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西餐碾壓米其林?中國高端餐飲步入寒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上海西餐廳Ultraviolet 2017年榮獲米其林三星,成為上海第二間米其林三星餐廳。(米其林指南)

與從上海來新加坡的朋友聚餐,周末晚上的烏節路商場,好幾家餐館門口都大排長隊,等了半小時才入座。朋友感歎,上海餐飲業很久沒看見這副光景,就連一些過去要提前預約的米其林餐廳,現在都可以隨到隨吃。

2025年版上海米其林指南本周揭曉,共有145家餐廳上榜。作為餐飲業最高標杆之一,往年米其林指南發布後,上榜餐廳不是迅速漲價,就是一座難求。但上海西餐廳Ultraviolet(簡稱UV)蟬聯米其林三星的第二天,就宣布明年可能停業。

作為上海僅有的兩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之一,UV自2012年開業以來,一直以天價菜單和極難預訂為人所知。餐廳基礎套餐就要4800元一位,特別套餐更可高達1萬元。加上每天僅接待10名客人,食客必須提前數月在官網蹲守,才能搶到名額。

UV將停業的消息在社媒傳開後,有食客發貼文稱,今年來頻頻收到餐廳發來的促銷信息,能撿漏的位置也越來越多,種種跡象表明生意已不如從前。

這並非今年第一家退出市場的高端餐飲品牌,這樣的情況也不隻發生在上海。連續三年上榜北京米其林指南的Opera Bombana今年4月倒閉,北京米其林一星素食餐廳山河萬朵9月停業。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坐鎮的法餐廳L’Atelier 18,今年1月剛亮相上海外灘,8月就關門跑路,還被員工曝光拖欠工資和公積金。

Opera BOMBANA餐廳承辦過高圓圓與趙又廷婚慶派對而備受矚目。(微博)

餐飲業平台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上海人均消費500元以上的餐飲店數量比去年5月減少1400多家,跌幅超過50%。

為了在越來越卷的競爭中求存,不少高端餐廳開始放低身段。人均消費1800元的米其林二星餐廳一零貳小館推出498元套餐,人均1000元的新榮記推出398元套餐,米其林一星餐廳成隆行蟹王府的套餐更低至189元。

新榮記曾被指「收海鮮價」,引來熱議。

米芝蓮指南評價,新榮記把台州口味帶來香港。台州菜著重原汁原味,在烹煮過程中毫不添加任何醬料,僅以蔥、薑、蒜配合簡單調味料,帶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新榮記Facebook專頁)

在整體經濟疲弱、企業嚴控成本,民間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主打服務和環境等附加價值的高端餐飲,不僅直接受到商務宴請減少的衝擊,也不如過去那樣受中產群體追捧。

與高端餐飲的窘境形成對比的,是平價餐廳的蒸蒸日上。一道菜定價不超過20元的日本連鎖餐飲品牌薩莉亞(Saizeriya),是如今中國最賺錢的西餐廳。2024財年集團在上海、廣州和北京分公司一共擁有415家門店,比一年前多了42家,三地總營收同比增長27%,經營利潤增長33%。

薩莉亞好吃嗎?相較於“20元吃西餐”的超高性價比,味道似乎也沒有那麽重要。就連西餐連鎖巨頭必勝客都開始向薩莉亞看齊,推出同樣主打低價預製菜的子品牌“必勝客WOW”。

日本連鎖餐飲品牌薩莉亞(Saizeriya),是如今中國最賺錢的西餐廳。圖為薩莉亞在旺角開設區內首間分店。(示意圖,圖片來源:FB@薩莉亞意式餐廳-香港/Saizeriya HK)

當然,吃米其林還是吃薩莉亞,是個人選擇,並無高下之分。但高端餐飲是餐飲業的風向標,餐飲業又是消費市場的晴雨表。能支撐高端餐飲的市場,大眾餐飲往往更加繁榮,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更加強勁,反之亦然。

中國在2022年底取消防疫管控後,餐飲業去年迎來井噴式增長,複蘇速度顯著快於商品零售。但隨著消費降級大潮襲來,今年來餐飲收入增長迅速放緩,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甚至出現下滑。

今年10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超預期增長4.8%,連續第二個月回升,但部分原因是今年“雙11”購物節比去年提早10天展開促銷。

若按消費類型分,10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上行1.7個百分點至5%。當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速回升0.1個百分點至3.2%,連續第二個月低於商品零售增速,且差距進一步擴大。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本周撰文提出,要充分發揮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釋放巨大而持久的經濟發展動能。他進一步提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完善“想消費、敢消費、能消費”的政策環境。

不過,本月初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雖然推出大手筆的10萬億元化債計劃,但側重於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依然沒有像市場預期般為促消費撥出真金白銀。

中國消費者也不再迷信米其林、名人大師背書的標籤,讓過去半年來高檔餐廳接連倒閉。(微博)

當然,地方政府負債減輕後,才有餘力推動當地投資和消費。但這個傳導過程需要一段時間,難以立竿見影;而揚言要向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的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明年1月就要上台。內憂尚未緩解,外患迫在眉睫,還有足夠時間留給中國提振內需、應對衝擊嗎?

市場下一個關注的政策窗口,是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但這場旨在為明年經濟目標和政策定調的會議,一般不會推出具體措施。瑞銀宏觀團隊預測,要到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才會公布新一批措施,並在美國加徵關稅細節公布後進一步加碼。

希望到那時,中國餐飲市場不僅有薩莉亞,也還有米其林。

查看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