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23年的個稅報告,才明白為什麽消費會降級
文章來源: 羅sir財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你看知乎,看小紅書,可能會覺得互聯網上人人都是“年入百萬”,可事實是什麽?是百萬的年收入在國內人群裏的比例不過萬分之五,換言之,99.95%的人都做不到年入百萬。
這樣的認知偏差還充斥著各個地方。
例如日本。
今天很多人說日本失去的30年,低欲望社會,垮掉的一代。但事實是什麽?如果和我們對比的話,日本一位高中畢業生剛找工作的收入,即便調整掉物價差異,也已經穩居國內頭部一億的水準,而這個比例在國內隻有7%。
直覺,在數據麵前不值一提。
最近稅務總局公布了2023年我國個稅的清繳報告,從這份報告來看,我們可以挖掘出不少關於就業和我國真實薪資的情況。
由於稅收是非常真實的東西,因此從這份個稅,我們可以挖掘不少關於我國收入的真實情況。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的低收入群體到底有多少?
關於這個問題的說法眾說紛紜,靠譜一點的有2019年北師大的報告,也曾被白岩鬆拿來引用過,從2023年的個稅報告來看,也比較符合這一點。
個稅報告開篇就提到,無需繳納個稅的人員占比超過了七成,而在報告後麵也提到,“一老一小”三項專項附加扣除,2023年全國有6700萬人享受到了紅利,最後報告還提到,年收入10萬元以內的人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那麽這部分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今天我們的個稅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這也導致繳納個稅的人從1.57億人下降到了6512萬人,這是2022年的統計數據。
於是乎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非常明顯(事實)的數據:
第一,我國3500元至5000元收入的人群有近1億人。第二,5000元以上收入,也就是能夠繳納個稅的人口在全國範圍內,僅僅隻有6500萬人。第三,5000元月薪到1萬的人群,全國也超過了4500萬人。第四,年薪10萬以上的就業人口,全國僅僅隻有2000萬人,最後,考慮到我國有7.2億就業人口,那麽也可以推導出3500元月收入以下的國人,超過6億人。
這些數字,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我依稀記得2019年的報告顯示,我國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人口,有5億人,但今天來看,經曆過三年的新冠病毒之後,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人口,反而有擴大的趨勢。
其次,按照2019年北師大的報告來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所謂“中產”,有7500萬人,但今天來看,這個數字隻有6500萬人,中產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塌縮趨勢。
收入的高低,是最能夠反映出宏觀經濟形勢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消費降級也好,還是餐飲蕭條也罷,本質上是非常符合個稅數據的。
如果說低收入群體(月收入3500元以下)超過6億人的話,那麽中等收入群體又有多少呢?
我們以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作為中等收入群體的一般性水平,我們就會發現,上海這個數字是13490元/月,廣州是13193元/月,深圳是14533元/月,北京是15701/月,這樣中和下來,每個月1.3至1.5萬元算是中等收入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的中等收入群體,更像是中產群體,畢竟能夠拿到這個月收入的,在全國範圍內其實也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
2023年的個稅清繳報告中還有這麽一句話:“在剩餘不到三成的實際繳稅人員中,60%以上僅適合3%的最低檔稅率,對應稅所得是5000至8000元月薪,而且上麵也提到了年收入10萬元以內的不用繳納個稅,因為還有各種專項扣除。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年薪10萬以上的2000萬就業人口中,有1200萬人的年收入在10萬到15萬元之間。
換言之,我國年收入超過15萬的人,僅僅隻有800萬人。
更進一步,月收入在1.25萬以上的人,在我國僅僅隻有800萬人。這個數字,和2019年的北師大收入報告相比還算吻合,沒有太大的變動。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高收入群體。
2023年的個稅清繳報告中提到,年收入100萬以上的高收入者約占申報人數的1%,但這部分人申報繳納的個稅占到全部個稅的5成以上,假設有6700萬人申報的話,那麽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就有67萬人。
這個報告和招行此前的年報類似,也是高收入群體貢獻了招行98%的存款,而在個稅申報上,這個比例雖然沒有98%那麽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是類似的二八效應。
我們結合中等收入群體的估算結果,最終我們可以知道:我國年薪15萬到100萬之間的人群,一共有730萬,而百萬以上年薪的人,全國隻有大約70萬人。
這些數據,可以說非常紮心了。
總結一下,從2023年的個稅清繳報告,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3500元月薪以下的有6億人
3500至5000元月薪的有1億人
5000至1萬月薪的有4500萬人
年薪10萬以上的有2000萬人
年薪15萬以上的有1200萬人
15萬到100萬年薪的有730萬人
而百萬年薪以上的則有70萬人
這個數據,包含的是我國全部勞動力,其他老人和嬰幼兒青少年則不包含在內,這和2019年北師大的報告截然不同,但具體呈現的收入分布,卻十分相似。
我國有7.6億的勞動人口,因此這份數據總體估算的也比較準確。作為對比,我們可以來看看2019年的北師大收入報告:
這份北師大報告是包含全國人口含老人小孩在內的,各位可以看看五年過去了,我國的收入群體有什麽樣的不同。
2023年的報告3500元月薪以下是6億勞動力,2019年的北師大報告3000元以下的總人口是11億人口。
2023年報告中3500至5000元月薪的人口是1億人,而2019年北師大報告中3000至5000元月薪的則是1.5億人。
2023年報告中5000至1萬月薪的人口是4500萬人,而2019年這個數字是6328萬人。
從報告中來看,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口,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勞動力人口了,但2019年和2023年的一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這樣一個趨勢:
五年之後的今天,我們的低收入群體在擴大,同時中等收入群體在縮小,另外高收入群體幾乎不變。
這一定程度上從側麵反映了今天宏觀經濟的嚴峻,也反映到了消費降級背後的本質現象,那就是低收入群體在擴大,而中等收入群體卻在萎縮,在這樣的趨勢下,消費降級,也就成為了必然。
當就業、收入開始變得嚴峻的時候,宏觀上的承壓,也成了必然。
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同時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成了今天的當務之急。
眾所周知,中產是消費的主力軍和社會的頂梁柱;日本當年最大的底氣就是號稱一億中產,但今天我們的中產規模隱隱有萎縮的趨勢,各種救市良藥層出不窮,我想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那就是如何擴大中產,如何擴大我們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隻有這樣,消費、就業和投資,才能夠重新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