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現狀,獨居貧民區,曾有11個男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說起張曼玉,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或許停留在"花瓶形象"上。1981年,年僅17歲的她在香港被星探發掘,憑借清麗脫俗的氣質,一舉奪得當年香港小姐選美的亞軍寶座。自此,她以一位小有名氣的模特身份,正式進入娛樂圈。

可就在踏上演藝道路之初,張曼玉就遭遇了不少非議和批評。導演們普遍認為,她的長相確實出眾,但演技生澀、經驗不足,隻能在片中擔任一些"花瓶"般的角色。

一時間,她不得不在熒幕上扮演眾多隻憑一張美麗麵孔便可應付的角色,贏得"屏幕上最美的花瓶"這一譏諷性稱號。

盡管如此,張曼玉並未就此放棄對演員夢想的追求。她虛心請教前輩同行,刻苦鑽研表演功底,對每一個角色都孜孜不倦去琢磨和領悟。

終於,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她的演技不斷進步,開始脫離單薄的"花瓶"框框,逐漸獲得觀眾和影評人的認可。

與王家衛結緣,開啟事業巔峰之路

張曼玉藝術生涯的起飛,緣於她與著名導演王家衛的相遇。1988年,王家衛執導了處女作《阿飛正傳》,張曼玉在其中出演一個富家女的小角色。雖然分量不大,但王家衛就被她獨特的氣質和神韻所吸引。

此後,王家衛陸續在多部代表作中使用了張曼玉,如《阿飛正傳》續集、風靡一時的《重慶森林》等。尤其是1988年的電影《旺角卡門》,更可謂是張曼玉正式走向巔峰的開端。

她在片中出色詮釋了一個小人物渴望自由的內心世界,讓角色豐滿鮮活且極具感染力,一舉獲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逐步走上人生舞台的中心,接連在《阮玲玉》、《花旗小子》、《攝氏三十二度》等影片中上演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經典角色。

直到2004年息影之前,她已是家喻戶曉的"曼神",摘得4座台灣電影金馬獎、5座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華語影壇最具影響力、最獲殊榮的女演員之一。

艱辛愛情路,執子之手情到深處

盡管張曼玉的事業如日中天,她的感情生活卻一直是困擾她、備受外界關注的一大話題。從進入影壇起,她就被無數緋聞所糾纏,其中不乏演員、導演、商人等各色人物。

第一段曝光的戀情是與日本設計師大3歲的Eric,兩人相戀3年後分手;其後她又曾經相繼與韓國發型師Kim Mark、香港地產商宋學祺以及導演爾冬升等人傳出緋聞。

麵對每一段感情,張曼玉都是全心全意、孤注一擲,對戀人更是嗬護備至,這終歸無法阻止大多數感情慘淡收場。

其中最轟動的,莫過於她與法國導演奧利維亞·阿薩耶斯的一段婚姻了。1998年,兩人在首爾結婚,張曼玉為此願意放棄事業幾年的時光,全身心投入愛情。

但不到3年,丈夫便被曝出與其助理有勾當,張曼玉在得知真相後傷心欲絕,最終以離婚收場。

從一個個曾經的緋聞對象口中可見,張曼玉確實是一個孜孜以求、全心全意的戀人,但很多人最終還是無法承受她對感情的執著。

1999年,她接受采訪時說過:"在感情裏,我從不會保留力氣,寧可拚了所有的心血。"疾言厲色之下,是對彼此的用心和珍惜。隻可惜,結局往往不盡人意,令她傷痕累累。

結語

也許是因為在感情上吃盡了苦頭,又或是基於其他原因,張曼玉宣布息影,告別了她幾十年的銀幕生涯。此後長達10多年,她的身影極少在公眾場合和媒體上曝光。

直到一組關於張曼玉在貧民區買菜的照片在網上流傳,才讓外界重新關注起她的近況。照片中,"曼神"穿著很是簡陋,但仍可看出她清臒的身影和端莊的神態。有網友稱,這就是曾風靡萬千影迷、影後的最新生活寫照。

其實,這一幕也印證了張曼玉追求自在生活的想法。她曾公開表示,自己已不在乎名利場,隻希望保持內心富足,做回心無掛的自己。而搬到貧民區生活,也正是她擺脫物質的一種選擇。

回顧她經曆的種種,張曼玉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和堅持,由衷令人佩服。那些苦難並未讓她變得自怨自艾,反而激勵著她追求更自由、更真實的生活狀態。

現年的她也並未完全止步於演藝事業,曾在2014年發行的一張單曲《如果沒了你》,雖然並未獲得好評,卻也彰顯了她永不停歇、永不放棄自我的韌勁。

一路走來,張曼玉對夢想和生活態度的堅持令人欽佩。不論是初入行時克服重重阻力的毅力,還是後來演繹角色融入人生的造詣;不論是對感情孜孜以求卻屢屢受挫的執著。

亦或是晚年對內心自由純粹向往的淡然 - 這一切,都展現出張曼玉作為一個獨立女性的堅韌和智慧,於平凡世間散發出獨特的個人光芒。

這就是影後張曼玉留給我們的精神印記。在靜默中等待花開,在堅持中見證綻放,她穿越歲月的寵辱沉浮,卻終將贏得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那種自由和從容。

正如她自己曾說過的那句話:"我現在的生活形態,就是用心體會生命每一個細微,去經曆它,去感恩它。"

張曼玉的一生可謂是坎坷與輝煌並存。她從一個被貶低為"花瓶"的新人演員,通過孜孜求學和堅韌不拔的努力,最終成就了華語影壇最傑出的女演員之一。

她對事業的執著同樣延續到了感情生活,卻也飽嚐了愛情的苦澀。如今,她選擇了一種質樸自在的生活態度,安然度過人生的最後歲月,這份寧靜中的從容,正是她對自我最大的饋贈。

查看評論(7)