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改田”變“田改田”?浙江一村靠改地名騙政府資金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我記事起,我們這一片就叫‘四台山’(西台山),2022年的時候,我發現路邊的牌子改成了‘後壟’,但很快牌子又被拆除了,但村裏說以後這塊地就叫‘後壟’。”今年80多歲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下坦村村民鄭先生稱,這次改名與衢州市柯城區保護耕地和墾造耕地項目有關。

10月22日,上遊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根據九華鄉衛星地圖顯示,根據柯城區要求,需要墾造耕地的後壟項目位於九華鄉下坦村西北方向,而在柯城區九華鄉某職能部門提供的衢州市柯城區供銷社“供銷糧倉”項目作戰圖(九華項目明細說明)中,後壟被標注“移位”到下坦村東側的四台山區域(見下圖)。下坦村村民表示,四台山區域原來就是農田,將政策中的“山改田”變成“田改田”,目的就是為了套取項目資金。經測算,該村兩個墾造耕地項目涉嫌套取金額超2000萬元。

原始衛星底圖(左)與項目作戰圖(右)對比發現,四台山被改為“後壟”。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山地與田地位置調換?

2020年7月8日,浙江日報發布報道稱,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麵積僅0.54畝,隻有全國人均水平的36%。耕地後備資源不足,耕地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非常突出。7月7日,浙江省吹響了第一批未利用地墾造耕地的衝鋒號。

根據要求,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有11個墾造耕地項目納入其中。據衢州市柯城區保護耕地和造地改田領導小組2020年8月14日印發的柯保耕辦(2020)28號文件顯示,九華鄉墾造耕地項目,涉及九華鄉關溪村、近山村、上宅村、下坦村、穀口村等5個行政村。項目總麵積76.3679公頃,按照墾造耕地相關要求進行開發整治後,預計新增耕地麵積71.5338公頃。

上遊新聞記者獲取的項目清單顯示,其中下坦村包括後壟12.1公頃和大刀塢13.8公頃兩個墾造耕地項目。經過立項、規劃設計論證和招投標等程序後,墾造耕地項目在下坦村啟動。但在施工過程中,村民們發現,同樣的項目下坦村的施工方式卻大不相同。

地圖上,後壟區域和四台山區域兩地距離相差2公裏多。圖片來源/實景衛星截圖

10月22日至23日,上遊新聞記者在涉及該項目的九華鄉其它村看到,根據墾造耕地項目要求,施工方依據山地的高度進行了分層設計。根據山地走向,以磚石搭建圍擋及土壤平整、治理等方式,將山體改造成了與梯田相似的樣式,並在兩側設置了排水溝等設施。

但在改造項目已完工近兩年後,地圖標注的下坦村後壟區域仍是一片樹木茂盛的山地。為何沒有施工?多名村民帶上遊新聞記者來到下坦村四台山區域後表示,後壟通過修改地名的方式被“移位”到四台山區域,這裏原來就已經達到耕地要求的田地,被認定為是在此次項目施工中改成耕地的。

上遊新聞記者看到,該區域有大量已經耕種的農田和果林,部分區域還有幹枯的果樹。“我在村裏住了80多年,這塊區域一直叫四台山。我父親那輩一開始是在矮山上種茶葉,後來茶葉生意不好,我們又種了橘子,都是可以直接耕種的地。2022年的時候聽說‘四台山’改成了‘後壟’,還立了個牌子,但不久就拆了,我們都挺奇怪的。這期間,有人對果林的樹苗做了清理,簡單平整了土地。”村民鄭先生說。

地圖標注的後壟區域,目前還是大片的山林。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攝

在位於下坦村四台山區域的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滎陽侯夫人方氏墓前,一塊石碑上的簡介證實了村民的說法。簡介中提到,滎陽侯夫人方氏墓位於“下坦村東側西台山南麓”。下坦村一名負責人向上遊新聞記者坦言,西台山就是四台山,近兩年因為耕地原因改名為後壟。

上遊新聞記者從官方獲取的九華鄉部分原始衛星地圖顯示,後壟位於下坦村西北方向,四台山位於村東側。但在墾造耕地項目立項、施工後,在衢州市柯城區供銷社“供銷糧倉”項目作戰圖上,將四台山的位置標注為“後壟墾造耕地項目”。

為此,上遊新聞記者結合下坦村10月22日實景衛星圖等相關材料對比發現,作戰圖所標注的位置確為原始衛星地圖、村民、村負責人所表述的四台山區域。且原始衛星圖及最新實景地圖均顯示,後壟區域為山地,四台山區域為田地。兩地直線距離2公裏左右,實際距離需開車20分鍾左右。

原始衛星圖(左)與項目作戰圖(右)對比改造前後該區域均為田地。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套取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

不僅對後壟項目有疑問,村民們表示,該村的大刀塢項目也存在問題。“原本立項要改造的是大刀塢項目,後來在作戰圖(記者注:即衢州市柯城區供銷社‘供銷糧倉’項目作戰圖)中被改成了裏西壟項目,最終被認定的區域原本也是農田。”多名村民說。

在裏西壟區域,上遊新聞記者看到,該區域位於下坦村東南方向,包括一處山地和一處水田。山體上還有大片的樹木,部分山體有開挖和泥石流衝刷留下的痕跡,期間還有工人在山林中砍伐樹木。與其一路之隔的就是水田。村民說:“這處水田至少有50年以上了,主要種植水稻。墾造耕地項目實施後,原本應該改造山地的,但是村裏把水田當做改造好耕地,以此來應對驗收。”上遊新聞記者對比發現,作戰圖標注的已完成改造的裏西壟項目在原始衛星地圖中就已經是田地,且現場不少澆水管道上,水管已經有水鏽出現。

為啥要這樣做?多名知情村民說:“‘山改田’國家一畝給6萬多,但成本一畝就要幾萬塊。在‘田改田’時,我們村有苗的果林一畝補償給村民8000元左右,沒有苗的果林每畝補償7000元左右。把果樹都推倒,再平整土地就算完成了墾造耕地,成本一畝也就幾千塊錢,還能按照6萬多一畝拿到專項資金。我們也是近期聽到其它村裏說,我們村套了好多政府專項資金才打聽到這個情況。”

村民稱,作戰圖裏的裏西壟區域原來就是耕地。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攝

為了驗證村民說法,上遊新聞記者找到了負責九華鄉其它自然村墾造耕地項目的施工負責人。該施工負責人介紹,項目分山改旱地和改水田地兩種,每畝地的總費用在大約5.3萬元到6.3萬元左右。“其中8200元每畝的清苗費用是政府直接給到村民的,剩下的費用給到了項目承包人。下坦村是按照每畝6.3萬元左右的價格立項的。”該施工負責人稱,下坦村通過改地名,將“山改田”變成“田改田”的情況鄉裏都知道。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這筆墾造耕地的專項費用已在2021年到2023年之間,分三次全部支付到位。

“這是公開的秘密。背後操作的就是村裏的幾名主要負責人和承包方。”村民們表示,除去給村民補貼的錢,政府花在墾造耕地項目上的施工費用每畝就是大約5.5萬元。兩個項目近25公頃,就是375畝土地,這樣算下來大概套取了政府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 多名村民表示,曾針對此事向鄉裏舉報,但始終沒有得到答複。

10月22日,衛星實景地圖顯示,後壟仍為一片山地。圖片來源/衛星實景地圖截圖

官方回應將進行調查核實

2018年,浙江省開始推進“152”耕地生態建設保護工程,要用五年時間,再建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通過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50萬畝,整治複墾農村建設用地20萬畝。

2021年,浙江省還印發了《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要求,墾造耕地項目選址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土地整治(墾造耕地)規劃等相關規劃,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加強墾造耕地項目實施工作監督監管,會同有關部門督促項目實施單位、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規劃設計組織施工,督促項目監理單位全麵監理工程進度和質量。項目驗收,由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項目驗收意見,報縣級人民政府下達項目驗收批複。同時,市級自然資源部門對所轄縣(市、區)項目立項情況進行內業全麵核查。同時還特別提到,墾造耕地項目工作中發現違法違規或弄虛作假的,按照《浙江省土地整治條例》等相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其它自然村完成的標注墾造耕地項目。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攝

針對村民反映的情況,下坦村村書記回應上遊新聞記者表示,從後壟到四台山區域統稱為後壟項目,一共15公頃左右,不存在更改地名的情況。但對比上述作戰圖及原始衛星地圖地形可以看出,作戰圖上後壟地塊與四台山地塊基本吻合,並非村書記表述的兩點位之間的地塊統稱後壟地塊。

對於裏西壟改造情況,上遊新聞記者提出是否也存在“田改田”的情況,該書記回應稱,已經改造完成,改成了水田。他對記者的提問並未正麵回應,隻是表示有工人在裏西壟砍伐樹木是為了後期種油茶。

上遊新聞記者聯係到九華鄉黨委主要負責人和柯城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他們均表示,對該情況還不了解,會進行核實。如果村民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到鄉裏或者自然資源規劃局進行反映,官方會在了解情況後向村民作出解釋。

10月24日晚,柯城區委宣傳部回應上遊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上坦村共有3個墾造耕地項目,涉及資金3000多萬元,使用的是區財政自有資金。區自然資源局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現有材料顯示沒有發現項目更名的情況,但對於為何兩張圖地形重合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還需要再進行核實。

知名刑事辯護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在本事件中,如果下坦村相關負責人通過虛假手段將原本的田地謊稱為新改造的耕地來獲取政府專項補貼,且金額達到一定標準,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涉及詐騙罪。若相關國家工作人員在項目審批、監管等過程中存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行為,導致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可能涉及相關瀆職犯罪,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在墾造耕地項目中,應嚴格按照土地規劃和相關要求進行實施。如果存在擅自改變土地用途、虛假申報土地改造項目等行為,也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

查看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