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陳麗娜和孔軍在天津的家,
你絕對想不到這是一對50後夫妻的養老房:
粉色、橙色、明黃等大膽鮮豔的配色,
從家具到垃圾桶、調料瓶,
每個物件都設計感十足,
時髦又俏皮……
▲
50後夫妻陳麗娜和孔軍的養老房
夫妻倆和90後設計師高雲皓
花了近3年時間爆改,
每天四處淘有趣的小物件之外,
兩人還學吉他、鋼琴、攝影,
甚至退休後還跑去上海、新疆、常州,
和年輕人一起做項目……
“我們沒有養老規劃,
也不給孩子添麻煩,
就是敢於挑戰自我,
讓生活中不停地有新鮮感。”
9月,我們到天津拜訪陳麗娜和孔軍。
自述:陳麗娜
編輯:朱玉茹
我今年67歲,已經退休12年了。這個房子在天津郊區的中新生態城,146㎡的疊拚,女兒買來給我們養老的。
她找了90後的設計師小高,應該說是50後的我們,80後的女兒、90後的設計師共同創造的結果。
原本的戶型是挑空的設計,我們把它搭建起來,二樓多出一間臥室,女兒一家偶爾過來的時候空間可以隔離,互不影響。
▲
老洋房的複古元素與設計感十足的時髦物件碰撞
除此之外,結構上的改動沒有那麽大,主要是樓梯的寬度、高度,衛生間的無障礙設計,整體的動線這些細節去重新布局,加入了很多老洋房的元素:地板的拚花,入口處的木紋造型……
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是花在軟裝上,整個過程非常有趣。我們四個人建了個群,每天有很多特別跳脫的想法發到群裏來,在網上看到的,或是在旅行、工作途中碰見的,最後由我和叔叔來定奪。
沙發邊加菲貓造型的魚缸,裏麵加個燈泡可以變成台燈;小會客廳牆上的卷軸畫,乍一看很中式,細看其實畫的是一隻卡通湯姆小貓;樂高收音機、漢堡台燈、積木貓糧盆、麵包超人牙簽、動漫小人的阻門器……每一樣東西都要很精致、俏皮。
女兒她有時候就叫我“麗娜”,“麗娜你能接受?!”我笑說,我和叔叔最大的優點就是我們接受能力特別強,享受年輕一輩給我們帶來的這種不一樣的生活的想象。
比如餐椅,樣式、顏色都不一樣,我覺得挺可愛、挺新鮮的,沒想到我也坐上3D打印的椅子了。
開放式廚房,原來擔心油煙問題,使用下來覺得挺方便的,做飯的時候也能看電視了。
樓梯上做洞口,看似華而不實,實際解決了采光的問題,兩隻小貓也喜歡鑽來鑽去,我看著就發自內心地想笑。
▲
閣樓主要是女兒回家時使用
從一樓到頂上的閣樓,色彩越來越豐富、鮮豔,我也覺得挺好的。特別是閣樓本身空間矮,要是弄得過於呆板了,反而有些壓抑,我現在經常就喜歡自己在那兒冥想。
女兒還發給我倆一個對講機,這樣樓上樓下隨時都能溝通,不用爬上爬下……
我覺得老年人的生活實際就應該多一點驚喜,隻要不驚嚇就行了。我們整齊劃一的已經很久了,應該多一些這種個性的元素,讓生活中不停地有新鮮感。
▲
兩人在家中翻看老照片
我出生在1957年,經過了三年自然災害,上山下鄉,生活比較艱苦,也很單調,也就是從電影裏麵能夠有一點浪漫。但是人喜歡美的、可愛的東西,這是天性。
1977年恢複高考以後,我立馬就報名參加了,考的天津大學,學的是精密儀器工程專業,畢業後從事石油的勘探和開發。
▲
一層公共區域
▲
夫妻倆的臥室
▲
二層的小書房
當時的工資還不算太高,也盡自己所能,買服裝雜誌,學著給自己、女兒還有叔叔做衣服,小紗裙、背帶褲、短袖小外套……我覺得這個房子,也許彌補了我的成長裏麵沒有充分的美。
我是2012年退休的,馬上又被單位返聘,又一個人跑去常州、上海、新疆工作,跟年輕人在同一個戰場上打拚,學建模、做項目,甚至逢年過節加班,我都一起跟下來了。
現在回來天津了,主要就是給我們公司去評標。我的眼神、速度絕對是不如年輕人,那我就笨鳥先飛,提前做點準備,能夠跟上他們,我心裏也特別開心。實際上我覺得最好的養生之道就是工作,持續地用腦。
▲
喜歡旅行的兩人
叔叔他喜歡唱歌,參加了兩個合唱團,經常自己排練一些節目,拍一些視頻。我們經常也喜歡出去旅遊,逛逛展,看看芭蕾、電影。
在老年大學,他報的吉他班,我報的鋼琴班,我們倆都報的攝影,學了好多東西,就是敢於挑戰自我,生活中的樂趣得自己去找。
▲
在家中對唱,麗娜笑稱叔叔圓了年輕時彈琴撩妹的夢想
現在年輕人都是想提前退休,早點躺平不折騰了,我們這種狀態可能挺多人很難理解。我覺得因為大時代的關係,我們那時候是沒有選擇的,想上學的時候上不了學,渴望學習,想工作的時候又要下鄉,渴望工作。所以到了現在,還想要盡力再去做些什麽,再去實現一點人生價值,哪怕隻是細微的。
小高就說,他本來一直幻想42歲之前就要退休了,但是現在看到我們,給了他很大的動力。女兒時常工作壓力大了、煩躁了,也會來找我聊聊,我也盡力去鼓勵她。
▲
夫妻倆和90後設計師高雲皓相聊甚歡
但我一直告訴他們,每個人的經曆、環境和條件都不一樣,我隻是當成其中一個案例,也許能有些啟發,但不見得是正確的,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最終還是要尊重自己的選擇。
實際上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太不容易了,因為我們從小就沒那麽多欲望,也就沒那麽多失望。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情緒上能調節,其實好多困難和問題能解決。
像我原來也跟我閨蜜說,我覺得老比死還可怕。看著身邊很多朋友開始做養老規劃,也會焦慮:真老到不能動的時候要去養老院嗎?多少錢才夠養老啊?
但是現在隨著自己步入老年,我覺得第一個沒那麽可怕,第二個你怎麽去麵對它。我就有點鴕鳥心態,把頭埋到沙子裏,不想那些傷心、恐怖的事兒了。
小病能治好的就治,不能治好我一直挺推崇安樂死的。我就想我現在能做的事兒,讓我樂觀。
還有一個,我們這一代人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但是到了我,我不會太心安理得地接受女兒對我的照顧。我不給孩子再添麻煩,讓她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你要接受你變老,但是不能順其這樣一味地老下去。千萬不要給自己心理暗示,我老了我不行了。應該多給一點暗示,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