。孰不知競爭才剛剛開始。
首先,要祈禱全家一起選的專業最好不要太坑。倘若和預期不一致的話,後期在學校裏想要轉專業簡直是天方夜譚。
其次,“985”裏高手雲集。我們以為精英階層家庭出來的孩子都不如我們聰明和刻苦,實際上對方不僅家庭優越,智商情商還很在線,學習好得拔尖。
他們家裏不僅幫忙選好了專業,甚至還規劃了研究生、出國深造這些七八年以後的事情,而我們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這是刻苦和努力抹不平的差距。
等到大學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就擺到了麵前。精英階層的家庭是先有工作崗位,然後孩子去匹配這個崗位讀書拿學曆,但我們普通家庭的培養邏輯剛好相反,是先讀書拿學曆,再看看這個學曆能找個什麽工作。
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對自己“985”畢業的孩子往往期待又很高,找個一般點的工作說不定還會覺得沒麵子,畢竟因為培養出了個“985”,在親戚朋友麵前也昂首挺胸的好多年。
可是這些年的就業形勢大家有目共睹,即便是“985”,我們發現已經在自己的圈子裏沉到底了,父母還在人前人後吹噓我們有多厲害。
說不定還要再催催婚育,說你看看人家XXX都馬上準備要二胎了,可是衣食住行的問題都沒解決,談哪門子的婚育。
所以在當下,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父母,而你的孩子又恰好非常優秀地考上了“985”“211”,你不必用自己幾十年的人生閱曆去過多地指導和幹預他的人生,隻需要豐盈自己的思想和觀念,至少在精神這個層麵上盡可能地再托舉一把。
有的時候,父母感慨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孩子“冷漠”,不懂“感恩”,實際上是因為你們之間的認知有了巨大的差距,已經難以理解彼此和有效溝通了。
平凡和普通才是大多數
倘若“小鎮做題家”們一直沒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家庭的理解,也請不要沉浸於失望中難以自拔,因為平凡和普通才是世界的大多數。
別再苛責他人,跟自己的出身和解、跟父母和解、跟過去的經曆和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因為見過更大的世麵,可以考慮自己究竟要為什麽而活。
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用刷題、服從、媚俗換來的“985”是否真的值得。究竟什麽是愛,以及如何愛自己,你的耐心、熱情又應該付給誰。如果感到不快樂,那麽就讓道德綁架的工具統統失靈。
這麽多年,美劇《Shameless》一直被很多觀眾稱作是最棒的家庭劇之一,它用了十一季一以貫之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家是靠愛維係的,作為成年人,你依然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命運可以詭異得像一隻瘋狗,但隻要勇敢承擔後果,你就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在人類偉大的悲劇中,極少有真正的死亡出現。死亡太平淡無奇了,不配出現在劇情中。死亡是無趣的。而活著,才是真正的戲劇,真正的教室,上著一堂又一堂人生的課程。
或許劇中那個混蛋了一輩子的老頭Frank才是對的,他辜負了所有人,但唯獨沒有辜負自己。
小雪過後,冬天才剛剛開始,要從容地麵對人生的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