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回到9年前,年輕人抄底北京上海老破小
騰訊新聞棱鏡
2024-09-25 01:42:29
北京國貿區域,遠處為CBD,近處為部分“老破小”住宅。
這是一個性價比為王的時代。軍大衣取代了加拿大鵝成為90後們的新寵;而買爆軍大衣的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京滬“老破小”。
如果說起老破小的缺點,可以列出來一長串——緊張的車位、下水道的蟲子、髒亂的樓道環境、不算舒適的戶型結構……但隻有一個優點,就可以讓90後們相繼“上車”,那就是便宜。
曾經被熱炒的頂級學區“老破小”已成過去時,如今,低總價的CBD“老破小”卻成了香餑餑。與動輒十餘萬元/平方米的學區老破小相比,沒有學區加持,即便是北京國貿周邊區域,房子單價也隻要4萬元/平方米。
隨著樓市行情變動,大量總價300萬元甚至200萬元以內的核心城區老破小開始進入市場。
在上海老城區擁有一套房,這是胡小丹(化名)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成了現實。今年8月,胡小丹以286萬的總價購入上海徐匯區一套約60平方米的房子。她告訴作者,自己完全是被價格所吸引了,這樣的價格放在幾年前“完全不敢想象”。
極端低價,便是胡小丹們追求的目標。
她並不孤單,根據中指研究院向《棱鏡》作者提供的統計數據,今年二季度,上海總價300萬以下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增長90.7%,占全市總成交量的比重達40.6%。而去年同期該價格段成交占比僅有27.4%。
昔日被百般嫌棄的“老破小”,為何如今成了“香餑餑”?
買“老破小”的年輕人
周鑫(化名)是一位在北京國貿附近工作的白領,今年7月,她終於拿下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她向《棱鏡》作者介紹了看房以來的心路曆程。起初,周鑫希望購買一套郊區“遠大新”,電梯房、小區綠化好、人車分流是她的選擇標準。她最初的預算約500萬元,其中首付250萬元。周鑫表示,她此前從未考慮過“老破小”。
所謂“老破小”,是指那些建成時間長、社區及房間內設施老舊、居住空間偏小的房源。以北京為例,金台路、呼家樓片區就聚集著大量“老破小”房源,樓齡在20年、30年的房子隨處可見。該片區由於毗鄰國貿CBD商務區,成為熱門的置業區域之一。
“老破小”由於結構老化、小區環境差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在各類短視頻平台的“購房指南”中,市區“老破小”常被劃歸為買房“紅黑榜”中的“黑榜”,尤其是老城區沒有核心學位的“老破小”。但隨著樓市行情變化,“老破小”總價低的優勢被凸顯了出來。
經過朋友勸說,周鑫改變了之前的想法,決定將預算砍到250萬以內,全款入手一套“老破小”。“不想未來給自己那麽大的還貸壓力。”周鑫表示。即便貸款利率下降,她仍然放棄了貸款買郊區大房子的念頭。
據北京市金台路片區的中介門店經理稱,現在買老破小的有三類人群,一種是像周鑫這樣降低預算選擇“退而求其次”的購房者,一種是曾經買不起房,如今隨著價格和貸款政策的調整剛好能“上車”的剛需人群。此外,也有看好當前“老破小”租金回報率的投資者。
該門店經理表示,90後乃至95後如今是“老破小”的購買主力。
周鑫最終簽下北京金台路片區一套總價190萬元的二室一廳,該區域距離國貿CBD僅15分鍾地鐵車程。像她這樣的購房者不在少數。
“相比五環外的一些門店,我們店的成交數量確實還可以。現在門店每個月大概能成交四到五套房子,兩年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上述中介門店經理對作者如是說。
以該片區較有代表性的“紅廟北裏”為例,根據貝殼找房的數據,今年1至8月,該小區累計成交34套,月均成交量4.25套。其中成交最多的月份為3月,共成交9套。
相較之下,該小區2022年共成交36套,月均3套;2023年共成交44套,月均3.6套,均低於今年前8個月的月均成交量。
“紅廟北裏”始建於1950年,總戶數4458戶。該小區目前總掛牌量為85套,而去年掛牌高峰時最多超100套。由於樓齡老,該小區目前的成交總價多在300萬元之內,成交單價約4萬元/平方米。
這並非個例。根據中指研究院向作者提供的一份報告,今年二季度北京、上海300萬以下房源成交明顯增長。其中北京市今年二季度300萬以下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長51.1%,上海市二季度300萬以下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增長90.7%。
從不同價格段的交易占比來看,低總價的住宅在過往交易占比中並非主流,其中2023年二季度,北京300萬以下二手住宅成交量僅占全市總成交量的21.8%。而今年二季度,該數值增長到30.8%。
“單身人士購房需求進一步釋放,性價比較高的‘老破小’房源關注度升高。”中指研究院報告對此現象解釋稱。
然而,這並不能代表整個房地產行情走勢。一位不願具名的地產分析師告訴作者,盡管總價低的“老破小”備受關注,但這不能得出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回暖的結論。
根據中指數據,2024年1-7月,重點15城二手房住宅成交59萬套,同比下降2.8%。
事實上,除了總價300萬以內的住宅成交量增長以外,其他各價格段位的住宅,成交量均呈下滑趨勢。
以上海為例,今年二季度,總價300至500萬元的住宅累計成交1.69萬套,相較2023年一季度的1.93萬套下滑12.44%;總價500至800萬的住宅累計成交8275套,相較2023年一季度的9310套,下滑11.12%。
在800萬元以上的各個價格段位,情況也大抵如此。
單價回到了9年前
近期,北京、上海的老破小均展現出一股不同尋常的活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股活力是靠低價換來的。
陳俊偉(化名)是北京團結湖區域一家中介公司的經紀人,團結湖片區距離北京國貿CBD僅兩站地鐵的距離。
今年是陳俊偉在該區域從事中介工作的第十年,2015年,一位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的80後在該區域購入一套60平方米的兩居室,總價約200萬元,這幫助陳俊偉開啟了人生第一單。
一周前,陳俊偉迎來了他的最近一位客戶。購房者同樣在互聯網大廠工作,類似的戶型和麵積,成交價仍然是200萬元。而在過去九年時間裏,該區域同戶型同麵積的二手住宅,房價最高上漲到近400萬元。
“價格跌到位,是近期不少‘老破小’房源成交活躍度提升的主要原因。”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大偉對《棱鏡》作者分析道
今年4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一份關於二手房成交報告稱,二手房價格泡沫已基本消除。該報告選取“一線城市老破小類型的二手房價格”,衡量二手房價格泡沫。
上述報告顯示,2018年年底,二手房價格開始拉升,2018年四季度為39454元/平方米,2021年一季度為62284元/平方米,這也是二手房價格的曆史最高點,價格泡沫膨脹了58%。
2023年上半年,二手房掛牌量激增,供求壓力倒逼價格泡沫持續縮小,到了今年一季度泡沫僅為5%。
“以我所在的片區來看,實際成交單價已經回到2015年的水平。”陳俊偉對作者說道。
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大偉分析稱,在一線城市,“老破小”占據了優質的地段,性價比非常合適。
“經過近段時間的交易,位置好、格局好、總價在200萬元以下的二手房源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陳俊偉表示。
雖然成交量喜人,但是作為房產中介的陳俊偉卻高興不起來。他抱怨道,雖然總成交量微增,但是房子價格下降也意味著中介費用下降,因此經紀人的業績仍無法與幾年前相提並論。
租金回報率超3%
隨著租金回報率的上漲,房子的投資屬性重新回到了一些購房者的視野中。
“老破小”房源的價格回落,讓這類房源的租金回報率得以回升。“現在買老破小的租金回報率普遍到了3%,這在一線城市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陳俊偉說。
北京某中介公司大望路區域門店經理告訴《棱鏡》作者,在他接觸的客戶中,以投資為目的的客戶大約三成。
王琦(化名)就看中了當下京滬“老破小”的投資回報率。兩個月前,她在北京大望路區域以198萬元的價格購得一套總麵積不到60平方米的二室一廳。
這是一個商業繁華區域,距離富人們鍾愛的北京SKP商場僅兩公裏。這一片區也保有著大量的老舊小區。1991年出生的王琦稱,她的這套房子年齡比父母都大。
她向《棱鏡》作者算了一筆賬,如果簡單改造一下,把兩居改成三居分別出租,月租金大概能收回來8000元左右。即便是直接委托給中介公司整租,月租金也在6000元以上。按月租金6000元計算,該房屋年租金收入7.2萬元,租金回報率達3.6%。
王琦曾經是一個“存款特種兵”,她去年曾跨省前往四川,選擇了某地市級銀行五年定期的銀行存款,年利率3.95%。她隻敢存了50萬元。
如今,超過3%的投資回報率已經成為一種“奢望”。繼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後,各地的中小銀行也紛紛跟進宣布下調存款利率。目前,大量中小銀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進入“2字頭”,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進入“1字頭”。
相較之下,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全款投資一套低總價、高回報的房產,成為“存款特種兵”的新選擇。
“核心區低總價、小戶型二手房價格已具備吸引力。”中指研究院向作者提供的一份報告中給出如是結論。
不過,一位房地產行業人士提醒道,直接擁租金收入計算投資回報率,往往沒有考慮老舊房屋折舊的問題,以及重新裝修的成本。此外,此類房子未來出手也存在不確定性,還需謹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