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發射升空:中國最年輕航天員成功進入太空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國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執行太空站任務。
一艘載有三名航天員乘組的中國載人飛船在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旅程後已實現對接,飛船上的航天員包括中國第一位女性太空工程師。
航天員乘組將把這個本土太空站作為基地使用,為期六個月,展開實驗並進行太空行走,北京正在為2030年將人類送上月球的最終任務收集經驗和情報。
北京宣布神舟十九號的發射“圓滿成功”,這是中國在太空探索創紀錄的一年中計劃進行的100次發射之一,而北京試圖超越其競爭對手美國。
BBC獲得了難得的進入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機會,當載人飛船升空時,我們距離隻有一公裏多。
火箭推進器的火焰噴湧而出,衝天而起,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照亮了戈壁灘。
火箭發射時,數百人站在街道兩旁,揮手致意,為太空人的名字歡呼。
在“天宮號”太空站,神舟十九號太空人與神舟十八號的另外三名太空人會麵,他們將於11月4日返回地球。
就在兩年前,習近平主席宣稱“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打造航太強國是我們永恒的夢想”。
但華盛頓的一些人將該國的雄心和快節奏的進步視為真正的威脅。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太空總署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表示,美國和中國“實際上正在競賽”重返月球,他擔心北京方麵想在月球上提出領土主張。
他告訴美國議員,他相信中方的民用太空計劃也是一個軍事計劃。
“夢想綻放光彩”
航天員乘組(由左至右)王浩澤、宋令東、蔡旭哲在發射前揮手致意。
然而,在為發射場提供支持而建的東風航太城,中國正在慶祝其航天計畫。
每盞路燈都裝飾著國旗。
卡通般的太空人雕像和雕塑坐落在兒童公園的中心,塑膠火箭是大多數交通環島的中心裝飾。
開車進入主要建築時,一麵是習近平的巨幅海報,另一麵是神舟飛船的照片。
午夜過後的黑暗中,數百人聚集在一起,揮舞著旗幟和色彩鮮豔的燈光,這是航天員在前往發射場之前在地球上邁出的最後幾步。
銅管樂隊在演奏《祖國頌》,他們雖然熬夜,但臉頰上貼著中國國旗,齊聲高喊。
這是一個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時刻。
這次任務的指令長蔡旭哲是一名退伍軍人,但他與1990年出生的新一代中國太空人一起飛行,其中包括中國第一位女性太空工程師王浩澤。
“他們的青春活力讓我感覺更年輕,甚至更有自信,”他在起飛前對聚集的媒體說道。
“夢想點燃榮光,光榮點燃新夢想,我們向黨和人民保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我們將努力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新的成就。”
宋令東站在他左邊,笑容滿麵。
他回憶起13歲時觀看中國首次太空站任務的情景,“興奮又敬畏”。他選擇成為一名航天員,希望以此為國家服務。
三人都表達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官方媒體強調這將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航天員”。
傳達的訊息很明確:這是新一代的太空旅行者,也是對國家未來的投資。
中國已經選拔了下一批太空人,他們將為潛在的月球任務以及太空站太空人進行訓練。
“我決心不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宋先生說。 “我將努力讓我們國家的名字在太空中再次閃耀。”
中國計畫迎來創紀錄的太空探索年,試圖超越競爭對手美國。
最近,當談到其太空計劃的頭條新聞時,中國的名字一直“閃閃發光”。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透過從月球背麵檢索岩石和土壤樣本實現了曆史性的首次。
2021年,“天問一號”安全登陸火星,並放出了“祝融號”火星探測車,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在火星上運行火星探測車的國家。
中國在太空中也擁有一批衛星,並計畫建造更多衛星。
今年8月,中國發射了首批18顆衛星,希望最終形成一個由14,000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從太空提供寬頻網路覆蓋,並希望有一天能夠與SpaceX的“星鏈”(Starlink)相媲美。
“星鏈”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自己的“X”平台上承認,中國的太空計畫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先進。
但美國的其他人則表達了更大的擔憂,因為他們擔心這項技術可能會被武器化。
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懷廷(Stephen
Whiting)將軍在四月的一次太空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和俄羅斯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大力投資太空。
他聲稱,自2018年以來,中國已將其在軌情報、監視和偵察衛星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在太平洋上建立了一個“殺傷網,以發現、定位、跟蹤和瞄準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能力”。
臉頰上貼著中國國旗的小孩齊聲高喊送行。
新的太空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總體技術局局長李英良表示,中國的太空探索是“人類的集體使命”,他認為美國的擔憂“沒有必要”。
“我認為這不應該被稱為競爭……中國在載人航太計畫中長期以來一直秉持和平利用太空的理念。未來,我們將在共享和協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各個方麵的國際合作。”
但新的太空競賽不再是為了登陸月球,問題在於誰將控製其資源。
月球含有礦物質,包括稀土、鐵和鈦等金屬,還有氦,氦可用於從超導體到醫療設備等各種領域。
所有這些價值的估計差異很大,從數十億到千萬億不等。因此,很容易理解為什麽有些人會將月球視為一個賺大錢的地方。然而,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這將是一項非常長期的投資,而且提取和返回這些月球資源所需的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BBC科學事務編輯麗貝卡·莫雷爾(Rebecca
Morelle)寫道。
發射中心的中國專家熱衷於指出北京太空站實驗的好處。
“我們研究骨骼、肌肉、神經細胞以及微重力對它們的影響。透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地球上的骨質疏鬆症其實與太空中的骨質流失類似。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太空中的獨特模式,我們也許能夠開發出特殊的藥物來對抗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中國科學院的張偉說。
“其中許多實驗結果都可以應用於地球。”
中國有時試圖在談及其技術進步時采取低調姿態。
在啟動其太空雄心的路線圖時,其中包括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研究站、將金星大氣層樣本發回地球以及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啟動30多項太空任務,中國科學院的丁赤飈表示,“和發達國家比起來”,中國說不上做了很多成就。
中國已經選拔了下一批太空人,他們將為潛在的月球任務以及太空站太空人進行訓練。
即使在發射中心,他們也承認在嚐試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時麵臨“重大挑戰”。
“技術複雜、工期緊、挑戰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希強表示。
“我們將繼續保持‘兩彈一星’的精神。我們將保持自信、自強不息,繼續同心協力、砥礪前進。我們將使中國人民的登月夢想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這也許就是為什麽在經濟緩慢下滑的情況下,習近平主席似乎仍優先考慮該國的太空計畫。
盡管他們邀請國際媒體來見證他們的進展,但仍存在一些關鍵限製。
我們被安排在距離發射場三個小時的飯店裡,並搭乘巴士來回,總共12個小時,在發射中心也隻是停留短短幾個小時。
我們團隊前往一家當地餐廳的簡單旅行也受到一排保安人員的精心看守。
我們也注意到鎮上的一個大型標語上寫著嚴厲的警告:“泄漏機密是犯罪行為。堅守秘密是一種榮耀。如果泄漏機密,你會被監禁。如果守住秘密,你會很開心。如果出賣秘密,你會被槍斃。”
中國不會對其新技術抱持任何僥幸心理,因為它與美國的競爭不再隻發生在地球上。
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可能很快就會對地球以外的地方提出領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