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經濟好還壞?逛商場發現4真相 解開大選論戰謎團

美國經濟好還壞?逛商場發現4真相 解開大選論戰謎團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 於 2024-10-17 09:26: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經濟現況是好是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右)痛批各方麵都糟糕透頂,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左)則予以駁斥。路透

美國經濟是好是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痛批各方麵都糟糕透頂,尤其通膨令人難以忍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予以駁斥,但隨即轉移話題。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認為變窮的受訪者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但去年和今年耐久財支出卻又持穩,顯示美國人雖對經濟不滿,卻願意繼續打開錢包消費。

同一經濟竟引起南轅北轍的觀感,而且民眾顯然說一套(抱怨物價高昂)、做一套(再貴也繼續買)。究竟經濟真相如何?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阿姆斯壯逛一趟購物中心,發現下列四個經濟真相,有助於解開美國這個選舉周期愈辯愈不明的謎團:

  一、需求旺盛維繫勞動市場強健

普魯士王(King of Prussia)是全美占地麵積第三大購物中心,坐落於費城郊外25公裏處,容納450家商店,入駐商家從高檔精品店如愛馬仕和路易威登,到瞄準中產階級客層的裏昂比恩和艾迪鮑爾,以及商品五花八門的小店,應有盡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座購物中心工作人員眾多,即使是小店家,都有一、兩名店員,許多商店櫥窗還掛出徵人告示。在人潮稀疏的早晨10點半,已可見到保全人員、清潔工、貨物搬運工等估計上千名工作人員。由此可見,美國人對經濟現況感到憤怒,勞動市場並不弱。

然而,在此地或別處工作的勞工,想必認定這份工作是憑自己的技能和努力得來的,而不是拜經濟強健之賜,更不會感謝政府政策保住他們的飯碗。

  二、政府赤字和企業獲利是一體兩麵

到午後時段,整座購物中心不算擁擠,但人潮川流不息。六家主力旗艦店包括:Neiman Marcus、Nordstrom、梅西、Primark、Bloomingdale's(皆百貨公司),以及Dick's體育用品店。另外兩家曾經進駐的百貨公司,Lord & Taylor和JC Penney,分別在2020年和2017年關門(母公司都在2020年都宣告破產),反映百貨公司營收走下坡,不敵電商和平價商店競爭。

然而,美國百貨公司現在的營收與疫前水準差不多,在2021年初至2023年初業績甚至暴增,現在隻是稍微減緩。有兩個原因可解釋為何百貨公司業績下滑趨勢停頓:1.民眾曾在疫後解封時期熱中於出門逛街購物;2.龐大的政府赤字支出助長買氣。提到美國政府大撒幣,常令人聯想起2020年和2021年那波總額8,14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但實際效力遠大於此。

可這麽想:政府舉債擴大支出產生赤字時,這些錢總是流入其他人的口袋--導致家庭經常帳、企業資產負債表或另一國財政呈現盈餘。回顧曆史,美國政府出現巨額赤字時,企業獲利往往增加。提到赤字支出,各界通常聯想到的隻是政府部門效率不彰,而不是民間企業生產力強。但事實上,政府赤字高和企業獲利高,通常是一體的兩麵。而此時,美企獲利很強。

試想,像普魯士王購物中心這種對利率升高極其敏感、需求又像雲霄飛車般上下起伏的公司,如何能在結構性壓力下,依然獲致營收成長,母公司Simon Property股價還回升到170美元(與疫後解封引爆需求時的股價水準相仿)?政府支出是明顯答案。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麽美國人認為經濟很差:民眾懷疑當前經曆的繁榮隻是假象。到某個時點,全球投資人將拒絕以高價向高負債國購買債券、赤字將高得難以為繼、聯邦政府慷慨採購也將戛然而止。這種覺醒可能導致消費支出萎縮、儲蓄增加。然而,那種情況也許不會發生在美國。

  三、通膨趨緩和物價居高不下是兩碼子事

逛購物中心免不了吃吃喝喝。一球Cold Stone餅乾杯裝薄荷冰淇淋要賣9.52美元,內含54美分銷售稅。消費者受到的震撼是:現在買一球冰淇淋竟然要花將近10美元!

不少經濟學家納悶,美國通膨率已從2022年6月觸及的9.1%高峰大幅回落,為何消費者還抱怨連連?最簡單的答案是:民眾對通膨深惡痛絕。專家就算解釋“物價漲幅如今已接近曆史常態水準(確實是如此)”,也撫平不了民怨。症結在於,物價仍比五年前的水準大致高出25%。

總統候選人有何對策?賀錦麗大談禁止食品供應商和超市“哄抬價格”,但許多人批評這種做法既不合邏輯也成效不彰,更何況業者也許並沒有哄抬價格。川普則把通膨怪罪於現任的民主黨政府,揚言當選後上任首年能源價格就會腰斬,但專家認為他辦不到。兩位候選人講的都是空洞的競選辭令,不堪現實檢驗。

自1950年代以來,通膨觸頂與消費者信心摔落穀底,兩者之間向來密切相關。但每一波通膨竄升時期過後,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大增都接踵而至。例如2020年經濟衰退持續兩個月,期間失業率便激增。但現在,美國失業率位於曆史低點、成長仍強,消費者信心卻依然低落。假定此刻具代表性,民眾痛恨的顯然不隻是“通膨效應”,而是“通膨本身”。

聯準會(Fed)前副主席、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蘭德最近受訪時表示,他認為失業造成的傷害比通膨嚴重,但他不再指望不懂經濟學的民眾認同這點。他說:“人們真的厭惡通膨。”

  四、品牌魅力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花錢

逛一天購物中心,一直吃甜點必會吃膩。但逛自己的愛店,許多人可能不想空手而歸。

阿姆斯壯發現標價在Levi's店內名列前茅的一款牛仔褲:布邊501s。這條昂貴的牛仔褲仿1980年代樣式,但這款是日本製。儘管260美元的價格仍讓身為服飾控的他天人交戰一下。然而,念舊情懷(他1980年代就穿501s)加上“日本布邊”的尊榮感,讓他決定咬牙買下。

這驗證了疫後通膨揭露的事實:品牌影響力比想像大。美國消費者麵對恐怖的疫情、驚人的通膨、愈滾愈大的政府赤字,雖然滿腹牢騷,卻依然不改消費型態。不隻是服飾。2021年至2024年期間,奧利奧(Oreo)餅乾製造商億滋(Mondelez)調漲美國售價25%。消費者在深受漲價震撼之餘,改買較便宜廠牌了嗎?顯然沒有,億滋的美國銷售一直持穩。

結論:美國消費支出承受經濟現實考驗,仍展現韌性。

在壓力下,美國人一麵埋怨萬物皆漲,一麵照買不誤,提供勞動市場強力支撐。聯邦政府的財政擴張,也助長需求。消費者購買慾旺盛是通膨一大推手,各地民眾卻總是把通膨歸咎於政府。殊不知民眾樂於消費,讓物價得以輕易上漲。

這又推論出美國選民想必不會認同的第五個真相:他們不滿的經濟現況,竟是自己的選擇造成的。

查看評論(13)

24小時熱點排行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從未離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美駐中使館發布一份“傷害性不大 侮辱性極強”圖文警告
比利時公主亮相國慶活動 衣著不雅惹爭議 係私生女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女18歲懷孕偷渡美國 21年後“功成名就”卻遭驅逐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愛潑斯坦1993年參加特朗普婚禮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中國正在搶占未來,美國卻陷入焦慮與退縮
烏軍總司令匯款百萬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親屬發聲
台灣26日投票“大罷免”,中國因素推波助瀾?
學者開投票 中國網友竟一麵倒挺民進黨 原因毛骨悚然
特朗普指控奧巴馬“叛國”,背後有何恩怨與心機?
內蒙古6大學生參觀礦場 全部溺亡 掀網絡熱議
美政府員工"赴中探親"遭限製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撥離間了歐中的關係
愛潑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宮癱瘓了”
華爾街日報:為什麽股票在上漲?沒人知道
知名反捕鯨人士“紅通令”獲撤 日本人追了他14年!
華人地下夜總會被突襲 涉毒品性交易 多名無證移民被捕!
特朗普指奧巴馬涉叛國,呼籲司法部起訴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經濟好還壞?逛商場發現4真相 解開大選論戰謎團

經濟日報 2024-10-17 09:26:12



美國經濟現況是好是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右)痛批各方麵都糟糕透頂,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左)則予以駁斥。路透

美國經濟是好是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痛批各方麵都糟糕透頂,尤其通膨令人難以忍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予以駁斥,但隨即轉移話題。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認為變窮的受訪者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但去年和今年耐久財支出卻又持穩,顯示美國人雖對經濟不滿,卻願意繼續打開錢包消費。

同一經濟竟引起南轅北轍的觀感,而且民眾顯然說一套(抱怨物價高昂)、做一套(再貴也繼續買)。究竟經濟真相如何?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阿姆斯壯逛一趟購物中心,發現下列四個經濟真相,有助於解開美國這個選舉周期愈辯愈不明的謎團:

  一、需求旺盛維繫勞動市場強健

普魯士王(King of Prussia)是全美占地麵積第三大購物中心,坐落於費城郊外25公裏處,容納450家商店,入駐商家從高檔精品店如愛馬仕和路易威登,到瞄準中產階級客層的裏昂比恩和艾迪鮑爾,以及商品五花八門的小店,應有盡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座購物中心工作人員眾多,即使是小店家,都有一、兩名店員,許多商店櫥窗還掛出徵人告示。在人潮稀疏的早晨10點半,已可見到保全人員、清潔工、貨物搬運工等估計上千名工作人員。由此可見,美國人對經濟現況感到憤怒,勞動市場並不弱。

然而,在此地或別處工作的勞工,想必認定這份工作是憑自己的技能和努力得來的,而不是拜經濟強健之賜,更不會感謝政府政策保住他們的飯碗。

  二、政府赤字和企業獲利是一體兩麵

到午後時段,整座購物中心不算擁擠,但人潮川流不息。六家主力旗艦店包括:Neiman Marcus、Nordstrom、梅西、Primark、Bloomingdale's(皆百貨公司),以及Dick's體育用品店。另外兩家曾經進駐的百貨公司,Lord & Taylor和JC Penney,分別在2020年和2017年關門(母公司都在2020年都宣告破產),反映百貨公司營收走下坡,不敵電商和平價商店競爭。

然而,美國百貨公司現在的營收與疫前水準差不多,在2021年初至2023年初業績甚至暴增,現在隻是稍微減緩。有兩個原因可解釋為何百貨公司業績下滑趨勢停頓:1.民眾曾在疫後解封時期熱中於出門逛街購物;2.龐大的政府赤字支出助長買氣。提到美國政府大撒幣,常令人聯想起2020年和2021年那波總額8,14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但實際效力遠大於此。

可這麽想:政府舉債擴大支出產生赤字時,這些錢總是流入其他人的口袋--導致家庭經常帳、企業資產負債表或另一國財政呈現盈餘。回顧曆史,美國政府出現巨額赤字時,企業獲利往往增加。提到赤字支出,各界通常聯想到的隻是政府部門效率不彰,而不是民間企業生產力強。但事實上,政府赤字高和企業獲利高,通常是一體的兩麵。而此時,美企獲利很強。

試想,像普魯士王購物中心這種對利率升高極其敏感、需求又像雲霄飛車般上下起伏的公司,如何能在結構性壓力下,依然獲致營收成長,母公司Simon Property股價還回升到170美元(與疫後解封引爆需求時的股價水準相仿)?政府支出是明顯答案。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麽美國人認為經濟很差:民眾懷疑當前經曆的繁榮隻是假象。到某個時點,全球投資人將拒絕以高價向高負債國購買債券、赤字將高得難以為繼、聯邦政府慷慨採購也將戛然而止。這種覺醒可能導致消費支出萎縮、儲蓄增加。然而,那種情況也許不會發生在美國。

  三、通膨趨緩和物價居高不下是兩碼子事

逛購物中心免不了吃吃喝喝。一球Cold Stone餅乾杯裝薄荷冰淇淋要賣9.52美元,內含54美分銷售稅。消費者受到的震撼是:現在買一球冰淇淋竟然要花將近10美元!

不少經濟學家納悶,美國通膨率已從2022年6月觸及的9.1%高峰大幅回落,為何消費者還抱怨連連?最簡單的答案是:民眾對通膨深惡痛絕。專家就算解釋“物價漲幅如今已接近曆史常態水準(確實是如此)”,也撫平不了民怨。症結在於,物價仍比五年前的水準大致高出25%。

總統候選人有何對策?賀錦麗大談禁止食品供應商和超市“哄抬價格”,但許多人批評這種做法既不合邏輯也成效不彰,更何況業者也許並沒有哄抬價格。川普則把通膨怪罪於現任的民主黨政府,揚言當選後上任首年能源價格就會腰斬,但專家認為他辦不到。兩位候選人講的都是空洞的競選辭令,不堪現實檢驗。

自1950年代以來,通膨觸頂與消費者信心摔落穀底,兩者之間向來密切相關。但每一波通膨竄升時期過後,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大增都接踵而至。例如2020年經濟衰退持續兩個月,期間失業率便激增。但現在,美國失業率位於曆史低點、成長仍強,消費者信心卻依然低落。假定此刻具代表性,民眾痛恨的顯然不隻是“通膨效應”,而是“通膨本身”。

聯準會(Fed)前副主席、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蘭德最近受訪時表示,他認為失業造成的傷害比通膨嚴重,但他不再指望不懂經濟學的民眾認同這點。他說:“人們真的厭惡通膨。”

  四、品牌魅力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花錢

逛一天購物中心,一直吃甜點必會吃膩。但逛自己的愛店,許多人可能不想空手而歸。

阿姆斯壯發現標價在Levi's店內名列前茅的一款牛仔褲:布邊501s。這條昂貴的牛仔褲仿1980年代樣式,但這款是日本製。儘管260美元的價格仍讓身為服飾控的他天人交戰一下。然而,念舊情懷(他1980年代就穿501s)加上“日本布邊”的尊榮感,讓他決定咬牙買下。

這驗證了疫後通膨揭露的事實:品牌影響力比想像大。美國消費者麵對恐怖的疫情、驚人的通膨、愈滾愈大的政府赤字,雖然滿腹牢騷,卻依然不改消費型態。不隻是服飾。2021年至2024年期間,奧利奧(Oreo)餅乾製造商億滋(Mondelez)調漲美國售價25%。消費者在深受漲價震撼之餘,改買較便宜廠牌了嗎?顯然沒有,億滋的美國銷售一直持穩。

結論:美國消費支出承受經濟現實考驗,仍展現韌性。

在壓力下,美國人一麵埋怨萬物皆漲,一麵照買不誤,提供勞動市場強力支撐。聯邦政府的財政擴張,也助長需求。消費者購買慾旺盛是通膨一大推手,各地民眾卻總是把通膨歸咎於政府。殊不知民眾樂於消費,讓物價得以輕易上漲。

這又推論出美國選民想必不會認同的第五個真相:他們不滿的經濟現況,竟是自己的選擇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