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月薪多少才打得起網球?
深圳微時光
2024-09-02 03:07:31
隨著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上創造曆史,拿下中國網球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網球這項相對小眾的運動,闖進了大眾的視野。
“從孩子兒童時期開始就需要投入訓練費、專業教練費、參賽費、裝備費、服飾等,至少需要2000萬。”其父在采訪中提及的培養成本,也讓無數人對網球這項“貴族運動”的“貴”有了具象化的認知。
當熱度從線上傳遞到線下,網球,不僅熱了,也更貴了。
網球愛好者Tara稱,奧運會後,深圳好一點的球場,掐著點都未必能預約得上,得拚手速和人品去搶,常去的場地甚至還漲了價,每小時漲了10-15元。
走職業化道路需要花費巨資,雖然金額讓人咋舌但總歸與絕大多數人無關。那麽,在深圳作為一個網球初學者或者愛好者“玩一玩”,需要投入多少成本?是否也一樣“貴”呢?
我們走訪了一些網球俱樂部,也找了一些網球愛好者聊了聊。
01
在深圳打網球,更貴了
近一年來,幾乎每周五的早8點58分,Tara手機的鬧鈴都會準時響起。
這個鬧鈴是Tara專門為搶周末網球場地而設定的。鈴聲一響,她會立馬放下手中的事,打開深圳預約網球場的app,“專注得堪比搶周傑倫演唱會門票”。
Tara會提前跟網球搭子們約好一起搶同個場地的不同時間段。“以前周末努努力還可以‘連場’打,現在假期加上奧運帶來的網球熱,除了偏到不行的網球場可以選選時間段之外,能搶到網球場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事情。”
“完全是拚手速,對於好不容易搶到的網球場地來說,隻打一個小時太浪費了,而且前往網球場地也會有交通成本。更何況,之前去打過的兩個比較好預約的小場地,每小時還漲了10-15元,未來還會不會繼續漲還是個未知數。”
場地的漲價和搶手,得益於奧運會掀起的網球熱,更得益於深圳良好的網球受眾基礎。
在網球愛好者KK看來,論網球氛圍,深圳不比盛產“老錢”的北京和上海差。
這個觀點從一些數據上也可以得到佐證。根據《2019年末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網球場地保有量排序》,廣東省以4,721片網球場位居榜首,占全國網球場總保有量的9.44%。而深圳就有2,050片網球場,折算下來占全國的4.1%。
在“i深圳”APP上,光是搜索可以預定網球場地,全市就有約126家網球中心/俱樂部可以選擇。而從“i深圳”體育場館一鍵預約平台公布的數據來看,網球以242.9萬人次的預約量,榮登深圳最受歡迎團體項目前三名。
目前深圳的網球場基本平均一小時100元,具體價格會根據時間段和環境浮動。在熱門時間段,偏遠一點的“郊野”場50元/小時的,大部分周邊甚至可以用“寸草不生、鳥不拉屎”來形容。越處繁華地段的球場價格越貴,有些可以達到120元/小時。
論貴,還得是帶空調的室內網球場,價格在300元/小時以上。而鄭欽文同款紅土場,深圳隻有且在坪山,500元/小時,且對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
對於時間自由和不怕暴曬的人來說,工作日下午6點前,公園網球場的非忙碌時間段隻需要30元/小時,部分場地甚至會在這個時間段內免費開放。
Mia說:“這些時間段你能在球場上遇到的大部分人,都是‘不差錢’且時間自由的。我們這些普通打工人隻能采取‘蹲守式’搶場,最近已經很難搶到周末市區裏的網球場了,都要跟球友一起開車去遠一點的場地。”
貝仔粗略地算了一筆賬:隻選100元/小時的場地,一周打2次,1次打3小時,跟球友AA後,一個月光是在場地支出的費用上,也需要1200元。在部分球場漲價後,每月場地起碼需要多花120元。“夠吃一周的豬腳飯了。”
和場地一樣剛需的,是裝備。
雖說這方麵豐儉由人,但一支“好拍”,似乎對於打網球的體驗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貝仔說:“入門時花了大幾百淘了一支二手球拍,後來上手了還是忍不住買了兩支專業拍,分別是1600元和2200元,用完才發現手感完全不同。”
“網球鞋也不是隨便一雙運動鞋可以取代的,這關乎打球的體驗和防止運動損傷。買了球拍後的維護還得換線穿線吧?市麵上的線在50元至90元不等,18x20線床線材費還需要加5元,並額外支付穿線的手工費。”
但是Tara發現,隨著網球熱,部分網球裝備已經開始漲價,“以後的花費可能不止這些了。”
據她觀察,以前在閑魚1-1.5元就能買到1顆俱樂部淘汰下來品質還不錯的二手球,現在基本都要2-2.5元1顆,且50顆起售。要知道一顆網球大概隻能使用3~4小時,是名副其實的消耗品。
02
入門的“貴”,就很“勸退”
和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不同,網球入門門檻高,基本無法無師自通。
“網球本質上是一項自己沒辦法練的運動,即便是有室內發球機,打起來的感覺也跟在球場上打完全不一樣,練練接球還可以,所以上課是必須的,也確實是上課越多進步越快,特別是上1v1的私教課。而從入門到上手(能自己跟人對打)起碼需要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內,都需要上課來幫助你進步。”愛好者Mia說。
這就意味著,一個網球小白想要“入坑”,首先得花錢報班上課,除非你有一個達到教練水平的好朋友願意無償教你。
我在美團等線上平台上進行了搜索,一節60分鍾1v1的體驗課,價格在99元至300元不等。嗯,僅僅隻是體驗課。
隨後,我又前往了小區附近的幾家網球俱樂部進行谘詢。
三家俱樂部位於羅湖蓮塘附近、沙頭角片區,規模都不大,但價格卻一點也不低,很好地詮釋了貴族運動的“貴”字。
算上優惠,1節1v1私教課,最低價格是268元,最高達460元。如果有搭子一起,可以報1v2雙人私教課,最低和最高價格分別是468元/節和688元/節。除在團購app上購買單次新人體驗課之外,不能單次購課,並且最低8節起報。所有銷售都會表示:“買得越多折扣越大”。
簡單來說,如果想要早日上手的話,一周上三次私教課,一個月就得在課程上花掉至少3000元。
Mia聽完我的谘詢結果表示,她曾在入門的前4個月計算過自己的網球課花銷,發球機1000元/25次、團課4800元/27節以及私教課3200元/10節,後來因為花銷太大不忍直視,幹脆不記賬了。
入坑一年的可樂則提醒道:“298元就可以買12節的團課,要慎重,因為團課的人數和上課質量全憑運氣,很難學到東西。”
他還由衷建議:“如果真想學,可以去小紅書找‘個體’網球私教,價格一般在200元至300元,但需要仔細甄別,有些教練也挺‘菜’的。但別找網紅教練,他們1小時的費用動輒上千元,沒什麽必要。”
根據朋友貝仔的介紹,網球私教課的價格是跟教練自身的水平掛鉤的。深圳的網球教練水平普遍在4.0左右,大部分專業教練都任職於俱樂部,收費也會偏貴,均價在500元左右。
所謂的4.0,則是根據美國網球協會製定的網球愛好者水平分級係統——簡稱“NTRP”得來的,從1.0(初學者)到7.0(鄭欽文級別)甚至可以繼續往上(應該就到英勇身姿流傳千年的級別了)。
雖有“分級”,卻沒有正規的等級考試,可以說“網球考級”全憑自己或他人的主觀判斷,甚至每個城市的評級標準還略有不同。“從更卷的北京、上海出來的2.5網球愛好者=深圳的3.0”。
Mia說,一些網球水平在3.5以上的網球愛好者,會開展“陪練”業務,一般每小時的收費在150元-200元,不過不包含場地費。
03
“打網球上癮後,我返貧了”
在一些深圳網球愛好者的口中,網球是讓人“返貧”的“貴”族運動。
Mia作為稅後月入可以過兩萬五的深圳白領,以前還能每個月存近10k,自從接觸網球之後,自稱幾乎快到了“吃老本”的地步。“網球堪稱‘綠色鴉片’,上癮之後快成中產淪落成‘無產’了,一些花銷看著好像沒多少,合在一起一算是令人窒息的程度。”
Tara已經度過了入門階段,可以跟球友互相“喂球”練習。她翻了翻賬單,粗略統計了今年1月到8月在網球上的花費:“算不清楚吃喝和交通了,單論打網球這一項,共計花掉了8400元,這還是在沒有買新球拍的前提下。”
可樂幸運一些,因為他家附近和工作單位裏都有免費的網球場地,但即便如此,一些該有的花費還是無法避免。
“想著既然都開始了,那就得堅持下去吧。於是訂了一支WILSON CLASH
V2網球拍,約2300元。男生的服裝沒那麽講究,主要是買了兩雙700元左右的網球鞋,還有訓練球、網球線、手膠等等配件,入門一年除了場地和課程的花費之外,5000元是肯定有的。”
而身為女生的Mia在網球配件上的花銷,幾乎是可樂的兩倍。“正所謂‘差生文具多’。我也有一支WILSON CLASH
V2,還買了一支WILSON ULTRA
V4,為此還需要買網球包。網球鞋一雙費德勒聯名1000多元,還有‘其他’網球鞋5雙,自從入坑網球之後,日常穿搭也都是網球風,於是總是控製不住自己去買各種網球服裝,在這些上麵起碼花了2萬了。”
這波突如其來的網球熱以及漲價,多少有點雪上加霜的意味。對此,貝仔給我分享了一段網上看到的銳評:
“Queen Wen贏了人生,中國贏了金牌,網球贏了熱度。隻有我們,現在打網球,要努力,要‘拚’要‘搶’,還得加錢。”
不過,Mia並沒有打算“棄坑”,“打網球比健身房有趣,比普拉提有活力,可以讓我保持運動習慣。網球入門也有一定的門檻,並不像說羽毛球、乒乓球那種隨便打都能打一下,你需要為此付出一定的精力,在得到回報時更有成就感,這是一個可以堅持到老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