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止跨國收養,心碎的美國父母期待與孩子團圓
RFA
2024-09-17 01:05:40
2021年,曼恩家將收養的第二位中國孩子,在相框的中照片裏顯示,抱著美國父母送的生日禮物。
中國在上個月底無預警終止跨國收養政策,讓許多正在等待領養的家庭期待落空。來自美國的曼恩(Brittany
Mann)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她們在6年前收養了一個鄭州男孩後,正等待迎接第二個來自中國的孩子。聽到政策喊卡,她們一家都心碎地哭了,隻能期待中國政府讓已經匹配的孩子能早日與家人團聚。
“謝謝媽媽、爸爸”,來自山西9歲的小男孩,抱著來自美國的爸爸媽媽送給他的挖土機生日禮物,對著鏡頭比出Ya的手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布蘭妮.曼恩(Brittany
Mann)和先生從2010年到2016年曾經分別住在武漢和香港,大女兒是在香港出生,二兒子是在2018年收養來自河南的三門峽福利院的孩子,布蘭妮至今仍非常感謝保育員們這麽愛孩子。
也就是因為有了美好的緣分,相隔一年,曼恩夫婦決定在中國收養第二個孩子。布蘭妮對本台表示:“當時想可能需要花一年左右,因為我們之前收養的兒子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因此,我們認為大約在2020年5月將再次前往中國。我們非常興奮,還計劃去看望武漢的朋友。我們很喜歡回到中國。”
然而,第二次的收養過程一波三折,先是遇到了疫情,中國暫停了收養程序,曼恩家隻能先收到一些來自福利院的照片與視頻。布蘭妮說,去年有大約40個家庭成功地獲得通知收養了中國孩子,而這些孩子原訂在2020年出養,因為疫情遭到耽擱。等了4年半的一家人,滿心期待接下來就輪到她們被通知“可以去中國!”但是,突然其來的禁令,讓她們錯愕又難過。
“這個消息讓人非常震驚!我們完全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當時感覺呼吸都困難,心痛得難以形容。我們有兩個孩子,他們當時在哭,我們也在哭。這個消息實在太難接受了,因為我們真的以為我們會有機會去中國,嚐試收養我們的兒子。所以,這不是我們所期待的,”布蘭妮難掩失望地表示。
布蘭妮說,她能理解中國的立場,希望孩子能在國內被收養。不過,她們隻能懇請中國讓300個已經和中國孩子匹配的美國家庭,能早日把孩子帶回家,這會是非常好的人道主義舉措。
“這些孩子中的大多數有特殊需求,因此,我們想確保這些孩子能獲得應有的照顧。我們的兒子需要一些醫療照護,這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他年紀較大,過去幾年他有被列入國內收養的名單,但沒有任何人收養他。所以我們真的希望他還是能有一個家,我們也希望他能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她說。
四年半以來,每年的生日,曼恩一家沒有忘記為孩子準備禮物,還貼心地掏腰包請托福利院為孩子舉辦生日派對。除此之外,在美國的家裏,早就已經為了迎接第三個孩子,準備好一切。“我們已經為他準備好了臥室,他有自己的床、玩具和衣服。我們相信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相信中國政府真的希望幫助我們這些家庭,他們知道我們已經完成了所有文件,也長期在收養這些孩子。”
布蘭妮想告訴中國政府,她們在美國有許多中國朋友,熱愛中國文化,這個周末還要參加中秋節活動。她們深愛著在中國的兒子,就像愛其他孩子一樣。希望中國政府能看到她們的愛,給予機會提供孩子所需要的照顧。“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好機會,對大家都有好處。家庭、孩子、中國和美國政府都能得益。”
除此之外,布蘭妮也希望能有機會對美國高層官員甚至是拜登總統講述她們的故事,協助她們一家早日團聚。
美國國務院日前表示,接獲中國民政部通知,從8月28日起,中國各地民政部門將不再開展任何領養相關工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證實,今後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係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
美國國務院的數據顯示,1999至2023年間,美國收養的外籍兒童當中,近3成來自中國,大約8萬多人,遠超過其它國家。
傅希秋:中共親情綁架收養家庭
“對華援助協會”(ChinaAid)創辦人傅希秋告訴本台,他見過很多被美國或其他國家熱心家庭收養的孩子,他們之中很多都是一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出於愛心,他們不僅僅被收養,而且收養家庭都準備好金錢與心力,為他們預約了手術等。中共這種反人性、反人類、反家庭的一麵,讓這些千千萬萬的孩子,命運徹底地改變。
“我希望中共政府至少給一點緩衝期,這個政策本身改變就已經令人難以理解,用這種親情綁架的方式,要達到外交施壓的目的嗎?”他繼續說道:“別人是想奉獻愛心幫助中國這些無助的孤兒,他們的愛心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和打擊嗎?希望中共如果還有一點良心的話,能聽到大家的呼聲。”
據中國媒體報道,2012年,中國民政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有10萬餘孤殘兒童通過涉外收養回歸家庭,這個數字到了2016年增加至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